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6):39-39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城镇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出现。在与来自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的对话中,记者就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趋势以及轨道交通建设话题进行了提问。  相似文献   

2.
通过城市化进程对发展经济的影响及城市化发展进程缓慢原因的分析,阐明加快城市化步伐对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巨大作用,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很多,每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的市场化推进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如何认识、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城市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两个轮子"的协调运转.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战略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是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实施中国城市化战略时,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推进次序,合理处理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者的关系。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为了扫清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障碍,对村庄制度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封闭性的障碍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以谋求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能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2012,(2):104-105
会议背景以1908年第一辆福特汽车下线为标志至今,世界已经历了百余年机动化发展历程,世界大城市普遍遇到也依然承受着交通拥堵的困扰。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加快,交通问题凸显。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设市城市657个,城镇  相似文献   

6.
专题导读     
预计205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突破70%,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城市化阶段(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在经济高速增长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上海郊区广大市民的出行和经济建设的需求,郊区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供应能力在不断提高,这也对郊区汽车站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郊区汽车站规划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政府职能部门参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关系紧密,以2008—2012年粤东西北为研究对象,将城市化作为契入点,应用协同理论分析粤东西北各地市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分析表明:除汕头外,粤东西北高速公路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但二者发展水平均较低,而且近年粤东西北城市化发展速度总体上高于高速公路的发展,因此,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上海20年城市化进程,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建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无可否认,工业化进程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从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共同处于0.13左右的水平之后,城市化进程加速,并明显超过工业化率。以美国为例,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由169个增加到318个,  相似文献   

11.
甘肃城镇化问题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强对甘肃城镇化的研究,掌握甘肃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其存在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鉴于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视角,对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意义、功能定位及特征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包括线路布设、站点规划设计以及系统制式等方面的市郊轨道交通规划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采油老区的城镇化势在必行。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不断增大,传统的城镇管理手段很难满足时代的要求,文中讨论采油老区城镇建设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指出GIS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不同领域讨论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政治型城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需要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国家政治需要与政治利益、带有浓郁"逆城市化"特点的城市化模式.经济型城市化是以GDP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发展经济生产力的城市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城市经济的改革开放、城市商业与服务功能的全面复兴以及城市建制与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构成了经济型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城市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新型城市,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人居需求的科学与全面发展的城市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IU比、NU比国际标准值法等方法,判断出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协调互动发展到二者偏差逐步拉大,近年又有协调的趋势,但二者偏差依然较大.剖析了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失去了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其上的诸多权利和利益。目前的补偿安置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对其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模式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了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2000—2010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互动分析,并对“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2001年以来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来看,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从低度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利用灰色C谴订(1,1)模型预测显示,在“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偶和协调度达到0.8以上,二者达到极度协调。说明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逐渐达到一个良性均衡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交通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影响着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人口流动、生活方式、文化等等.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然而交通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科学地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十分重要.首先,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城市化与交通的耦合度计算模型;然后,计算城市化与交通的耦合协调度,建立评价标准;最后,以江苏省的城市为例进行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