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速铁路区间轨道红光带故障,因为应急出动困难、故障处理延时长、影响范围大,成为制约高铁运输效率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高铁区间轨道红光带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应急联合出动机制、强化主动抢修意识、优化管理办法、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等针对性措施,提高高铁区间轨道红光带应急处置的效率,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历年来郑西、京广高铁行车过程中发生故障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和深入分析,就如何减少高铁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列举了若干常见典型故障现象的判断方法和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3.
张萼辉 《中国铁路》2022,(4):102-106
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经典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铁轨道板外观状态变化智能比对方法,以扣件位置为锚点对齐轨道板,通过网格化图像提取特征,分区域比对轨道板图像相似性.利用同一块轨道板的历史图像数据与新采集的数据自动进行比对,寻找外观差异,从而在无需预先定义故障类型的情况下筛出轨道板异物、设备形位变化及破损等故障,提高了检测效率和...  相似文献   

4.
正114月16日,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昌赣高铁在进入无砟轨道板铺设作业阶段。全长415 km、设计时速350 km的昌赣高铁自开工以来,进行了路基填筑、地基处理、桥隧涵洞等线下施工,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铺轨铺碴、通信信号、房建给排水等线上施工的重要节点,为明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无砟轨道相较于传统的有砟轨道更能提供给列车高速  相似文献   

5.
以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灌筑为例,介绍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灌筑CA沥青水泥砂浆层的施工工艺,分析了CA砂浆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并对一些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行车安全设备,它使信号维修技术薨现了重要突破。结合现场工作介绍监测系统在沪宁、沪杭高铁信号设备维修与故障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监测系统对信号各项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为高铁信号维修提供了作业指导建议,提高了检修质量与效率。同时,通过故障事例及其原因分析,为今后故障处理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铁调度指挥典型故障处理的分析,研究高铁运输调度指挥工作风险的管控方式,完善高铁调度指挥管理风险处置体系建设,强化高铁调度指挥风险管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正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老庄子线路所处,已运营的津秦高铁正线采用的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京唐津秦联络线由津秦正线42号板式道岔侧股引出,预留接轨条件,上、下行各代建了约150 m范围有砟轨道,而京唐津秦联络线设计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看在既有高铁预留有砟轨道接轨条件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特殊设计来实现新建无砟轨道与既有高铁的接轨。研究结论:根据既有的工程情况,考虑不同轨道结构高度的差异及施工、运营后的养护维修情况,分别研究了有砟轨道接轨和无砟轨道接轨的轨道设计及施工方案,对无砟轨道接轨方案中的有砟轨道拆除及无缝线路技术、新建无砟轨道的特殊设计及临近高铁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可以对无砟轨道结构高度进行特殊设计来适应已预留的有砟轨道结构高度,避免下挖路基对临近高铁产生影响;(2)可以对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宽度进行特殊设计,借鉴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原理,采用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式结构,来解决无砟轨道在宽度上适应预留有砟轨道宽度的问题;(3)施工时需控制好施工温度及工后沉降,做好对既有高铁的检测工作;(4)在既有高铁预留有砟轨道接轨的情况下,通过对新建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特殊设计,能实现与既有高铁接轨;(5)该研究成果可对日后临近高铁正线既有线改建的设计和施工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一直是影响铁路运行安全的隐患之一,通过对京沪高铁辖区故障的分析,排查列车车辆经过轨道区段时产生分路不良原因,提出整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形式,沈丹高铁是首条全线区间均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高铁线路。沈丹高铁土建二标为多个长大隧道组成的隧道群,经过潜心摸索实践,克服诸多不利因素,二标在长大隧道内无砟轨道施工中取得了连贯快速的施工效果。本文总结沈丹高铁二标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套长大隧道内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沪宁城际高铁防灾系统中各类电源故障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详细的故障处理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营业态     
<正>1我国运营高铁首次启动轨道精调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日前,开通运营5年的沪杭高铁利用夜间停运时段启动全线无砟轨道精调。这在我国运营高铁线上尚属首次。2010年10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沪杭高铁已安全运送旅客近1亿人次。为让高铁列车运行更安全,旅客乘车更舒适,上海铁路局在全面分析沪杭高铁各类动、静态检查检测数据后,决定抽调全局300名精兵强将,集中两个月时间,对沪杭高铁全线无砟轨道进行精调。高铁无砟轨道精调一般是指在新线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将轨道静态几何尺寸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现浇无砟轨道,存在效率低且施工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而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精度高、效率高且技术成熟,因此国内首次将高铁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在高铁CRTSⅢ型板的基础上研发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预制板式轨道,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铺设质量.为此,从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板式轨道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室内试验、轨道板制造工艺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可供同类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高铁线路和典型服役车辆技术参数,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高铁线路轨道高低不平顺激励下的钢轨挠曲位移,通过对比模型仿真结果与钢轨挠曲解析解的方式验证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在轨道子模型中输入我国高铁无砟轨道谱反演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和余弦型轨道不平顺样本,研究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和波长对钢轨挠曲位移影响规律;采...  相似文献   

15.
Vo LTE测试对优化高速铁路(简称高铁) 4G网络性能与评估高铁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铁4G高清语音Vo LTE测试中的GPS信号缺失问题,基于小区方位角和高铁地图,计算小区天线主瓣方向射线与高铁轨道曲线的交点,根据相邻基站的覆盖切换交点求出高铁沿线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在该覆盖范围内,以铁路轨道离散化的经纬度点数与测试终端RSRP采样点数的比值作为插值周期,均匀插值等量、缺失的轨道经纬度信息,实现对测试终端的定位。通过对兰新高铁不同地形的现场测试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GPS信号缺失情形下能够获取测试终端的位置信息且定位精度约8 m,满足了高铁Vo LTE测试数据分析对位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高铁大规模建设和开通运营的环境下,工务部门亟需采用车载动态非接触方式对轨道病害进行检测。车载智能轨道巡检系统通过布置于车底的高速相机阵列,拍摄列车通过高铁线路的整个车底下道床图像,存储于计算机,并在后期通过智能识别软件对图像中的扣件、钢轨和轨道板等进行智能诊断,自动识别出有缺陷的地方,为高铁的养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分析影响高铁轨道设备安全的单个风险因素,基于K-SIGMA模式,考虑轨道设备单个风险因素的7方面属性指标,采用随机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从风险梯度、风险强度以及风险水平3方面对高铁轨道设备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判。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高铁轨道设备单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为风险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利达)是生产研发高速铁路轨道扣件等系列产品的工业企业,是我国高铁扣件系统联合研发单位和标准起草单位,国内较早的高铁轨道扣件供应商和重载铁路扣件供应商,是全国七家高铁扣件生产供应商之一。中原利达先后多次荣获河南省省级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百高"企业、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省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企业等称号,2014年中原利达获批成为河南省轨道扣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参与研发的高铁扣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轨道车辆给排水系统连续运行带来的设备寿命、故障控制和低温运行问题,设计研究了一种基于PLC的轨道车辆给排水控制系统。系统可实现实时间歇式供水、多种故障处理和低温可靠运行等功能。采用PLC梯形图编程方式为系统提供标准逻辑控制和优化处理。通过仿真模拟和现场调试,系统得到了良好可靠的运行和故障反馈。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采用了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而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我国自主研发,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雅万高铁沿线气候环境特点和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荷载差异,深入研究雅万高铁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雅万高铁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轨道板最大温度梯度宜取0.65℃/cm,底座整体温差宜取15℃;优化后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层配筋率可降低约10%;路基地段底座分段长度宜取4~6块轨道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