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车周转时间是衡量铁路货运生产工作质量、综合反映货车运用效率的质量指标,在阐述货车周转时间变化趋势、运输过程各环节时间占用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铁路货车周转时间与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得到货车中转距离、一次货物作业时间、货车中转停留时间是关键影响因素的结论。最后,从运输组织优化角度出发,提出可组织开行远距离技术直达列车、定点集结列车、固定车底循环直达列车等措施,进而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货运服务质量,提升铁路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局部区域货物列车运量与运能的矛盾,以乔司编组。站为例,分析运用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的过程以及影响中时完成的原因,探讨如何通过压缩货车中时,提高运输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春娟 《铁道货运》2012,30(7):9-11,35
在论述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货车周转时间的有关影响因素,主要是影响车辆运用的因素、影响运输效率的因素和作业流程中的因素,提出缩短全周距,延长中转距离;压缩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合理组织运输;分析统计数据,寻找薄弱环节等措施,达到压缩货车周转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货车运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转停留时间是货车在车站进行解体、改编及其它中转作业所停留的时间,是编组站重要生产技术指标之一。压缩货车在编组站中转停留时间,对加速全路车辆周转,提高运输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18”提速调图后,由于车流径路及运行图结构变化,南京东站中时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本文主要从南京东站技术作业过程和现有运行图结构入手,分析中时延长原因,探讨压缩货车中转停留时间,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铁路货车周转时间及货物运送时间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对造成周转时间与货物运送时间延长的各时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运输组织过程,将货物送达过程划分为发送端集结过程、途中技术站间运行过程和到达端疏散过程3个部分。根据调研结果表明,集散时间过长是影响货物逾期到达的重要因素。从作业环节复杂、各环节衔接要求较高、集散作业时间波动较大3个方面分析货车集散作业特征,以京广线丰台西—石家庄区段为例,探讨货车集散作业过程耗时过长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货运发到站与技术站间送达时间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昆 《铁道知识》2010,(4):50-54
一件货物要从起点到终点,一般要经过中转、解编的过程。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是货车快速编解的主要设备。本文从驼峰的发展、运行过程及结构组成等方面,介绍了驼峰在货物中转、解编过程中的功能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和内燃牵引的广泛使用,要求制造新的、更加经济的车辆。新型车辆应能适应各种货物机械化装卸的要求及大吨位列车的高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轨道的尤许载荷,必须提高车辆的载重量,同时为了运送大宗的多品种的货物(矿石、粮谷、混凝土、石油产品集装箱、瀝清、酸、碱和其它的化学产品等)并在机械化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保证货物的完整无损,须使各型车辆专门化。设有适于进行机械化装卸作业的货车应当保证最大限度的缩短车辆在货物作业时的停站时间,以  相似文献   

9.
铁路运输中货车周转与货物运送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路货车周转时间及货物运送时间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对造成周转时间与货物运送时间延长的各时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铁路货物装载过程中,货物无法定量控制,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并且货车易出现超载、偏载或偏重的问题,根据货物装载现场实际情况,在分析货车结构及载荷分布的基础上,构建车辆载荷数学模型,推导载荷计算公式,设计一种便携式货物装载实时检测系统,实时掌握车辆超偏载情况,指导装车作业,实现装车作业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