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英菲尼迪QX30     
正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市·G109这辆英菲尼迪最新推出的小型豪华SUV QX30,不仅采用了梅赛德斯一奔驰的MFA平台打造,而且还一身的奔驰零件作为一款和梅赛德斯-奔驰GLA共享平台的产品,这辆本应该只出现在欧洲市场的英菲尼迪QX30也登陆到了中国,它能否分得一杯羹吗?其实,这款QX30并非诞生在北美大陆,而是出生在英菲尼迪英国工厂,可以说是一款专门为欧洲大陆生产的"定制化"车型。不过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英菲尼迪2010款G系惊艳上市近日,日本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G系全线上市,而搭载了25升V6发动机的运动型豪华轿车G25也在中国全球首发。此次上市的英菲尼迪G37硬顶敞篷跑车为75.41万元(特殊红木饰版)和73.41万元(木饰版):G25运动型豪华轿车售价为39.8万元(豪华  相似文献   

3.
张庆  龙川 《轿车情报》2008,(2):36-43
英菲尼迪自从去年进入中国以来,凭借FX车型和G35逐渐在国内的豪华车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很多人不再陌生这个品牌,大街上也能时不时看见英菲尼迪的身影。去年末,英菲尼迪又高调宣布旗下豪华运动轿车M35也正式进入中国,更巩固英菲尼迪在中国的豪华车品牌形象。M35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国内,不过那时它挂着日产风雅的商标,作为日产高端车的形象出现。此次在国内上市的M35是英菲尼迪全球同步的2008款车型,秉承了英菲尼迪一向的豪华运动精神。  相似文献   

4.
日系车豪华品牌中,丰田雷克萨斯和本田讴歌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而日产旗下的豪华车品牌 Infiniti(英菲尼迪)也已经意识到中国豪华车市场强大的购买力,为登陆中国市场不断努力着。据悉,目前。全国有9个城市的10家英菲尼迪4S 店在计划建设中,而此次为英菲尼迪打头阵的将是其当家花旦——全新的07款英菲尼迪G35,计划于7月份在中国上市。伴随着英菲尼迪的到来,日本豪华品牌的三国演义即将在国内上演。  相似文献   

5.
<正>英菲尼迪旗下排量最小的车型G25在中国全球首发,G族全系随之推出2010新款车型。G族全系推新款新伴随G25上市,英菲尼迪G系家族另外三款车型G37轿车、G37轿跑车和G37硬顶敞篷跑车同时推出了2010新款车型。2010款G系车型的外形风格起始于更加具备  相似文献   

6.
《当代汽车》2007,(7):32-34
日系车豪华品牌中,丰田雷克萨斯和本田讴歌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而日产旗下的豪华车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也已经意识到中国豪华车市场强大的购买力,为登陆中国市场不断努力着。据悉,目前,全国有9个城市的10家英菲尼迪4S店在计划建设中,而此次为英菲尼迪打头阵的将是其当家花旦——全新的07款英菲尼迪G35,计划于1月份在中国上市。伴随着英菲尼迪的到来,日本豪华品牌的三国演义即将在国内上演。[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汽车生活》2010,(2):20-35
<正>英菲尼迪G系全线魅力席卷而至1月11日,英菲尼迪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了英菲尼迪G系全线新车上市活动。此次上市的G37硬顶敞篷跑车为75.41万元(特殊红木饰版)和73.41万元(木饰版);G25运动型豪华轿车售价为39.8万元(豪华  相似文献   

8.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7,(4):100-101
日产旗下豪华车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日前宣布,将携旗下明星车型参加于2007年4月22日至2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Infiniti(英菲尼迪)明星车型的中国首映,将正式开启Infiniti(英菲尼迪)荣光璀璨的中国之旅。在本次车展上,Infiniti(英菲尼迪)将展出G系列轿车与FX系列SUV两款明星车型,另一款神秘车型也将同步惊艳亮相。届时,中国消费者将首次亲密接触Infiniti(英菲尼迪)的独特的品牌内涵和先进创新的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汽车知识》2010,(2):110-112
近日,日本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G系全线上市,而搭载了25升V6发动机的运动型豪华轿车G25也在中国全球首发。此次上市的英菲尼迪G37硬顶敞篷跑车为7541万元(特殊红木饰版)和73.41万元(木饰版);G25运动型豪华轿车售价为39.8万元(豪华运动版)和38.8万元(运动版b同期上市的还有2010款英菲尼迪G37双门跑车和四门运动型豪华轿车,售价分别为66.21万元和491万元。  相似文献   

10.
王迪 《世界汽车》2022,(1):34-41
外观方面,2022款英菲尼迪QX50具备艺术的线条和充满肌肉感的比例.其双拱形格栅格外突出,再加上富有张力的人眼大灯,共同为2022款英菲尼迪QX50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张扬之感.沿着车身侧面,英菲尼迪标志性的月牙形后车顶支柱在视觉上延伸了其车顶线条,优雅地拱向后部.同时,2022款英菲尼迪QX50还在不同等级的车型上更新...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生活》2009,(12):117-117
英菲尼迪G系车型一向以完美的设计q、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而博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全新的硬顶敞篷跑车G37 Convertible如今也加入中国豪华车市场,它进一步诠释了英菲尼迪的灵感美学与工程技术,带给人们无可抵御的视觉和性能诱惑。灵动的车身加上随心而涌的强劲动力,G37 Convertible在畅然无限的提速中使驾驶者体验到人与自  相似文献   

12.
英菲尼迪Q50     
<正>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英菲尼迪的革新,也是整个汽车产业的一次颠覆,但这是否决定了Q50的成功,还不得而知最先震撼我的是一个叫做线控主动转向的新技术(其实在飞机领域早有应用),其次就是亲民的价格区间(2.0T车型起售价为$32.58万),再有就是北京车展上Q50 Eau Rouge概念车(它揭示了英菲尼迪在性能车型上的设计理念)。也许还会有个疑问在你心中,那就是Q50会不会替代G37的位置呢?答案是否定的,英菲尼迪表示G37正式更名为Q40,主打更高性价比,继续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其实我很喜欢下雨,但当我没有宅在家里的时候则反之,尤其是在赛道上体验某一款车的时候,这种厌恶表现得更加强烈。我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10,(3):136-136
继不久前英菲尼迪G25正式上市以及G系2010款全线换代之后,英菲尼迪于1月20日宣布CrossoverEX25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并在全国17家英菲尼迪特许经销店内同步销售。此次上市的EX25风华版售价为人民币53.01万元,风尚版售价为人民币49.8万元。  相似文献   

14.
G一代新兵     
Neil 《车时代》2009,(12):140-145
英菲尼迪G系车型一向以完美的设计、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而博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紧随着G系轿车和G37双门跑车的步伐,全新G37硬顶敞篷跑车如今也被引入中国豪华车市场,它进一步诠释了英菲尼迪的灵感美学与工程技术,带给人们无可抵御的视觉和性能诱惑。灵动的车身加上随心而涌的强劲动力,G37硬顶敝篷跑车可在畅然无限的提速中使驾驶者体验到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顶级驾驭乐趣。  相似文献   

15.
《公路与汽运》2005,(3):179-179
日前,国道109线宁夏石嘴山黄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初步审查,这将是宁夏在黄河上建设的第10座黄河大桥。国道109线是宁夏的北大门,也是内蒙古进入宁夏的主要通道。随着北京、河北、山西等省市进入宁夏的交通量日益增长,现有国道109线二级公路已无法满足道路通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生活》2013,(2):60-65
中国高速公路最短的省和自治区,是西藏。作为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与西藏关系最密切的高速公路估计就是G6京藏高速了。事实上京藏高速根本不到西藏,它结束于青海省西宁向西大约几十公里。在气这里,京藏高速正式变为109国道。而109国道,才是真正通往拉萨的道路。这一次到西藏,如果不是去拉萨贡嘎机场乘飞机离开,恐怕连西藏唯一的35公里高速路都见识不到了。  相似文献   

17.
《车迷》2020,(5):70-71
相信大部分车友都知道Q50车型的前身是英菲尼迪G系,但未必都知道,英菲尼迪早在1990年便推出了第一代G20车型,短暂停产后,又于1998年恢复生产并持续至今。在2003年,英菲尼迪改用了全新的命名规则,将G系列变为Q50。当时的Q50车型在北美车展全球首发,并于次年2004年末在东风英菲尼迪实现国产并加长。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世界知名豪华车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向中国公众首度展示了其全新的G35豪华运动型轿车.……  相似文献   

19.
当代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日前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了英菲尼迪G系全线新车上市活动。此次上市的英菲尼迪G37硬顶敞篷跑车为人民币75.41万元(特殊红木饰版)和73.41万元(木饰版);G25运动型豪华轿车售价为人民币39.8万元(豪华运动版)和38.8万元(运动版)。  相似文献   

20.
<正>优雅和激情能够共存么?答案是绝对可以。如果需要举例论证的话,欢迎参阅英菲尼迪G25豪华运动版。英菲尼迪的G系列车型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它们总能把迷人的优雅和澎湃的激情完美融合在一起。这难免会让人在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有些心理错位:这种风格有点独特啊。不过这种特殊的气质也会让人对于G系列车型过目不忘,总是被它们在一瞬间打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