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四川省涪江五桥斜拉桥主塔钢锚梁施工工艺,单跨布置了24对斜拉索,采用"钢锚梁+钢牛腿"的锚固形式介绍钢锚梁施工测量技术,判断钢锚梁锚固点中心是否和以后斜拉索中心轴线在一条线上,如果不在一条线上,会改变拉索受力状态,影响使用寿命,而且也不安全。锚固结构塔上安装调整时间长,施工人员操作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斜拉桥主塔钢锚梁安装的精确定位测量是斜拉桥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适合中等跨度斜拉桥的H型索塔的设计,对塔柱细部构造和横梁预应力张拉工序进行了优化和创新设计。拉索在塔上的锚固构造采用对塔壁受力有利和方便施工的钢锚梁,并对钢锚梁的设计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金塘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塔斜拉索锚固区采用国内外首创的“钢锚梁+钢牛腿”的新型组合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主桥的钢锚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跨度斜拉桥在内蒙古地区的出现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钢锚梁+钢牛腿”的锚固结构形式,钢锚梁的安装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腹板空间索面钢锚梁锚固结构, 其设置了三道腹板, 拉索锚固在中腹板和边腹板内部, 而不是像传统的 “骑在” 钢锚梁上方。 通过与常规的空间索面钢锚梁方案进行对比, 基于整体杆系模型受力分析, 分别建立两种钢锚梁锚固方案局部精细模型, 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钢锚梁结构的受力特点。 结果表明, 相对常规方案, 新型结构几乎全部的板件应力都有所下降, 最大应力也下降了 15%, 且避免了一些应力水平很高的板件的使用; 板件厚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整体用钢量下降了 15? 5%, 对施工的要求也相对降低; 紧凑的设计使得新型结构的结构尺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特别是横向尺寸相对常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适用于各种空间相对狭小的桥塔。  相似文献   

6.
彭涛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3):106-109
为探究钢锚箱式锚固结构弹塑性力学行为,以某中承式吊杆拱系梁锚固区钢锚箱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弹性状态和极限状态下钢锚箱主要板件的受力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弹性状态下,钢锚箱支撑板主要受力表现为面外受弯,最大正应力为-180 MPa,内外侧加劲板在锚下区域有轻微应力集中现象,承压板受力复杂,空间弯曲现象较为明显,应力峰值达260 MPa;在极限状态下,支撑板大部分区域达到屈服状态,塑性应变发展较快,承压板与腹板焊接位置也出现局部屈服,内外侧加劲板除锚下区域达到屈服外,其余大部分位置仍然处于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钢桁拱桥扣塔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受力至关重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包括塔架架体、顶底分配梁、锚固梁、拉索锚箱等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整体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立柱、锚箱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对该类扣塔系统的设计及使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受到预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的作用,局部受力十分复杂,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容易产生裂缝。采用钢锚梁这种组合锚固结构可以减少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从而使受力更为合理。为揭示索塔锚固区的受力特性,以安海湾大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其锚固区钢锚梁及混凝土塔柱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锚固区整体上处于较平均的应力状态,结构传力体系清晰明确,受力合理,为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混凝土桥塔斜拉索的锚固的三种形式,对跨径布置为(90+128) m的单塔双索面双层钢桁梁斜拉桥的桥塔拉索锚固系统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锚固系统的应力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对该桥所采用锚固方式中钢锚梁和塔壁所分担的水平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约80%的水平分力由钢锚梁承担,塔壁承担了剩余水平力,达到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10.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受力构件,冷铸锚是斜拉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斜拉索钢丝强度级别的提高,需要与之匹配的冷铸锚具和冷铸填料,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介绍了冷铸锚具的材料选择、优化设计、制造过程以及防护方式。制作了一组试验索,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及静载试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要求,冷铸锚固性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钢锚梁索塔锚固区进行构造特性分析,研究了各种构造形式下钢锚梁锚固体系的水平荷载传递途径及其分配关系。利用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固定连接方式的锚固体系在斜拉索水平分力下钢锚梁与混凝土塔壁的荷载分配计算公式。通过简化计算,推导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塔壁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公式。将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其误差较小。这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简化框架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扁平钢箱梁斜拉桥拉索梁端新式锚固结构的疲劳性能,根据锚拉板与主梁的不同连接方式,分析、比较了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和锚拉板与箱梁顶板连接时不同的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的锚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确定锚固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的重点部位;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足尺模型对拉索梁端锚固区进行了疲劳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疲劳试验结果,对桥梁设计寿命期内新式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连接焊缝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索梁端锚固结构板件间连接焊缝的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焊接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提高了构造细节的疲劳等级,改善了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襄河大桥主桥采用(102+55) m的拱形钢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钢-混混合梁、桥塔采用钢-混混合塔的双结合段设计,钢梁、钢塔部分均采用后承压板式构造。该桥桥塔采用拱形钢塔,斜拉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成品索,斜拉索在钢梁、混凝土梁及钢塔上分别采用锚拉板、齿块、钢锚箱进行锚固,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承台及群桩基础,主梁及桥塔施工均采用少支架方法进行施工,该桥采用MIDAS进行整体计算并采用ANSYS进行局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受力合理,构造明确。  相似文献   

14.
某特大桥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缆索吊机的锚索锚碇在前期工作过程中,预埋锚固钢筋出现断裂现象,经分析为锚座群锚锚筋受力不均所致。通过锚固力损失试验研究,获得了精轧螺纹钢筋群锚受力状态,可指导后续锚碇加固施工,确保缆索吊机及扣挂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中,锚拉板局部区域和焊缝位置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易发生塑性破坏,导致锚固区承载能力下降。为改善锚拉板的受力性能,通过精细化有限元仿真及参数影响分析,明确了锚拉板结构的受力机理,提出了其合理构造形式和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得到的局部构造明显改善了锚拉板的受力性能,有效降低了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钢锚箱竖向应力分布及剪力钉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青  戴捷 《现代交通技术》2006,3(2):37-39,62
近年来在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中,混凝土索塔钢锚箱锚固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钢锚箱通过剪力钉和塔壁混凝土相连.斜拉索直接锚固在钢锚箱上。本文在考虑剪力钉多种剪切柔度的基础上对钢锚箱竖向应力分布及剪力钉竖向受力进行分析,并用简化方法对剪力钉横向水平受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两类混凝土索塔钢锚箱结构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置式钢锚箱和外露式钢锚箱均适用于混凝土斜拉桥索塔。从两类钢锚箱型式的计算比较上得到:在斜拉索索力作用下,钢锚箱侧板能承受大部分拉力,锚板及拉板受到的应力较大,混凝土塔壁承受了较小的拉索水平分力;外露式钢锚箱与钢锚箱内置式结构型式类似。只是存在因与混凝土塔壁相对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受力分摊比例上的不同而已。钢锚箱具体的结构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相似文献   

18.
大跨斜拉桥桥塔拉索锚固区受力复杂,了解其受力特征对施工技术人员更好地组织施工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两座不同锚固形式的斜拉桥主塔拉索锚固区应力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分析了各种工况下斜拉桥拉索锚固区的受力特点。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型结构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值得同类型结构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省某座双塔三跨部分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FEA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索梁锚固区梁段实体模型,通过对竖向预应力的选型及横隔梁的钢束配置情况对比分析,得出拉索区横隔梁空间应力分布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横隔梁区域以及索梁锚固区箱室局部存在较大拉应力,通过施加横隔梁横向钢束,其拉应力值得到了有效降低,以防止横隔梁底部及索梁锚固区箱室出现开裂现象,同时竖向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棒,较传统竖向预应力钢筋具有材料性能优异、施工工艺简单、施加预应力效果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空间模型,分析了在最大斜拉索索力下,索梁锚固处的受力情况,并对局部配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锚固区三向应力分析中,锚固处横梁与腹板结合处存在1.82 MPa拉应力,锚块与腹板相交位置最大拉应力接近2 MPa,边腹板位置拉应力为3.2 MPa,需对其进行配筋加固;锚块与边腹板结合处出现6.25 MPa拉应力,需进行配筋处理,其余位置总体受力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