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点     
<正>航班延误处理问题航班管理新规为何引发争议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局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最受争议的一点是: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应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天气原因可以理解,突发、空管、安检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2.
几个月前,哈尔滨市民刘女士乘坐春秋航空公司航班时,飞机出现8个多小时延误,在部分乘客提出强烈不满后,航空公司给予他们每人200元补偿。当刘女士再次购买机票时却发现,她被春秋航空公司列入了"暂无能力服务旅客名单",也就是俗称的"黑名单",对方拒绝服务。此后,春秋航空回复称,如果旅客不能认同春秋航空的服务条款,那就请旅客乘坐其他航空公司航班。一时间,这个事件被热议,航班延误的赔付与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平也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12,(8):92-92
针对哈尔滨的刘女士等因航班延误,向春秋航空公司索赔了200元后,被列入该航空公司的“暂无能力服务旅客名单”现象,国家民航总局负责人近日向媒体表示,他们注意到了春秋航空有一个黑名单的说法,但称国际上一些航空公司也有类似黑名单的做法,这只是航空公司跟旅客的关系问题。民航部门的这一说法,值得商榷。春秋航空公司直接将维权旅客“拉黑”的做法,属于典型的极端报复行为。  相似文献   

4.
曹林 《综合运输》2013,(9):93-94
在航班延误这一问题上,民航管理部门应该为自身的管理问题向公众道歉,并且应该给出一个治理延误问题的时间表。我们常看到的数据是,航空公司管理问题占延误主因。这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航空公司纷纷抱怨成了替罪羊,没有一个航空公司不希望航班准点起飞,因为延误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09,(1):88-88
收取燃油附加费尽管是出于减轻航空公司经营压力的初衷,但是毕竟是一种向旅客转嫁航空公司经营压力的做法,收取燃油附加费于旅客来说意味着不公。况且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节能降耗等途径降低经营成本,油价上涨压力可以通过内部挖潜予以消化,而不应将成本上升压力一股脑地转嫁给旅客。而以此次国际油价大幅下挫来看,当前继续通过收取燃油附加费降低航空公司用油成本的理由已经不再充分。  相似文献   

6.
航班延误补偿怎么补、补多少?近期,中航协向航空公司下发《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不正常航班承运人服务和补偿规范(试行)》,提出由于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取消,客票的退、改、签费用由航空公司承担,飞机延误4~8小时(含8小时),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10,(6):92-92
航班延误不应只是航空公司自己的事情,延误纠纷的治理不应也不能由航空公司自身解决。近年来,民航主管部门就一直强调航班延误是民航服务质量的“瓶颈”,建立和谐民航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0,(8):92-92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两舱”涨价可以提高其收益,进而提升其整体竞争实力。对于“两舱”旅客来说,涨价带来的将是“两舱”服务水平的提升。“两舱”价格放开后,航空公司争夺“两舱”客源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势必将更加努力地确保航班正常、改进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加尊贵、贴心的服务。对于普通的经济舱旅客来说,“两舱”涨价也许会带动经济舱价格的进一步降低,“两舱”涨价后,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可以拿出更多低折扣的经济舱机票来吸引旅客。  相似文献   

9.
航班延误是航空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从旅客角度研究航班延误产生原因,将延误的事后补救变为事前管理,对解决航班延误,提高旅客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旅客在登机口的登机时间分布规律界定了潜在迟到旅客的范围,并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旅客晚到原因,最后针对天津机场潜在迟到旅客提出服务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航班延误已是个老话题了。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航班延误率大约在25%左右,也就是说每4人次航空旅客中大约有1人次曾被航班延误困扰过。航班延误发生得如此频繁,航空公司也在叫委屈,但其实最委屈的还是乘客,因为乘客是“出门一日难”的弱者。笔者最近就亲身经历了一次航班延误之苦。8月26日,我们一行10人在参加了青藏铁路铺轨通过唐古拉山的仪式后,乘坐国航CA4111航班从拉萨返回北京。航班的正点起飞时间是下午1点整,可是在乘客登上这架空客A340客机后,飞机却迟迟没有起飞。大家感觉机舱内非常闷热,纷纷质问乘务员为什么不起飞,这时机长才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航运输发展迅猛,但同时航班延误状况也日益严峻,受到广泛关注。航班延误不仅影响航空公司运营效率,而且引发旅客投诉,降低旅客满意度,因此航班延误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以往文献中,鲜有探究不同标准与航班正常性计算结果的关系。公正、准确地衡量航班正常与否,关系着后续研究的正确性。首先,本文总结历年来我国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以2014年3至5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5万余离港航班运行数据为例进行统计,比较不同统计标准下航班正常性的差异。最后,结合现状给出航班正常性统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12,(8):92-93
航班延误,与城市拥堵一样,一方面是运行主体急剧增加与交通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是社会需求旺盛与管理运营滞后的矛盾,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航空公司自身的问题。无论是民肮局的调研结果,还是公众的普遍感受,一些航空公司运营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够,人为放大了航空延误频率,也恶化了乘客对航班延误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3.
目前,航班延误在我国还很普遍。研究航班延误后旅客行为选择倾向,对提升航班延误后服务补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前景理论,构建了航班延误后旅客行为选择模型,在基于航班延误规模、旅客属性确定的动态参照点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偏好系数的修正,并以北京-上海航线大规模延误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风险偏好系数相同及不同两种情况下旅客选择行为的前景值,确定不同延误情形下旅客的最优行为选择。通过调查问卷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得到航班延误后旅客的实际选择行为,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景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旅客的选择行为。同时,在充分考虑旅客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理论模型与实际行为的契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登机是飞机周转的关键环节。有效缩短登机时间,对减少航班延误,提高服务质量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实地机场调研,确定影响登机进程的主要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进行登机仿真建模,探究不同因素对登机时间的影响;基于仿真结果 ,考虑不同航班的旅客组成及行李数量分布差别显著的特征,进行旅客登机策略选择系统设计,为每个航班提供个性化服务,选择最优登机策略,为机场及航空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保障效率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付勇刚 《综合运输》2009,(10):40-43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以及对现有航班延误补救方式及标准的介绍,揭示了目前国内航班延误补偿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从航班延误后责任主体的确定、经济补偿措施的改进、建立航班延误保险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10,(10):90-90
在民航业发达的美国,航班延误是一个较为普遍且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今年4月29日,美国交通部开始对造成航班延误的航空公司给予重罚。从目前情况看,这项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惩治新规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输》2012,(3):93-93
当很多老牌航空公司困难重重的时候,一批新兴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却蒸蒸日上。为什么能出现这种效应,原因在于成本控制和不断提高的服务质量。低成本航空运营的核心是通过加强管理,高效生产降低成本,以低票价赢得市场。其替代效应是:更多的原来打算选择其他交通工具的旅客改乘飞机。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06,(8):173-173
青藏铁路开通后一票难求的局面让航空公司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拉萨航线成为了沪上各大航空公司今夏最热的航线,原先预计中激烈的“天地之争”如今正走向共赢。截至8月14日,青藏铁路运营45天以来共运送进出藏旅客达20万人次。与此同时,7月民航西藏区安全保障飞机起降1224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99吨,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11,(9):91-92
民航局近期召开了专题会议,并颁发通知,明确“延误两小时以上的航班要优先放行,关闭舱门的航班在30分钟内起飞”。民航局的最新措施,直指当下越演越烈的飞机延误情况,特别是航空公司采取的“不人道”做法——只要准点关闭舱门。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北美市场的中转市场需求强劲,各中转机场竞争激烈,中转旅客的偏好对机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离散选择模型来分析中转机场特征以及机票价格对旅客选择行为的影响,其中机场特征包括国际客运量、旅客中转率、航班准点率、衡量连通性的连通指数和绕行程度的绕航系数。回归结果发现,国际客运量、旅客中转率、航班准点率对旅客效用有正向影响,绕行程度和机票价格有负向影响,其中旅客对航班准点率,以及绕行程度低的机场有较高的中转支付意愿。因此,对于机场和航空公司来说,提高航班准点率,发挥机场区位优势,注重绕行程度低的中转航线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