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本刊讯上海广中路地道南侧地道日前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虹口区广中地区的车辆通行压力和市民出行难题。广中路地道工程是虹口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宝山路拓宽改建工程的组成部分。工程西起水电路,东至欧阳路,分为南北两条独立地道,设双向4个车道。  相似文献   

2.
城市下穿地道排水系统是下穿地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道安全及正常通行的重要保证,该文分析了下穿地道排水系统的特点及组成、设计标准的选择,并对盲沟系统、地道雨水系统、地道排水泵站的设计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松原火车站前建华路地道项目的设计。合理分析了地道功能和站前地下广场功能,在地道内设置辅道,将市政地下空间和铁路建筑地下空间连为一体,完成了市政交通和铁路交通的相互转换。通过地道箱涵结构计算,净跨18 m的单箱双舱地道箱涵,在覆土厚度不大于1 m时,设计采用壁厚1 300 m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受力和变形能够满足要求,且结构配筋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所产生的内力值控制。砂土层地区地道基坑围护选用排桩+内支撑结构,保证了地道施工、火车站运行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蒋平  邢爱萍 《公路》2013,(1):208-211
以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一期)改扩建工程南湾立交下穿地道为例,分析了下穿地道结构的受力及地道整体的抗浮,总结了结构尺寸、结构计算、抗浮方案及抗浮计算,为以后类似下穿地道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选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04-106,116,11
以天津市北辰西道韩家墅市场地道排水系统为例,详细分析了地道排水系统的特点、设计标准,并对盲沟系统、地道排水泵站的设计做了介绍,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北侧邻近新建住宅高楼,南侧毗邻另一个在挖基坑。以该车站基坑开挖为背景,通过分析基坑的实测数据,重点研究基坑在此特殊工况下其南北两侧围护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差异以及建筑物沉降和立柱沉降。分析实测数据可得:北侧围护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大于南侧,且常常超过变形报警值;北侧坑壁上的主动土压力大于南侧坑壁所受主动土压力,又由于周边卸载导致南侧墙底产生被动土压力,使得其向坑外偏移;北侧坑壁土体最大水平蠕变率和最大地表沉降蠕变率均略大于南侧;周边高楼沉降以及立柱沉降均在报警值以内,其中高楼沉降均匀,而由于南侧的开挖卸载,立柱的隆起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大跨径地道通道是目前地下道路建设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大跨径地道通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较为新颖的带肋箱形顶板设计,介绍了确定顶板肋距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针对大跨径地道底板设计,介绍了可以从提高基床系数、采用桩基础等方面减小地道底板的弯矩。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汤家桥南路下穿铁路的地道设计方案,指出在沿海地区地道排水及加固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以某机场改扩建项目中新建临时地道与现状运营地道接驳工程为例,介绍了新老地道接驳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阐述了接驳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纪大道杨高路下立交地铁保护段基坑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土地基地铁盾构上施工箱涵地道 ,对地铁盾构的保护措施及箱涵地道的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11.
姜峥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229-232,251
该文介绍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地道工程基坑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的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南地道开挖过程对紧邻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并与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值与监测值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地模拟基坑紧邻建筑物的沉降规律。最后用此方法预测了北地道开挖对紧邻基坑北侧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对北地道工程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道暗埋段作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少支架法浇筑主跨合拢段的支架基础时,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是否承受桥梁施工荷载作用的地道结构内力、沉降进行计算,并分析、比较了采取不同设计措施时,地道结构内力、沉降的变化。根据分析结果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地道暗埋段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及桥梁施工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消火栓系统是地道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实际工程探讨寒冷地区地道消防的设计思路。首先,结合规范要求分析了消火栓系统布局的影响因素;其次,对地道常用防冻措施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地道长度小于750 m时宜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大于750 m时宜采用电伴热措施;最后,通过实际计算提出了电伴热保温与干式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各种新建管道基坑与已建地下项目的空间相互影响成为常态,本文以某新建排水管线沟槽基坑上穿已建城市地道为例进行分析。随着地道上部沟槽土体开挖,道埋深减少,土压解除,垂直荷载减少,地道产生附加变形及附加内力会对地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地道管片破裂、接缝张开。本文针对抗浮、开挖变形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土体及结构变形,确保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分析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穿地道施工后,远期地铁盾构掘进势必对已建隧道产生影响。对上海北翟路上穿规划16号线节点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盾构掘进对已建地道的影响,为节点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在该节点详细设计时,宜将结构变形缝设置在盾构穿越范围之外,且应考虑加强的抗剪构造和防水措施。地道基坑施工时,格构柱和底板泄水孔布置尽量避让规划地铁线路。地道围护设计时,应采用易于远期盾构穿越的结构型式,且宜对盾构穿越范围进行必要的加固,减少盾构掘进施工对已建地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结合郑州市商都路下穿铁路及107辅道地道工程的工程实例,对工程控制条件、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强调在城市下穿地道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工程周边控制条件的细致分析,为类似城市下穿地道设计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处城区,城市下穿地道的施工经常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施工方案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而基坑支护技术又是施工方案成败的关键。以潍坊市潍县中路下穿通亭街地道为例,介绍了通亭街地道施工方案,着重阐述了基坑支护技术,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道工程在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必然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了解地层、支护结构及本体结构的施工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重点监控措施,是确保地道周边建筑物、管线安全及本体结构稳定性的基础。该文就邯郸路地道工程各重点施工环节结合监理过程中的监控重点,总结长宽地道工程施工监理的一些经验,可供同...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珠吉路下穿广深高速公路地道工程是广州市连接科学城中心区和南部组团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该工程的下穿地道部分是其控制性难点,其中包括既有桥梁的加固、基坑支护、地道防水和施工监控等关键技术难题。该文就这些难题展开分析研究,采用一系列有特色的关键技术,组成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深港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穿越道路的下沉式地道基坑回填及周边地基处理施工方案,通过选取典型基坑断面,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上覆道面和地道结构在基坑回填及道路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为基坑回填施工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分析地道结构北侧采用堆载预压、强夯2种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对地道结构和道路的影响,确保地道结构和市政道路免受破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基坑回填、堆载预压与强夯施工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