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约占线路总长55%,主要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其中标准跨度简支梁占全部桥梁长度的90%以上。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我国已经构建了标准梁式桥成套技术体系。回顾了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发展历程,对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参数体系、刚度和变形控制设计技术、制运架建造技术等进行总结和思考。基于高速铁路标准梁式桥应用经验的积累和信息化、智能化铁路建设需求,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既有标准梁优化及应用智能建造、运维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混凝土轨枕的研究和应用的时间超过60年,从早期的探索阶段到目前分别适用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各型轨枕的研发应用,轨枕成套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总结我国混凝土轨枕的研究与发展的详细历程,并分析不同阶段混凝土轨枕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条件。基于我国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研究与发展总结,分析得出混凝土轨枕在当前和可见的未来仍是我国有砟轨道首选的结构形式;未来我国混凝土轨枕的设计需融入轨道结构的整体设计中并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特殊的运营需求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进步将会推动我国混凝土轨枕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1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应对科技工作新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世界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面对中国航空运输业和高速公路建设对铁路运输业形成的内外压力和严峻挑战,铁道部于2003年3月提出了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2004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了铁道部提出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从2004年起,在对既有铁路进行提速技术改造的同时,国务院先后批准了京津、武广、郑西等9条时速200~350km的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中国铁路建设从而进入了一个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发展时期。为适应这一要求,铁道部在坚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指导下,向世界发出了“引进先进技术,打造中国品牌,价格世界最低”的合作宣言,并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建立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管理成套技术体系、完善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技术成套技术体系、完善中国高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尽快建成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加快构建铁路安全技术体系、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培养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和创新团队等10项技术创新目标。在2007年9月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刘志军部长强调,到2010年,中国铁路科技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藏铁路工程》和《大泰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两项铁路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两个项目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标志着我国高原冻土铁路技术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是我国铁路科技自主创新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劢大会上,<青藏铁路工程>和<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两项铁路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两个项目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标志着我国高原冻土铁路技术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是我国铁路科技自主创新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复杂岩溶隧道施工地质超前探测成套技术研究》项目于日前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评审。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构建了岩溶隧道施工地质超前探测成套技术体系。同时,该项研究成果在宜万铁路34座Ⅰ、Ⅱ级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中得以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际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已成为城际铁路建设成套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际铁路设计、施工和运维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广佛环线城际铁路作为连接佛山西站与广州南站两大枢纽、串联广佛两市多条地铁线路、国内较早开始修建的城市环形城际铁路,其修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广佛环城际铁路建立的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从"三网合一"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寿命中的关键问题。我国铁路相关部门对现行规范中有关混凝土材料的规定及时做出补充改进,制定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系列技术标准。介绍我国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应用,并对铁路混凝土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已在公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考虑到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将其引入到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应用中来。本文在梳理铁路桥梁预应力体系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受力、构造和施工3个方面分析了在横向、竖向、纵向预应力中应用缓黏结预应力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可用来解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竖向和横向预应力体系容易出现的预应力筋安装质量差、耐久性突出等问题,也可在梁体中用作纵向预应力以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主要检测方法存在精度差、对结构有损伤等问题,严重制约对衬砌质量的正确评估和控制。为此,研发了基于冲击弹性波的强度检测技术体系,包括技术原理、标定及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等,并在百余座铁路隧道开展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回弹法等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范围广,精度较高,可为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提供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海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机理,并介绍双掺技术和表面涂层防腐技术在海洋混凝土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63月25日,"高速铁路复杂岩溶勘察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在破解喀斯特地貌区铁路建设难题上取得新突破。当日,"高速铁路复杂岩溶勘察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在成都召开。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建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评定,由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高速铁路复杂岩溶勘察成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是世界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京张、智能京雄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智能新技术在高速铁路各专业领域研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我国在高速铁路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体系架构逐渐清晰。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智能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智能高速铁路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设计了涵盖业务体系、应用体系、数据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的三维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模型,构建了高速铁路智能化成套体系架构,分析总结了智能高速铁路的最新实践应用成果,为智能高速铁路的落地实施起到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整体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装配化施工技术是我国铁路建设新时期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现场工作量小、自重轻、制备质量好等优点,在铁路特殊的施工环境中有良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推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在铁路中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抗剪连接件对组合梁承载力、刚度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对比了铁路荷载和公路荷载组合梁的静力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铁路恒载、活载效应分别是公路的1.64、1.24倍;设置相同数量抗剪连接件时铁路荷载作用下,连接件承受的最大疲劳应力幅是公路荷载作用下的2.08倍;在分析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制备关键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的剪力连接系统。  相似文献   

15.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钢管混凝土拱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桥结构采用上承式X形钢管混凝土拱,跨度236m;主拱肋及横向联接系在拱肋未灌注混凝土前为完全钢结构,在灌注混凝土后及大桥运营阶段,主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实腹板及上下盖板按照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拱上墩座为加劲的钢箱墩座,并与拱肋连接;腹杆设计采用H形构件、节点板连接的构造;涂装层按长效防腐进行设计,拱圈钢结构外表面采用热喷涂复合涂层体系,涂层类型为喷铝合金 封闭 涂装。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混凝土在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采用双掺技术和掺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指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是高性能混凝土在广珠铁路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铁路网的规划和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体系和成套工程技术.基本掌握了路基工程地基变形、沉降控制技术;成功研制了高速道岔;建设了无砟轨道试验段,无砟轨道再创新进展迅速;研制了客运专线新型扣件系统;桥梁建设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特长隧道修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0 m长轨条焊接设备和铺设机组研制成功;大型客站建造技术日臻成熟;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基体形成;基本掌握了无砟轨道精测、定位技术.今后,我国还将建立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客运快速网络,形成客运专线成套技术体系,构建客运专线铁路安全技术体系,并完善客运专线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道科学》2001,22(2):137-139
复杂地质艰险山区修建大能力南昆铁路干线成套技术含39项科技攻关和25项科技推广项目,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套技术由桥梁、隧道、地质勘探、不良地基和高边坡处理技术、站场运营现代化设备、环境保护等六方面组成。访成套技术反映我国九十年代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建设水平。本文简单介绍各方面技术涵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京津城际铁路既有现状问题分析,在确保运营安全和减少对运营影响的条件下,提出京津城际铁路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全断面铺筑沥青混凝土是铁路路基防排水技术的重大举措。文章介绍了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性能特点及其在国内外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从力学适用性、防水抗渗性和界面安全性3个方面阐述了铁路基床表层铺筑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提出了铁路全断面铺筑沥青混凝土机械化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