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决铜镍合金海水管路腐蚀问题,对舰船用铜镍合金海水管的腐蚀机理进行分析,参照船体水下附件牺牲阳极加装设计方法,通过在铜镍合金海水管路进行加装牺牲阳极的防腐防漏设计,以达到对管路及管系内铜合金材质的阀件和附件进行全面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FH-1高聚物复合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防污性、高分子聚合物高阻尼特性和高性价比的优点,使其在舰船海水管系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大.在收集了海军主要海水管系材料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铜镍合金管(B10)和环氧树脂涂塑管比较,阐述了FH-1高聚物复合管在未来舰船海水管系使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舰船海水管路系统电偶腐蚀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舰船海水管路系统材料逐步发展为以铜镍合金为主干材料,铸造青铜合金为配套材料的材料体系,同时钛及镍基合金的比例持续升高。这些高电位金属一方面大幅提升了海水管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尤其是耐冲刷腐蚀性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钛、镍基合金管路与低电位的铜合金管路及附件连接时的电偶腐蚀风险。为应对钛及镍基合金应用带来的上述风险,美国等国外海军通过长期试验研究,对于舰船海水管路系统电偶腐蚀控制系列技术进行了充分评估和考核验证。本文论述国外海军舰船海水管路系统电偶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相关考核试验结论,为我国同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舰船海水管系电偶腐蚀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定  武兴伟 《船舶》2012,23(5):52-56
HDR双相不锈钢和B10铜镍合金是舰船海水管系中广泛使用的两种金属材料,当与其他金属在海水中偶接,就必然会发生电偶腐蚀。发生电偶腐蚀过程的根本原因是溶液中有去极化剂存在。文章从腐蚀电化学的某些层面厘清HDR、B10海水管系电偶腐蚀的机理,分析了海水管系电偶腐蚀的原因,并提出若干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散货船海水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原材料——铜-镍合金管(B10)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焊接性分析,结合焊接工艺试验制定出焊接及生产工艺,以满足散货船建造中海水冷却系统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炜  孙自荣 《造船技术》1997,(11):35-38
通过对铜镍合金新材料的焊接性能分析,本文介绍了对船用海水冷却管的各种接头进行的焊接工艺试验和研究的结果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海水腐蚀、无磁性等特点,在军用舰船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对重量控制和防腐蚀要求较高的高速舰船、铝合金舰船。某型铝合金艇采用钛合金海水管系,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表明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文详细介绍该艇钛合金管系选材、设计、施工、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钛合金材料在舰船上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水冷却系统是舰船的重要系统,现代海军对舰船海水管路系统使用可靠性要求更高。对海水管系的防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中针对某型舰主机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设计方案,建立海水管路系统的腐蚀试验平台.研究了常规/加速流速下管路系统的耐海水冲刷腐蚀性能。此次试验的研究结果对舰船海水管路防腐蚀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船海水管系腐蚀问题,对目前海水管路腐蚀及异种金属电绝缘监检测技术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开展以电位差为主要评定依据的电绝缘效果评判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为海水管路腐蚀检测的优选技术;电位差法更适合用于湿态下海水管系电偶腐蚀的监检测。以某船机舱海水管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水管路腐蚀及异种金属电绝缘监检测应用方案,对舰船海水管系腐蚀监检测技术的实船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兴隆  张鲁君  贺国  张攀 《船舶力学》2021,25(2):202-209
舰船海水管路内壁长期受海水侵蚀产生腐蚀缺陷,降低了管路结构强度.腐蚀后的海水管路强度不足,在管路内压力作用下易发生破裂导致舰船安全事故.本文在对比现有腐蚀工业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DNV-RP-F101标准,建立了内腐蚀薄壁海水管路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静水压爆破试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内腐蚀薄壁海水管路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价不同材质的舰船薄壁海水管路受腐蚀后的剩余强度,且预测的剩余强度准确度较高,对管路合理维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祖胜 《船海工程》2011,40(1):54-56
结合系列船舶设计、建造及维修实例,对铜管在船舶海水管系中出现腐蚀的现象进行了同型船对比调查,对铜管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出现铜管腐蚀的船舶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察找到原因,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并对后续船舶海水管系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船用蒸汽管道系统振动及抗冲击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颖 《船海工程》2007,36(5):69-7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舰船用蒸汽管道系统的振动和抗冲击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蒸汽管道系统中使用液压阻尼弹簧吊架,能较好地抑制蒸汽管道振动,降低冲击对蒸汽管道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过热器腐蚀管子内壁横截面的SEM形貌和化学元素检查,从锅炉的运行水质、腐蚀元素和湿保养等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某船用锅炉过热器管子内部发生腐蚀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管内腐蚀的具体措施,为船用锅炉过热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紫铜管广泛应用于船舶供水海水管路中。通过Ansys流场仿真分析和金相分析,对船舶供水管路弯管处破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启闭阀门时间对弯管处应力和应变影响不大,弯管处存在流速过大现象,存在明显的冲刷腐蚀;通过改进铜管制造工艺、建立管线运行制度控制管路压力冲击、增大管路通径和弯曲半径减小管路冲刷腐蚀都能有效的抑制管路破损。  相似文献   

15.
Corrosive environ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est degree of degradation and failure in marine structures. The presence of sea water in marine structures such as flexible pipes can caus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life, especially when associated with permeated gases, which could lead to corrosion related failure mechanisms such as corrosion-fatigue and hydrogen cracking. The ingress of sea water into flexible pipes can occur either due to ruptures in their external polymeric sheath or to permeation of condensed water from the pipe bore. This event since flooding of the so-called annular space of flexible pipes is the trigger for all knows corrosion assisted failure modes, it is clear that a system that is able to reliably detect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structure is highly desirable. This work will describe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 designed for this purpose; it reli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shifts in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specially-designed tags which would be inserted within the layers of the flexible pipe during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shows the design and validation process of these tags and also of a reader which is meant to be scanned along the outside surface of the pipe by a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 (ROV).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through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a test in which the tags were inserted within a full-scale mock-up of a flexible riser, which was then flooded with synthetic seawa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ift in response due to sea water is clearly identifiable and distinguishable from other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薛爱丽 《船海工程》2012,41(2):84-87
介绍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的压载控制和液位遥测系统的构成、功能及特点,分析如何实现本系统与本船动力定位系统DP3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挠性接管安装工艺状态对机械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选取某型船舶上典型的管路系统及挠性接管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法进行了挠性接管不同安装工艺偏差对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安装工艺偏差范围内,船体结构振级、马脚下部振级、挠性接管远设备端振级变化不大,在安装过程中应控制挠性接管工艺参数在规定偏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析软件ANSYS就理想情况下袖套式挠性接管在不同的边界条件和布置情况下,对管路中沿管壁传播的弯曲振动的隔离性能分析表明,挠性接管在大部分频段上能有效的隔离弯曲振动,但也有可能使振动放大,这与其边界条件和布置情况密切相关,由此对挠性接管的布置安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管壁不连续对管路中传播的弯曲波的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石坚  陈刚 《船舶力学》2006,10(5):142-149
采用梁弯曲振动的运动方程来求解管壁中传播的弯曲波,然后用传递矩阵的方法得出了弯曲波在通过管壁不连续段后的透射系数矩阵。利用边界条件,分析了管壁材料不连续段及其在管路中的布置情况对弯曲波透射系数的影响,并得出了如下结论:作为管路不连续段的铜管、铝管和挠性胶管都可以对管路中传播的弯曲波起到隔离作用,但它们也都有可能使振动放大。这与频率、边界条件和管路不连续段的布置密切相关;对极低频弯曲波的隔离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管路不连续段的布置情况、管路边界条件(即支撑情况)和频率应当是管路隔振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挠性胶管在可以起隔离作用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比铜管和铝管更低的透射系数和更大的位移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