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仿射流形码与射影流形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弱区组设计的概念,并根据仿射几何构造了流形码的射影流形码。此外,受我国古代的“孙子定理”的启发,构造了“孙子码”。  相似文献   

2.
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比较了二维条码与一维条码的性能,以PDF417码为例论述了二维条码的优点,着重介绍PDF417码的编码原理与各项技术,最后介绍了其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及在我国铁路系统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影寻踪技术综合评标的新思路,即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复数旋转码在卫星通信差错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技术,分析了不同差错控制码,特别是级联码的性能,提出并分析了复数旋转码作为级联码内码的可能性及其性能,分析模拟了复转码作为修正Ⅱ型HEC方式中C1码时的性能。得到的结果说明,复转码在卫星通信领域中可能会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数字水印的二维条码防伪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PDF417条码的数字水印嵌入和检测算法比较复杂、水印的嵌入强度不好控制以及对条码打印机和扫描仪的精度要求比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PDF417条码的合适边缘嵌入盲水印信息的方法,将二维条码和数字水印技术相结合以提高PDF417二维条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m序列扩频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Gold码偶位码为基础给出了m序列偶位码的含义,又提出了m序列奇数位码和双偶码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关特性,得出了相对于Gold码相关特性没有明显降低而序列数量却有所增加的一组新的码序列集合。  相似文献   

7.
亏格g=1的复数旋转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亏格g=1的复数旋转码GICR的概念,利用多层环面完全嵌套的方法给出了GICR码的直观模型。GICR码是复数旋转码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推广。利用弱区组设计的概念讨论了该码的极小距离与纠错能力,同时研究了GICR码的对偶码,给出了GICR码及其对偶码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Kasami扩频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扩频序列的研究、发展情况和Kasami扩频序列的生成方法。提出了当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模4)时,一种新的序列构造方法,所得到的两个集合与Kasami大集合序列的相关特性一致。并与Gold码、Kasami小集合序列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拓展了扩频码的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二维QR码图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元识别是二维码图像识别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QR码识别方法.首先建立QR码待识别模式模型,据此进行遗传算法,通过实例进行图像识别.该方法抓住了QR码基元的重要特征,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可以提高QR码图像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二次扩展复数旋转码及其对偶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展复数旋转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扩展复数旋转码及其对偶码的概念。就它们的特性作了初步的讨论,并给出了它们的生成矩阵的构造方式及主要参数。经过与扩展复数旋转码和其对偶码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也是一类码率高、纠错能力强的差错控制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光正交码构造了一类新的不规则OOC LDPC码.新的LDPC码是准循环码,其编码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关系,具有编码复杂度低的特点,它所对应的双向图中没有四线循环.用和积译码算法对新的码字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具有类似参数的随机码和规则OOC LDPC码相比,当信道误码率为10-5时,译码增益分别为0.3和0.15dB.  相似文献   

12.
CRH3型动车组故障诊断代码编码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CRH3型动车组普遍采用的故障诊断代码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其编码规则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新的故障诊断代码编码规则:“四位故障编码规则”和“五位故障编码规则”.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故障诊断编码规则各自的优缺点,最终提出:新四位故障诊断代码编码规则具有“采用了《通知》规定的系统划分方法,扩充了故障等级编码的取值,保证每个子系统都有足够的故障诊断代码”等优点,故建议在CRH3型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中采用.  相似文献   

13.
A definition of a self-dual code on graph and a procedure based on factor graphs to judge a self-dual code were presented. Three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were described as follows. To begin with, transform T_ R→L were defined, which was the basis of self-dual codes defined on graphs and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paper. The second were that a self-dual code could be defined on factor graph, which was much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algebraic method. The third was that a factor graph approach to judge a self-dual code was illustrated, which took advantage of duality properties of factor graphs and our proposed transform T_ R→L to offer a convenient and geometrically intuitive process to judge a self-dual code.  相似文献   

14.
主要目的是研究前缀码,得到了前缀码与极大前缀码的若干特征.从而推广了Shyr的关于前缀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个数控车床加工仿真系统,系统实现了对数控代码的词法、语法检验并将代码翻译成动画仿真所需的数据格式.通过在计算机上动画演示加工过程来检验数控代码的正确性.使用该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合迭代译码的LDPC编码协作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分别采用正规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和非正规系统LDPC码的编码协作通信系统,并给出了用于源节点和中继点的双LDPC码的构造方法.导出了基于双LDPC码的总体校验矩阵,据此校验矩阵给出了相应的双层结构Tanner图,目的点采用基于该双层结构Tanner图的联合迭代译码新算法译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LDPC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编码非协作系统的性能,当误比特率为10-5、译码迭代10次时,理想正规LDPC码和非正规系统LDPC码编码协作系统较相应的编码非协作系统分别具有1.0和0.6 dB增益.  相似文献   

17.
自动公路系统的磁道钉编码及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双车道带有曲率半径为80m的弯道的环形道路,作为磁道钉导航的自动公路实验场,说明对道路中磁道钉进行伪随机(PN)编码的方法,给出其纵向定位算法;论述了在多车道的自动公路系统中,通过读取的PN编码与解方程组产生的生成码的匹配运算,确定车辆所在车道和纵向定位;讨论了多条道路汇聚和有匝道的路网的PN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钢筋混凝土涵洞在运营后期常因结构刚度较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由于施工便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但是由于国内尚无相应完整的设计规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波纹钢管涵洞的应用。在综合比较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结构材料相关取值,论证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并推荐采用加拿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9.
由于长周期大幅值脉冲型运动效应、方向性效应等显著特征,近断层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存在明显差别,近场区的设计地震动需专门研究.文中建立了包含世界范围内23次主要地震事件中338条水平向记录的近场地震动数据库,对中、美相关的代表性抗震规范的设计反应谱进行了场地分组下的实际地震动检验,表明现行各规范与近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别,难以直接适用于近断层区的结构抗震设计.通过引入考虑近场地震动效应的近断层系数、衰减指数,分别对设计谱平台高度和中、长周期段衰减速率进行修正,并通过对特征周期的取值进行调整,给出了适用于近断层地区结构水平向抗震设计谱的建议.对比检验表明,所建议的设计谱和实际近断层记录分组均值谱吻合较好,并与代表性的跨越断层区典型高速公路桥梁桥址抗震设计谱相一致,可适用于近断层区域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