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以昆明地铁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系统研究分析昆明地区软土及砂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方法思路及工程处理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西安是西北黄土地区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平面尺寸大、基坑暴露时间长、基坑变形控制等级高,西安又处于特殊的黄土地区,基坑壁岩土体主要为黄土及黄土状土,上部具有湿陷性,与国内外已开挖建成的地铁车站的城市的地质差异较大,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急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为西安地铁其它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帮助。研究结论:以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FLAC模拟计算模型,制定了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分析了围护桩的变形、钢支撑轴力变化和锚索受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桩体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的直接反映,而钢支撑和锚索对深基坑变形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地铁深基坑大都建在构筑物密集的闹市区,给深基坑设计及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文章以成都地铁3号线、8号线车站的基坑设计为背景,通过基坑施工监测数据反馈,对成都地铁深基坑设计进行总结分析,对围护结构设计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土地区复杂异形地铁深基坑支护设计在国内极少出现,随着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后续地铁项目不可避免穿越城市中心地域,地铁车站边界条件更为复杂。以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钟楼站车站施工为背景,对黄土地区复杂异形地铁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围护结构选型等进行设计分析,以期为后续项目提供工程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北京奥运支线大屯路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FLAC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为北京地区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杂环境下城市地铁换乘站深荩坑明挖施工时,现场临测是信息化安全施工的保证,对于形状复杂的车站基坑应该采用围护桩、钢支撑和锚索等组成的复合维护形式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土方分层开挖方式和钢支撑预应力施加是减少空间效应保证安企施工的重要措施;FLAC数值计算是研究基坑变形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志传 《铁道勘察》2006,32(2):68-70
钻孔咬合桩作为一种支护围挡结构,在地铁车站等深基坑围护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华苑车站深基坑开挖,介绍了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单桩及排桩的施工流程、孔口定位误差、桩的垂直度及超缓凝混凝土施工质量等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常见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地铁3号线美旗站深厚软土基坑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收集和统计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与支撑内力变化情况,并将统计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围护结构受力变形与理论值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针对现场连续墙开裂问题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合理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实现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切实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结合现场施工配合抢险经历,对地铁车站软土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深厚软土区域地铁地下车站建设技术,推动地铁地下围护结构形式选取合理化,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地铁车站深软土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深基坑矩形挖孔桩支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地铁岗厦车站深基坑施工,介绍矩形挖孔桩既作为围护结构又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邻近已建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不均匀变形,而不同施作顺序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还缺乏系统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不同施作顺序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变形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车站基坑明挖顺作段和盖挖逆作段在不同开挖深度时围护结构及车站主体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结论:(1)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2)明挖顺作段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变形要明显大于盖挖逆作段;(3)盖挖逆作段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变形较小,而不同施作顺序下地表沉降值均在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的范围之内;(4)该研究成果可为邻近既有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地铁车站明挖施工时 ,采用地下连续墙作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其变形规律研究是地铁车站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折返线车站深基坑为研究背景,根据基坑开挖及围护方案,设计施工监测方案。依据监测资料,重点分析围护桩变形监测数据和基本规律;将钢支撑受力情况和桩体变形相结合分析,研究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协同作用。研究结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和钢支撑的施加,围护桩的变形形态由向坑内的前倾型曲线逐渐变为弓形,最大水平位移发生的位置也随之下移。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水平钢支撑的轴力也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实测值都远小于警戒值,说明围护结构设计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2.
闫顺 《铁道建筑》2011,(8):76-77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选用半盖挖法,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既满足了路面道路宽度行车的要求,又能满足地铁施工的需要,并通过实际工程监测,说明设计构件均能满足工程需要,为地铁工程中的半盖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下方设置中立柱,一方面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基坑开挖会带动中立柱隆起,进而造成支撑承载力下降。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云谷路站深基坑立柱隆起的实测数据,计算分析立柱隆起对支撑体系的影响。通过设置中立柱与取消中立柱两种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可通过加大支撑截面尺寸等措施取消中立柱。建议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支撑采用取消中立柱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地铁洪塘路换乘车站L形超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超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过程,对换乘节点处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内支撑轴力和地面沉降进行了综合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换乘节点处,将原设计的7道内支撑优化为5道内支撑的支护方案切实可行。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换乘车站超深基坑采用分区隔断+5道内支撑的支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其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值、内支撑轴力值和地面位移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外环路站为实例,介绍了部分逆筑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形式,及其结构设计;着重介绍了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模型设定、基坑稳定性计算,及围护结构的基础施工步骤.该站的部分逆筑法施工现已完成,结果表明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深基坑周边存在有大量管线、建筑物,且大多地处城市主干道上。在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位移,防止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是控制的关键因素。深基坑变形超限,将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及人员安全,必须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地铁深基坑围护是地铁深基坑施工的重要技术关键,文章简要介绍地铁深基坑刚性+柔性围护技术,包括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及原则,基坑方案选择,关键施工工艺以及围护结构的监控测量。  相似文献   

18.
邻近已运营地铁车站单侧深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但目前对其变形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且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桩顶;开挖过程中既有地铁车站底板局部向上抬升,且车站整体发生背向基坑的倾斜;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逐渐增大,但仍在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结合重庆地铁6号线冉家坝车站明挖基坑的设计实例,利用F-SPW6.0软件对该基坑围护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包括板肋与锚杆、排桩与锚索的计算;通过当地岩土工程专家的专题论证以及施工中监控量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坑设计可靠、安全,其设计方案对类似地质条件的大型、复杂超深基坑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杭州地铁秋涛路站围护结构设计为背景,对钻孔咬合桩的关键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并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系统归纳。钻孔咬合桩是国内近年来深基坑工程中,特别是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在富水地层中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较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造价低、施工难度小、对环境影响小;较钻孔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形式防水效果好、结构刚度大。杭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在华东地区,甚至广深地区均有一定代表性,因此,针对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围护工程,对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的重点及难点、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