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昆 《专用汽车》2011,(6):34-36
汽车强制性认证概况目前的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3:2008共引用标准95项,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71项,国家推荐性标准16项,行业标准3项,行业推荐性标准3项,国家指导性技术文件1项。从2003年强制认证制度推出至今,一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获得认证,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角     
日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其中,发动机排量超过50ml或最高设计车速超过50km/h的摩托车整车及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轮胎榜上有名。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迈向产品型式认证的第一步,是国家改革对摩托车行业管理的一大举措。摩托车是广大城乡居民喜爱的交通工具.用途较广,使用量大,其质量的可靠性尤其是安全性能引起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汽车整车产品强制认证在国内经历了3年,已完全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文章介绍了汽车产品强制认证的概念、特征和策划,详细阐述了汽车产品强制认证的规范程序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90年被授权为国家级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其它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检测机构。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实验室,国家工信部汽车新产品公告检测机构,国家认监委汽车新产品强制认证检测机构,环保部汽车排放、噪声检测机构,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机构,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产品召回检测机构,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检测机构;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委托的汽车产品认证检测机构。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秦宜智在日前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CCC认证改革,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将汽车内饰件等18种产品调出CCC认证目录,不再实施CCC认证管理。扩大自我声明实施范围,将汽车安全带等17种产品,由第三方认证方式转为自我声明评价方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动车》2003,(7):10-13
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技术法规的合格评定制度。  相似文献   

7.
《世界汽车》2012,(7):150-150
去年12月底出台的儿童安全坐椅国标——《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国标正式实施后.儿童安全坐椅市场缺乏认证和监管的局面将逐步改善。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新加坡以及韩国等国家都已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坐椅。此次出台的国标尚属产品标准,相关的产品认证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陆艳 《摩托车》2002,(12):17-18
为履行入世承诺,2001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世贸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出台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该制度规定,今后凡涉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11类132种产品(第一批强制认证《目录》),必须通过“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认证,简称“3C”认证),统一使用“3C”认证标志。此项强制认证将原有的“长城”电工认证(CCEE)、进口安全质量许可(CCIB)和电磁兼容认证(EMC)合而为一,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统一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标志、统一收费标准的“四个统一”,整体认证规则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5年9月1日开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对儿童安全座椅(Child Restraint System)实施强制性认证,未获CCC认证的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它经营活动中使用。中国正通过产品认证、地方政府立法、社会媒体宣传等多途径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加强儿童乘员保护。TV南德意志集团密切关注全球儿童安全座椅认证法规法则,为汽车儿童乘员保驾护航。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该产品的强制认证。"ECE R44/04"认证是欧洲经济委员会就儿童乘车  相似文献   

10.
(上接2007年第3期) 国内3C强制性产品认证对摩托车发动机制订有"机动车辆类(摩托车发动机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编号:CNCA-02C-025:2001/A1)",但是欧洲认证只是对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转矩进行考核;美国EPA认证对发动机排放进行强制要求;美国DOT认证对摩托车发动机没有专项的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1概况1.1概念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暨CCC认证或3C认证,是按照世贸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国家依法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1.2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点国家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了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了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990年被授权为国家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获得我国汽车所有主管部门授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实验室;是国家工信部授权的汽车新产品公告检测、国家认监委授权的汽车新产品强制认证(3C)检测和小批量进口汽车检测机构;是国家环保部授权的汽车排放、噪声检测和国家科技部授权的科技成果鉴定检测机构;是国家质监总局授权的汽车缺陷产品召回检测机构和司法部门授权的汽车产品质量鉴定机构;是国外多家政府主管部门或认证机构授权的汽车产品出口认证检测机构;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汽车产品认证中心(CCAP)委托的汽车产品认证检测机构;是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相似文献   

13.
李育民 《摩托车》2003,(4):12-12
2003年2月26日,中国汽车、摩托车产品强制 认证颁证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 公司、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2家国内外汽 车、摩托车企业的产品获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简称CCC认证)证书。此次会议由国家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14.
网友论坛     
《汽车与安全》2008,(8):30-31
网友:漫步天下公信力是要靠广大消费者赋予NCAP不同于那些由政府机构组织实施的强制性安全认证,它是一个民间组织。因为国家强制法规是最低标准.所有上市的汽车必须满足,否则无法上市。但国家强制法规要求比 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从 2 0 0 3年 8月 1日起 ,国家认监委将对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实施“3 C”(中国强制认证 )标志 ,汽车整车及其配件亦列其中。消费者在购车时 ,一定要认清该车型是否贴上了“3 C”认证标志 ,凡未贴上“3 C”认证标志的汽车或配件 ,消费者千万不能买 ,以免为自己带来莫名的烦恼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首批在 2 0 0 3年 4月份国家公布的已通过“3 C”认证的整车生产企业有 2 1家。这些企业是 :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东风汽车股份、东风载重车公司、神龙汽车、江西昌河铃木、江西昌河、哈飞汽车、沈飞、广…  相似文献   

16.
汽车整车出口到南非市场需要强制认证注册,南非汽车市场电子认证涉及部门较多,部门间法规相互联结,部分认证流程需要同时与国际组织互认。针对汽车整车产品的南非认证管理部门架构及其认证流程进行分析解读,梳理南非认证主管机构的分工及认证流程,明确汽车整车出口到南非市场的国家强制性规范监管机构认证技术要求,以期为汽车整车出口到南非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90年被授权为国家级汽车产品的质量检测机构。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可实验室,工信部汽车新产品公告检验机构,国家认监委汽车产品强制认证检验机构,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机构,交通运输部营运客车安全达标检测机构,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产品召回检测机构,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汽车检验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汽车产品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型式认证+自愿召回;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我认证+强制召回。其他汽车生产国基本是在欧盟或美国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管理体系。1欧洲汽车产品管理法规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车辆法规和型式认证要求,随着欧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1,(1):49-49
近日,佳通轮胎两款长途耐久产品由美国环保署(EPA)认证为低滚动阻力轮胎。美国环保署一项名为"SmartWay认证"的检测结果显示,佳通轮胎的这两款轮胎GT669+及GSL213,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并节省3%以上的燃油。GT669+,由佳通轮胎专为卡车驱动轮位打造。它采用长途耐久专  相似文献   

20.
每周要闻     
多项安全技术防范 产品将强制认证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自2005年10月1日起,凡列入目录内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