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铁路建设施工过程复杂且管理难度大,为提升企业对铁路工程项目的管控能力和项目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依托京雄城际铁路JXSG-7标段雄安站特大桥工程项目,基于BIM技术对企业级铁路施工管理平台进行研究。以雄安站特大桥BIM模型和倾斜摄影模型为基础,基于信息化集成管理理念,采用私有云+公用端模式的多层架构体系(MVC技术架构)、BIM模型轻量化、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以及安全传输协议,构建施工管理平台,并介绍平台的项目管理、综合驾驶舱、项目施工管理功能模块(电子沙盘、进度管理、质安管理、费用管理、过程资料管理)等内容。该平台在施工过程中成功示范应用,将雄安站特大桥的施工进度加快了10%,降低了安全风险20%。同时,平台满足了企业对项目高度集中信息可视化管理和日常管理机制,实现了企业到项目一体化闭环管理,推动铁路工程施工智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BIM技术作为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中重要的角色,在施工进度、成本管控和提升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多的铁路施工企业开始改进和创新BIM应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本文从铁路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构建的方法、构建的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铁路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的意义与过程,从而提升企业整体BIM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开展BIM、GIS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针对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项目,以应用BIM技术构建的高精度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模型为载体,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的GIS数据集成大场景为核心,实现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铁路建设项目智能化建造水平。在京雄城际铁路四桥六线并行段、桥梁装配式一体化段进行BIM+GIS数据集成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化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研发基于 BIM 的建设可视化协同管理平台与基于 BIM 的安全 管控系统,依托重庆市铁路集团在建 15 号线、27 号线项目开展建设阶段基于 BIM 的数字化管控,以 BIM 模型 为数据载体,挖掘 BIM 技术的价值,重点探讨 BIM 技术在项目管理层面的应用延伸,以组织架构创新为先 导,以信息化应用重塑项目管理流程为核心,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各管理层级、各部门、全员实时参与,管 理过程全专业覆盖、全过程实施、全维度管控,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数字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标 准化管理的转变,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岭地形大型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精细化需求,利用BIM技术对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与BIM应用点相对应的模型标准,选择不同的BIM软件组合构建了地形、主体结构和临时设施模型库;采用BIM+GIS实现施工总平面图精细化布置,充分利用Delmia参数化优势对主拱圈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进行优选,对重点工艺实现可视化交底;应用人机交互模拟、BIM+CAE、BIM+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桥梁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在行业中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很多施工企业都开始引入BIM技术来优化自身管理。从施工方的角度,以遵义高铁新城项目为对象,研究建筑信息模型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首先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然后结合BIM技术的特性设立BIM应用目标及方案,通过BIM技术,分析项目驻地情况并规划驻地布局确定各设施的摆放位置、辅助工地监控系统的布局、辅助分析异形钢构、支撑机电管线综合优化、模拟幕墙预拼装、利用BIM5D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二维码可视化技术交底提高交底效率,通过多个场景的BIM应用实践,分析总结BIM技术的运用效果,提供实践经验成果案例,从而使企业更合理应用BIM技术提升企业整体创效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效率,优化各阶段施工方案,以锡澄线为例,介绍利用BIM、GIS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全过程,将进度管理、质量验收、风险源管理、工程监测、视频监控等项目管理内容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并通过实践应用以达到提质增效的工程管理目标。案例表明,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引入BIM技术可减少施工问题并提高施工质量,优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效益。该研究可为轨道交通项目的 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建京雄铁路(72+128+72)m连续梁跨越现有高速公路,采用"边跨合龙后的不平衡转体梁+地面滑道梁配合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转体"技术,这是全国铁路工程中的首例,该连续梁具有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无可借鉴的经验等特点。为确保转体桥安全施工,应用BIM技术,重点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目标,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交底、虚拟施工仿真、三维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三维设计出图及检查碰撞功能,总结、改进和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及人员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和提高具体施工,加快了项目的施工速度,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有效提高了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为形成桥梁施工安全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及类似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管理好铁路项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铁路BIM应用现状,探讨以GIS服务为核心、BIM模型为主体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发基于BIM+GIS服务的铁路工程管理系统,完成向建设阶段的BIM交付,实现设计施工信息一体化、BIM工程化应用及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造技术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号召,致力于探索智能建造技术与铁路建设管理的融合,构建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建立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实现对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桥梁全生命周期建造水平,开展郑州—济南高速铁路(简称: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数字化应用研究。从设计端确定BIM设计及施工应用标准,建立整体结构LOD350精度BIM模型,开展设计出图及技术交底等应用。从施工端承接设计端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及施工仿真等应用。基于BIM+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施工进度及安全质量管理,为项目开展及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工地,助力施工管理方式全面升级。基于郑济高铁BIM项目的应用实践,形成了涵盖总体策划、标准制定、BIM应用、项目综合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技术路线,可为同类土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金海路站项目,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施工模型,从控制施工风险、进度、安全、质量和施工全过程5D虚拟建造等5个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表明,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在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阐述国家及地方政府对BIM的政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阶段BIM应用价值点,论证BIM应用的不同层次。帮助业主明晰构建企业BIM体系的技术路线和思路,更好地在工程中推动BIM的应用,发挥新技术的价值潜力。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阶段BIM应用点及其方法和作用,提出合理可行的BIM体系构建思路和应用建议,可为业主开展BIM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的特点,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地形结构和繁琐的配套管理工作,阐述如何应用BIM技术推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该项目运用BIM技术对隧道盾构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实现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等重要功能,同时通过施工模型构建、VR虚拟驾驶舱重点场景仿真、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基于BIM的工程动态移动APP、盾构机实时状态监测及现场量测数据管理,满足了现场管理需求,保证了项目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员伤亡,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降低了项目开支,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BIM技术可覆盖地铁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不同阶段提供及时、完整的信息,它以可视化、协调化和信息集成化为核心,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建造质量。目前,我国地铁项目BIM技术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西安地铁9号线TJSG10标段3站2区间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三维信息模型,侧重研究BIM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协调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铁路BIM联盟推动下,铁路行业BIM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受铁路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铁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尚未完全成熟。为促进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推广及应用,以陕西3条城际铁路BIM技术应用为案例,对铁路行业BIM技术应用面临的三维信息模型的高效构建、铁路BIM标准的应用、信息的交付与传递等难题进行研究。从铁路行业专业BIM软件的研发、铁路项目BIM标准的建立和完善、BIM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等方面对铁路工程BIM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提出解决对策。研发适用于铁路各专业的辅助设计软件。编制城际铁路BIM设计应用指南和设计成果交付标准,利用LID编码构建铁路辅助设计各专业结构树,并对铁路联盟IFD标准进行扩展和完善。研发BIM建造管理平台,为设计成果交付和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BIM的夜郎河双线特大桥施工应用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大型的铁路桥梁等土建工程与普通房建项目不同之处,提出基于BIM的夜郎河双线特大桥施工应用方案,分别就BIM施工现场管理应用方案的3个阶段,即施工BIM模型构建、BIM施工组织计划仿真和BIM施工现场管理平台应用等阶段的功能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提升桥梁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智能化的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是铁路行业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从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和地质BIM技术实现方面论述地质BIM建模理论及方法;从地质专业应用和多专业BIM协同设计方面分析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应用;阐述地质BIM技术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前景分析,提出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应在线路规划、项目勘测、详细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阶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可为铁路地质BIM技术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BIM+项目管理平台在房建类工程应用较为成熟,而在隧道工程应用较少。以欧洲黑山共和国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为工程背景,基于Bentley平台开展BIM+项目管理平台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BIM技术与项目管理平台结合应用,能实现构件信息查询、工程量统计与对比、项目施工计划自动编排以及隧道开挖安全监控与施工信息分析,该应用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智慧工地和智慧建造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解决跨海大桥设计、施工、协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难题,以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设计连建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能力,解决了钢桁梁桥桁架结构、桥墩和主桥大节段钢结构设计深化问题,基于BIM技术实现设计计算交互与参数化设计、下部结构视觉化表达和配筋设计、三维碰撞检测设计;在施工阶段融合无人机倾斜摄影、全景监控技术实现基于GIS+BIM的基础信息化平台,融合PM管理实现GIS+PM的可视化、移动化项目管理,融合IOT技术形成BIM+IOT的“物联网”施工管理平台,打造BIM+智慧工地。结果表明,通过本次BIM技术在澳氹四桥施工阶段的应用,在桥梁施工、桥梁设计BIM新技术应用以及BIM+协助项目管理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节约成本约1 500万元,节省工期约57 d,在助力澳门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