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曾恒一 《船舶工程》2005,27(B05):30-34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历程,在它高速高效发展中得到造船工业的大力支持,海洋石油工程已成为我国造船工业的重要领域。江南造船厂即将迎来140周年厂庆,作者借此表示热烈的祝贺,也感谢“江南人”建造的“渤海明珠”号浮式生产储油轮,为我国成功开发百万吨级海上大油田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造船工业的重要领域--海洋石油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恒一 《船舶工程》2005,27(Z1):30-34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历程,在它高速高效发展中得到造船工业的大力支持,海洋石油工程已成为我国造船工业的重要领域.江南造船厂即将迎来140周年厂庆,作者借此表示热烈的祝贺,也感谢"江南人"建造的"渤海明珠"号浮式生产储油轮,为我国成功开发百万吨级海上大油田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石油将走向深水--访海洋石油工程专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萍 《中国船检》2004,(6):64-67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战略能源的石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海洋石油已进入高速高效的发展时期,海上石油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深谙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石油平台的规模越来越大,海上油田电力系统的供电范围也越来越远。平台电力系统的稳定对于海洋石油平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压稳定是设计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海洋石油平台的调压方式,并详细论述了有载调压装置在平台上的使用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石油982"的正式交付,标志着CCS在深海油气装备技术服务领域的又一次突破。2018年3月14日,我国自主投资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在大连正式交付。"海洋石油982"的入列,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梯队,提升了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能力。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国船级社的技术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海洋石  相似文献   

6.
海洋石油支持船(OffshoreSupportVessel)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活动逐渐向深海和超深海海域挺进,要求船员能够满足在无限航区开展作业的各项要求,但是当前我国海洋石油支持船船员在适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我国海洋石油支持船无法前往国际海域进行作业。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海洋石油支持船监管的现状,以及现行的有关公约法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更改船舶航区等级、修正船长和驾驶员海上资历的判定标准的解决方案,保证海洋石油支持船船员满足在无限航区作业的适任要求,推进我国海洋石油事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模 《中国造船》2007,48(B11):214-221
介绍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在我国海洋石油的应用与发展。中海石油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已投入13艘FPSO,成功开发了十多个海上油田,FPSO已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战略性技术。目前正进行八角形FPSO等研究,由于八角形FPSO在形状上不同于常规船型FPSO,其设计、建造和使用上也有差别;又因八角形FPSO具有多点系泊和良好水动力性能等优点,它将在小型油田或边际油田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论述八角形FPSO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有两项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是在未花国家财政一分钱的情况下建成并不断扩大其规模的,这就是赤湾海上石油开发基地和赤湾深水港区。如今,赤湾石油开发基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石油开发基地,也是世界上几个有成效的海洋石油开发基地之一;赤湾港区也成为年吞吐量在一千万吨以上的深水港区,集装箱年吞吐量达一百多万TEU。负责投资和经营赤湾港区的中国南山开发集团公司,形成了42亿总资产和25亿的净资产。而所有这一切均是在仅有企业少量集资,靠勤俭建设、集约经营、滚动式发展形成的。因而可以说这是深圳市所创的多个奇迹中的两大奇迹!现从规划建设和高效经营的角度,作一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现状,指出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与国外同行存在的差距。通过国内经济发展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加大及典型船舶与海洋工程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指出一段时间内国内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国内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出自己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及造船技术的提升,长江口地区基本形成大型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装备建造的基地。这些大型的海工设施在建造完成前大多无自身动力,水上移动或整装、分段进出船坞均须通过拖船拖带,但是长江口地区是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船舶通航流量大、通航环境和潮流复杂,如何保证大型海工设施在长江口水域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11.
解涛 《水上消防》2023,(5):128-130
海洋石油工程受开发风险的影响,使得其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并于日常安全管理中,结合管理对象对各类管理模式进行灵活的运用,诸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基于此,本文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立足点,分析了海洋石油工程的特点及不安全因素,以及海洋石油工程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并简要阐述了海洋石油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旨在推动我国海洋石油业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徐华 《中国船检》2010,(11):16-18,98-99
<正>近几年,烙印着"战略性资源"的我国海洋石油,越来越受到日本、韩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南海石油开采竞争日趋激烈,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正在升级。维护海权,向深海进军,装备必须先行。然而,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及工程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海洋油气大规模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徐华 《珠江水运》2011,(1):70-73
近几年,烙印着“战略性资源”的我国海洋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日本、韩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南海石油开采竞争日趋激烈,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正在升级。维护海权,向深海进军,装备必须先行。然而,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及工程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海洋油气大规模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孟俊瑜  王聪 《船舶工程》2014,36(S1):126-130
为了能适应中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发展的需求,打造中国海油深水船队,更高的船舶定位精度对海洋石油深水工程船搭载的动力定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的实例,探讨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方法确定动力定位系统传感器设备的空间位置,并校准设备安装定位所带来的误差,使之成为保障船用设备技术使用要求和船舶自身定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已成为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然而海上石油开发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海上石油平台爆炸溢油事故对沿岸的生态环境、海洋渔业和海产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年前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至今尚未画上句号,海上油田的作业安全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15日,我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青岛肩航,开赴南海我国首个深海气田“荔湾3—1”,与早前已开钻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会合,投入“荔湾3-1”气田的1500米深水铺管作业。作为国内自主详细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深水海洋工程船舶装备项目,是我国实施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深入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底管道的数量日益增多,相应的后挖沟施工逐渐增多。国内各大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均具备常规海底管道后挖沟施工装备及能力,对于某些特殊海管的后挖沟施工则涉足较少。本文将主要介绍一种非常规海底管道后挖沟施工方法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杰  纪文亮 《中国造船》2007,48(B11):132-136
海洋石油的开发逐渐向深水区域发展,海上平台的建造,离不开导管架安装;的运输也需要铺设海底输油管线,因此,ROV作为一种新型实用的水下作业工具,的作用越发重要起来。深海石油天然气开采后在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9.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3,(6):110-113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海洋石油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一百余座采油平台、钻井平台以及油气浮式处理装置(FPSO)矗立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上。近年来,我国除了在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事业上有了大踏步的飞跃,同时还建造了用于风能开发、海上气象预报等功能的海上平台,丰富了海上  相似文献   

20.
回音壁     
《中国船检》2007,(9):94-94
目前.中国陆上石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原油产量增长缓慢。鉴于陆上资源的日渐枯竭.资源开发向海洋.尤其是深海进军已成必然趋势。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现在已经逐步开发至深水海域如南海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