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80例脑梗塞磁共振成像与临床表现,其中20例有CT检查。多数病例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多发性脑梗塞(95%)。梗塞灶在T_1加权是低信号改变;T_2加权呈高信号改变,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资料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98.75%)。病灶检出T_2比T_1敏感,磁共振成像检出病灶多于CT。在诊断脑梗塞方面,磁共振成像优于CT。  相似文献   

2.
评价 MRI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 FLAIR)在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颅内出血患者 MRI常规序列及 FLAIR序列图像表现。其中脑内出血 2 3例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 2例 ,合并脑室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3例 ;肿瘤出血 2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后 3~ 1 0天内行 MR检查。结果 硬膜下出血 ,MR常规扫描及 FLAIR序列均可清晰显示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鉴别亚急性期脑实质内出血是否为肿瘤出血时 ,FLAIR序列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血肿周围低信号环 )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明显优于常规 SE序列。结论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 ,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对确定肿瘤出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常规MRI、磁共振扩散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信号分型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 3.0T磁共振设备行头颅MRI检查诊断为PWML的新生儿。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DTI及ESWAN经过图像后处理,分别得到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幅度图及相位图。观察PWML病灶在T1WI、T2WI、ADC图及幅度图的信号表现,进行信号组合分型,统计每一类型病例数。结果共纳入PWML新生儿84例,早产儿47例,足月儿37例。以T1WI所示病灶为基础,进行各序列图像病灶信号一一对应观察,共发现7种信号类型,归为3组:(1)Ⅰ型最多,59例,占70.24%,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高信号;(2)Ⅱ型7例,占8.33%,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低信号;(3)Ⅲ~Ⅶ型即含等信号组26例,占30.95%,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等信号、ADC图低/等信号、幅度图高/等信号。比较3组不同信号类型在早产儿、足月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信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WML病灶的特点。多模态MRI信号分型有助于判断PWML病灶的损伤类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在磁共振T1W/TFE脉冲序列中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T1W /T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检查 ,观察主动脉夹层在T1W/TFE序列中的图像表现。方法  2 0例经CT及超声证实为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进行主动脉斜矢状位T1W /TFE序列和横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的磁共振成像 ,观察T1W /TFE序列显示动脉夹层的信号变化。结果 采用T1W /TFE序列不仅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斑片和真假两腔及夹层的起点和终点 ,还可显示主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内血栓。结论 T1W/TFE序列可获得良好的主动脉夹层影像 ,其图像的对比度高。与SE序列配合应用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切除标本的精确测量及复原图的绘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ESD切除的消化道黏膜标本54例,经过标准化固定、取材、制片及阅片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PS)对数字化切片和大体图进行合成,再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Digimizer)进行数据测量,并绘制复原图。结果复原图绘制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变的表面平面分布图(即为普通复原图),本组54例均绘制出标准平面图;另一种是病变的切面分布图,为1例伴有高级别病变的结肠腺瘤,可以显示出高级别病变的分布特征。测量54例ESD标本大小,最小11.0 mm,最大达93.5 mm,中位大小33.2 mm;病变大小0.9~45.7 mm,中位大小23.3 mm。水平切缘(PHM)显示阳性9例,其中早期癌阳性4例,阴性切缘显示距离0.2~11.5 mm,中位5.9 mm。结论结合PS强大的图像合成技术及Digimizer专业的图像测量技术,解决了ESD复原图制作过程中的计算配比问题,为绘制各种复杂的复原图提供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螺距扫描全心动周期重建模拟收缩末期触发大螺距扫描,定量评价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特征以指导高心率大螺距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共选取62例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全心动周期小螺距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重建,层厚为0.75 mm,层间距为13.75 mm,并以时间间隔10 ms进行0~700 ms拆分,并按0~400 ms组合图像以评价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结果入组患者平均心率为(75.52±8.73)次/min,平均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宽(STTW_w)绝对期相为(120.16±75.13)ms,相对期相为(14.70±8.74)%;平均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位(STTW_c)绝对期相为(148.31±51.79)ms,相对期相为(18.24±5.60)%。心率与STTW_c相对期相呈负相关(r=-0.306,P=0.016)。心率切点为86次/min(AUC=0.933,P=0.038)。结论本研究解释和揭示了高心率大螺距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特征,明确了其在心率大于80次/min患者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超声三维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体积,与传统斑块厚度比较,斑块体积能否更早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方法共收集99例患者,其中无症状单纯颈动脉斑块组66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三维成像检查。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比较组间斑块厚度、面积及体积,分析斑块体积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及与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斑块体积[(1 312.38±513.70)mm3]高于无症状组[(947.54±321.41)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斑块厚度及斑块面积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体积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19,P=0.002),与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569,P=0.002),与心血管事件保护因素如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87,P=0.038)。结论与斑块厚度相比,超声三维成像技术所评估的颈动脉斑块体积可更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生发中心型(GCB)与非生发中心型(non-GC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特点和预后因素,为临床分层诊治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并在病理科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诊的DLBCL患者168例,按照Hams分型标准,分为GCB和non-GCB两类,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类;整理追踪其中45例non-GCB和25例GCB患者,分析其发病时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指数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关系。结果临床特点为:168例DLBCL患者中non-GCB型126例、GCB型42例,non-GCB型与GCB型在发病年龄和男女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5、0.157);组织学分类为non-GCB型中60例发生于淋巴结节内,66例发生于结外,其中胃肠道25例;GCB型中15例发生于淋巴结节内,27例发生于结外,其中胃肠道15例;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占35.7%,而non-GCB型原发于胃肠道占19.8%,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明显高于non-GCB型(P=0.036);预后分析显示non-GCB型和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起病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和以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75、0.414、0.863)。而non-GCB型患者IPI评分值(3-5)、Ki67(≥80%)均高于GCB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26)。结论 DLBCL中non-GCB型比GCB型更常见,nonGCB型与GCB型发病年龄、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明显高于non-GCB型;起病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和以下组在non-GCB型和GCB型中无明显差异,而non-GCB型患者IPI评分值(3-5)、Ki67(≥80%)均高于GCB型,提示non-GCB型DLBCL预后较差,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应以二线方案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为例,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方法 将用青蒿素处理过的、悬浮培养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用液氮冻融,然后加入3mmol/L的PI 30μL,室温下放置5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倍体特性,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 在1×10-4、1×10-5和1×10-6mol/L剂量下,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3.2%、24.0%和8.0%.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素有明显的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显示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本方法简化了细胞处理过程,避免了许多影响因素,不失为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气肿肺叶分布的特点。方法收集COPD患者61例及正常对照90例,均行吸气相及呼气相CT扫描,COPD患者分为轻度组(COPD 1级与2级)和重度组(COPD 3级与4级)。所得图像导入"数字肺"自动检测平台进行分析,肺气肿肺叶分布情况以各肺叶低密度区(low attenuation area, LAA)容积占全肺低密度区容积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LAA, LAA%)表示,低于-910 HU和-950 HU为肺气肿。采用SPSS 22.0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LAA%的差异。结果吸、呼气相中,轻度COPD组较正常组右肺上叶的LAA-910%及LAA-950%明显增加,右肺中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COPD组比较,吸、呼气相中,重度COPD组均有双肺下叶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左肺上叶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少;呼气相中,另有右肺上叶LAA-910%及右肺中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呼气相中,重度COPD组较正常组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小,左肺下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呼气相中,另有右肺上叶及下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COPD患者的肺气肿在两上肺比例较大,重度COPD患者肺气肿在两下肺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正常人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孤啡肽受体(ORL-1)的表达,探讨其在IB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黏膜标本取自20例正常人和27例腹泻型(D-IBS)、23例便秘型(C-IBS)患者空肠上段及升结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肠黏膜ORL-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空肠上段及升结肠均有ORL-1mRNA的表达,且空肠上段表达量高于升结肠(P<0.05);D-IBS患者空肠及升结肠黏膜ORL-1mRNA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ORL-1受体在人胃肠运动及IB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OFQ/ORL-1系统对IBS不同亚型的调节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禁食大鼠胃肠肌电活动和胃动素与熊去氧胆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MMC)的特征异同以及胃动素 (MTL)和熊去氧胆酸 (UDCA)对不同起源MMC的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慢性埋置银丝电极。术后 7d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实验。第一组静脉注入合成猪MTL ,第二组给予UDCA灌胃。记录给药前 1h至给药后 2h胃肠肌电活动。结果 实验共观察到 6 8个正常的MMC波形 ,其中 33%起源于胃窦 ,6 7%起源于十二指肠。起源于胃窦的MMC波的周期和Ⅲ期的时程明显长于十二指肠起源的MMC波的相应参数。静脉注射合成猪MTL可引发起源于胃窦的不成熟Ⅲ相波 ,UDCA灌胃可使起源于十二指肠的MMC波周期缩短 ,Ⅲ期时程延长。结论 禁食大鼠MMC波可起源于胃窦和十二指肠 ,不同起源MMC波形特征不同。MTL和UDCA可分别影响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肌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我院1965年至1983年诊治的15例消化道类癌。其中有直肠类癌6例(40%),胃类癌5例(33.3%),横结肠、胰腺、胆囊,阑尾类癌各1例。其临床表现各有特色。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的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合并有类癌综合征的患者,除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外,还应辅以化疗及抗5—HT药物来消除其症状。  相似文献   

14.
ICP-AES法测定血硼及儿童血硼质量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血硼的方法,确定南京地区儿童血硼质量浓度正常值范围。方法全血经1 mol/L HNO3处理后用ICP-AES法测定,并用该方法测定南京地区1 032名健康儿童及1 364名就诊儿童血硼。结果方法精密度为1.60%-4.31%,回收率为93.3%-98.9%。1 032名健康儿童全血硼质量浓度为(41.8±16.7)μg/L,1 364名就诊儿童血硼质量浓度为25.1-58.5μg/L(77%)。结论全血经硝酸处理后测定血硼,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理想,可以作为测定血硼的参考方法。并初步提出该方法的南京地区儿童血硼参考范围为25.1-58.5μg/L(1岁以下儿童除外)。  相似文献   

15.
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NT 3或安慰剂 ,对照分析注射前后各 2h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rh NT 3对胃窦及小肠处的肌电活动有增强效应 (P <0 .0 5 ) ,但对其MMCs周期无显著影响 ;在横结肠 ,rh NT 3不但可显著增强峰电的频率、振幅及延长峰电周期 ,而且可以使MMCs周期延长 [(2 5± 11)minvs.(19± 6 )min ,P <0 .0 5 ) ];在远端结肠处 ,rh NT 3打断MMC模式 ,引起类似MMCⅢ相的连续的峰电活动 ,持续约 (48± 6 )min。结论 外源性的rh NT 3对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及胃肠外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53例GIST的CD117、CD34、SMA、Desmin和S-100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53例间质瘤中梭形细胞型38例,上皮样细胞型6例,混合型9例;良性9例,交界性20例,恶性24例;9例良性间质瘤,8例发生在胃,而肠和胃肠外间质瘤仅1例良性。CD117、CD34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45%及77.36%。结论GIST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CD117和CD34同时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肠和胃肠外GIST的恶性潜力较胃GIST高;GIST良恶性的评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的多少。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12年间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癌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内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癌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于西安市三所大型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内镜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年来上消化道癌症总检出率为8.13%,其中食管癌检出率3.42%,贲门癌检出率1.44%,非贲门部胃癌检出率3.26%,十二指肠癌检出率0.01%。12年来食管癌和胃癌的检出率虽有一些波动,但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贲门癌呈现出较为平缓的上升趋势(P=0.000)。贲门癌的男女性别比为6.29∶1,远较胃癌和食管癌为高(2.92∶1和3.09∶1,P=0.000)。食管鳞癌和腺癌构成无明显变化(P=0.562),食管腺癌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P=0.557)。结论西安地区食管癌居上消化道癌症之首;12年来胃癌、食管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贲门癌的检出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贲门癌为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大鼠模型脑-肠神经系统c-fos表达变化,探索IBS内脏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冰水灌胃法建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动物模型。所有大鼠给予直肠内球囊扩张,检测球囊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及球囊不同容量扩张时腹部收缩反射的次数;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并进行分析。结果 IBS-D组球囊扩张腹壁收缩的阈值明显低于IBS-C组和对照组,不同容量扩张时腹部收缩次数明显高于IBS-C组和对照组,IBS-C的腹壁收缩的最小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IBS模型组下丘脑c-fos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且IBS-D组多于IBS-C组。IBS模型组肌间神经丛中c-fos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IBS模型内脏敏感性的变化与脑-肠轴痛觉高敏感有一定的关系,肠神经丛初级感觉神经元的激活是IBS内脏高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舒腰合剂抗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老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舒腰合剂抗老龄雌性大鼠椎体终板老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雌性22月龄老年大鼠50只,随机分为舒腰合剂大、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及老年对照组,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连续给药45 d。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测量椎体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及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测量显示,与老年对照组(24.07±8.80)相比,舒腰合剂大剂量组增加约54%,青年对照组增加约74%,而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终板非钙化层/钙化层厚度比值测量显示,与老年对照组(0.82±0.23)相比,舒腰合剂大剂量组增加约37%,青年对照组增加约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腰合剂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舒腰合剂可延缓增龄过程中椎间盘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的减少及软骨终板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的降低,提示可作为早期椎间盘退变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健脾补血片中阿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C18保护柱;流动相:乙腈-0.378 mol/L冰醋酸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321 nm;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质量浓度在1.0-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26%。结论HPLC可用于健脾补血片中阿魏酸的质量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