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减小桩基施工过程中外界热量对桩周多年冻土的扰动 ,同时确保桩基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文章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 ,探讨桩基施工技术、耐久混凝土施工控制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惟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11):34-36
多年冻土区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是保护冻土,最大限度减少外界热量对桩体周围冻土扰动,因此,施工中钻孔和桩身混凝土成为重点研究的技术。结合多年冻土特性和青藏铁路桥梁桩基的施工实践,着重介绍了旋挖钻机特点和桩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成孔和灌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施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针对青藏铁路五道梁以桥代路特大桥处特殊的气候和地质情况,介绍了该桥桩基础施工技术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设计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特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少维护,高耐久”的设计要求和桥梁结构形式,墩台基础类型选择以及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湿喷混凝土在高原多年冻土隧道中的可行性,通过试验研究和实际施工应用,证明了湿喷混凝土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测试的方法和测温过程,对测试结果结合混凝土材料特点及桩周冻土类别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和桩周土回冻所需时间,并通过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反应出混凝土入模温度与强度发展的关系,对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桥梁施工中,作者在如何制订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钻孔机械的选型、工序衔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研究结果:在青藏铁路开心岭1#特大桥的桩基、承台施工中,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使工程建设顺利且质量可靠,解决了冻土区的桥梁桩基钻孔难等施工难题。研究结论:在冻土区的桥梁桩基施工中,最好采用大功率旋挖钻机干法快速成孔,混凝土灌注过程不得中断。各项准备要充分,工序衔接要合理,挖土(钻孔)要快速,土体开挖(钻孔)后暴露时间要短,必要时采取防晒措施,尽最快速度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措施要可靠。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桩基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主要特点 ,利用Ansys5 6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 ,对青藏铁路某冻土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的地温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给出在成桩过程中混凝土不同龄期地温场的分布规律 ,并根据计算结果 ,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在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一带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型号规格的旋挖钻机进行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成孔施工,对旋挖钻机在多年冻土区的施工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建设铁路、公路遇到桥跨结构混凝土灌注桩基强度的发展,耐久性和热传递对冻土结构扰动的技术难题等情况,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对青藏公路桥基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进行调研、室内模拟试验、现场暴露试验及清水河、昆仑山口桩基试验。研究结果:青藏公路冻土地段桩基混凝土长期处于恒负温下,硬化强度达不到设计等级;耐久性破坏主因是正、负温频繁交替引发冻融破坏,未发现有硫酸盐侵蚀破坏迹象;混凝土初温和水化热使界面冻土结构破坏,较长时间后,界面冻土才能回复到原始冻结状态。研究结论:掺用引气减水剂或早强引气减水剂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可以满足对于混凝土灌注桩强度、耐久性和冻土结构稳定性的要求。若采用负温(-5~-20℃)混凝土方案时,须注意抗冻剂可能产生对界面冻土结构稳定性和环保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处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很高的情况,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室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得出基本参数,通过工程应用验证其科学性。 研究结果:在青藏铁路施工中,严格按本文施工工艺施工,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质量。 研究结论: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控制配合比的准确性,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另外,对混凝土的振捣、养护要求也较普通混凝土严格。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3.
风火山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详细介绍了风火山隧道喷锚支护中的低温早强喷射混凝土外加剂配制情况及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及锚杆作业情况。实践证明,该种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解决了多年冻土隧道的喷锚支护难点。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低应变无损检测的原理、仪器组成、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并通过青藏铁路格拉段35kV电力贯通线路工程实际的应用情况,验证了该方法在冻土区检测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为今后施工质量控制探索出了一种简单适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国外专家认为,青藏铁路的修筑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铁路的修筑面临着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其中,冻土路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今天,这条成功运营一年多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天路”,已经无数次穿越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冉理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32-40,59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全长1142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高原多年冻土地段里程最长的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文章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特点及主要工程问题,科技攻关工作与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主要阶段性成就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更好解决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这一难题,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研究结论:文章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查清了线路通过地区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含冰量和不良冻土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攻克冻土难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工作保证。对路基工程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治理原则和具体工程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纳并介绍了西北地区高原电气化铁路设计特点,就空气间隙、设备绝缘强度按照海拔高度修正,湿陷性黄土、高原冻土接地和设备基础方案进行探讨,为高原电气化铁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水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铁路所经高原多年冻土区 5 5 0余km ,该地区多属无人区 ,尚无任何可借鉴的水源设计经验。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特性 ,探讨各种水源设计方案 ,并详细介绍利用管井取冻土层下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水害类型,结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设计实例和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病害处理原则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冻土及多年冻土进行了阐述,然后联系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分析入手,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各有不同,但对青藏铁路今后的运营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研究结论: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应针对多年冻土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营期对路基、涵洞、隧道和桥梁等铁路工程建筑物采取合理防护,从而确保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正常运营,从根本上抑制变形、裂缝等水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高寒冻土区路基地下水处理问题,系统地论述了采用保温渗水暗沟处理高寒冻土区深路堑、浅路堑、路堤地基等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路基地下水时的相应排水构造、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阐明了保温渗水暗沟的排水机理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