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青藏铁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通信主要采用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GSM-R)完成列车控制数据和列车完整性检查信息的传输,其中通信管理单元(CMU)作为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和存储的中间设备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CMU自身特性,分析实际运行过程中CMU出现的问题,结合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提出ITCS系统CMU改造方案,完成ITCS通信结构优化,减少ITCS通信中断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全线运用GSM-R系统。面对种种不利情况,不断寻求并完善青藏线GSM-R网络维护方式,管好、用好、维护好GSM-R网络,进而最大限度确保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承载业务的安全与通畅。  相似文献   

3.
IWF设备在GSM-R网络中用来处理电路域数据(Circuit Switched Data,CSD)业务,即利用传统的语音通道提供数据传送业务,实现铁路运输特有的列车控制(ITCS、CTCS-3)、机车同步操控和可控列尾等业务。结合对西宁通信段GSM-R网络IWF设备的健康性检查,详细介绍GSM-R网络操作维护说明,为GSM-R网络良好运行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GSM-R网络的验收标准和运营期间的监测维护是保证客货运线路安全运营的关键一环。介绍GSM-R网络承载业务的QoS参数的详细定义,详细讨论各参数的测量和检验的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基于GSM-R的列车控制系统,包括欧洲的ETCS以及GE公司的ITCS。  相似文献   

5.
介绍已经成功运用到我国青藏铁路的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功能、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以及设备构成;ITCS所基于的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ITCS所引入的虚拟闭塞概念.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凯 《中国铁路》2006,(8):29-32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借鉴世界先进的信号技术,采用GSM-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的ITCS列控联锁一体化车站控制系统,全线区间不设传统的轨道电路,而采用虚拟闭塞分区;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作为行车调度指挥的技术手段,实现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集中控制;道岔融雪分别由轨枕和道岔融雪加热变压器实施加热。格拉段信号网络基本分为三个层面,行车指挥系统单独组网并采用双网自愈结构,ITCS系统独享专用网络,微机监测和道岔融雪信息传输纳入综合环境监测公用数据传输网。  相似文献   

7.
谢宏 《中国铁路》2006,(2):39-40
欧洲铁路联盟确定GSM-R为欧洲铁路无线通信的标准制式,该制式为列车控制系统提供了信息传输平台,使欧洲跨国列车可以畅通运行。我国铁路技术政策也规定GSM-R作为我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并在青藏线、大秦线和胶济线进行GSM-R典型工程试点,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GSM-R网络建设积累经验。建议GSM-R核心网建设应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智能网解决GSM-R网络的互联互通,客运专线按照预留双网条件建设,初期按无线列车控制系统的覆盖要求建设单层网络,重点解决场强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8.
1 概述随着铁路的发展,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承载业务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CTCS-3级、LOCOTROL、ITCS等列控业务均使用GSM-R网络承载.通信、信号一体化对GSM-R网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GSM-R网络在铁路运输生产指挥、运输管理通信、列车控制安全信息传输和通用数据传输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基于GSM-R网络各核心节点间互联互通的迫切需要,铁道部对全路GSM-R移动交换网网络结构进行了统一规划,结构示意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既有线无线列调改造为GSM-R系统后,能大大提高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运用质量,传输系统作为承载网络,在既有线GSM-R改造工程中需满足GSM-R系统及其他既有和新增业务承载需求。结合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包线GSM-R改造工程,简谈既有线GSM-R改造中既有传输系统配置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无线闭塞中心切换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基于GSM-R网络的CTCS-3级中RBC切换过程,通过对比基于GSM—R网络的ITCS中的应用,找到CTCS-3级中RBC切换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青藏线GSM-R网络性能指标体系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因基于网络的ITCS列控系统的运用,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优化工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切换超时造成通信中断案例的分析,以设备硬件更新改造的方法解决切换超时并不可行,提出通过修改CMU两次呼叫时间间隔并配合修改T3103定时器参数的软件修改方法,来满足ITCS系统车-地间数据传输中断的最大时间间隔要求,进一步减少ITCS通信超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GSM-R无线传播模型分析和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郑州一西安客运专线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由于该系统承载列控信号,又是在高速条件下运行,为避免多普勒效应和电磁干扰对列控信号传输的影响,实现GSM—R系统的网络覆盖,保证列控系统和铁路的正常运营,需对系统传输所引起的损伤进行研究,达到提高GSM—R网络为铁路运输服务的可靠性。研究结论:通过对建立传播模型进行的分析和对实际路测数据进行的拟合得出: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距离的增加、建筑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参数越多拟合的效果越好,但计算机拟合的时间越长。故在无线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型和在拟合过程中合理选择参数的个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也为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列控系统需要GSM-R网络提供无线传输平台,以传送控车信息。对GSM-R网络服务质量(QoS)的准确评价尤为重要,为此探讨GSM-R网络用于承载列控业务时的服务质量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GSM-R无线通信系统负责承载车地间传输的关键列控数据,其传输能力与CTCS-3列控系统性能紧密相关。借助无线信道仿真机制模拟现场信道特性,分析无线传输性能,是研究GSM-R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终端移动速度、传播环境都会发生快速变化,无法使用传统电信领域的基于固定速度与场景的信道仿真机制。提出一种新型的GSM-R无线信道仿真机制,通过建立与铁路线路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并根据列车移动速度信息动态配置仿真输出特性,模拟车载电台在变化场景与运行速度下的传输性能,实现在CTCS-3级列控仿真系统中实时仿真GSM-R信道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GSM-R作为专门为铁路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既传输铁路话音和数据业务,又作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传输平台,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可用度。为此,分析高速铁路GSM-R网络可用度,并运用模型分析京石武客运专线GSM-R系统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8.
传输干扰率指标是GSM-R网络服务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传输干扰时间和传输恢复时间来衡量。其描述GSM-R系统的传输干扰水平,同时描述GSM-R网络误码性能对列控信息传输的影响。引起数据传输干扰的原因可分为3类:一类是基站间切换,一类是网络外部或内部频率干扰,还有一种是随机出现的"短干扰"。频率干扰在网络优化期间可以规避,短干扰随机出现,干扰时间短,出现位置不可控。所以,通过研究切换引起的数据传输干扰,分析传输恢复时间指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最后,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不同的传输恢复时间对CTCS-3(简称C3)业务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