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现阶段信号设计和运维系统存在的直观性差、信息整合度低和智能化不高的问题,将BIM技术引入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当中。本文分析了采用BIM技术进行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的优点,提出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信号设计和运维平台,详细介绍了子平台的设计过程、实现方式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指出现阶段铁路信号系统设计产品交付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BIM技术在信号系统的应用思路和优势。搭建信号系统室内BIM平台,详细阐述平台的设计原则、功能架构、数据流向和实现方式,实现BIM技术在信号系统的深度应用。平台功能包括设计、施工和运维3类模块,具体包含输入数据载入、机柜自动布置、设备自动布置、组合内部配线、组合侧面配线、模型属性查看等功能模块。对平台整体数据流、典型数据流分析;平台实现涉及界面设计、侧面配线程序流程实现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广泛应用,铁路信号工程施工阶段室内设备布置、布放线等方面引入BIM技术进行总体规划,特别在地铁信号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针对高速铁路信号工程BIM综合规划、综合应用软件探索与研究、信号室内施工智能化等方面,从施工技术标准、工艺标准、建维一体化、工厂化、施工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车站房建设备类型多、数量庞大、系统复杂、专业互相交叉,传统的运维管理多以人工方式为主,缺乏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的情况,开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三维地理信息模型(GIS)的房建设备运维监管信息系统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铁路车站三维模型,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与BIM融合技术,针对车站进行快速三维建模,并实现模型与台账图纸运维等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和设备运维的全过程管理。目前,以天津南站、丹阳北站作为试验车站进行研究,为房建设备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茂蛟 《铁道勘察》2020,(1):144-149
铁路信号工程具有多子系统、设备离散布置、系统网络连接、信号集中控制、表达抽象及逻辑制约关系复杂等特点。围绕基于BIM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一核心目的,分析当前铁路信号工程领域BIM相关技术标准及建设现状,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交换维度出发,探讨信号专业参与协同平台研发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信息化辅助设计方案,并通过二维可视化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对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BIM应用,不能照搬现有的技术,需要结合本专业的设计特点,以信息交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辅助设计软件开发,提升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化水平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将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需求完成数据采集及整理,搭建信号设备模型构件库,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信号设备模型设计。本文以铁路信号机械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视化工程模型,通过碰撞实验实现线路冲突检查及优化,分析BIM技术辅助信号施工管理的优势。BIM技术的引入提高了铁路信号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为铁路信号施工阶段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铁路运维管理中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维护日常运维的应用方案:将图像识别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识别技术,提出了应用YOLOV3更新设备状态信息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维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运输调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针对当前运维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了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维护日常运维BIM模型创建及更新的应用方案,将三维重建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成像技术,提出了应用StructureSensor三维扫描设备配合三维重建技术更新BIM运维模型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BIM系统平台开发功能需求调研,并从社会、经济与技术3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深入阐述系统数据获取与BIM模型构建两方面的技术基础,分别采用C#高级编程语言与SQL Server 2008进行前台与后台开发,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开发出六大功能模块,即可视化管理平台、计划与任务、距离测量、台账管理、统计查询、数据维护功能模块,基于BIM技术开发出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实现立体、可视、协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信号系统运维过程中,由于BIM模型中包含有建设阶段的信息,造成系统数据冗杂、交互时间长,又由于信号设备种类繁多、布局分散,导致系统规模庞大,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本文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方法研究,提出采用细节面片抑制法对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使BIM模型轻量化的目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信号设备运维管理中台账管理混乱、故障分析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方案。方案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化建模、模型轻量化处理、数据库存储数据、接口与服务、BIM与GIS融合等技术,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通过对信号设备BIM模型族库的可视化管理,信号设备的动态状态显示及静态数据管理,设备状态的监测以及故障统计、历史维护等信息的查看,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可视化、信息化、集成化、高效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信号系统的运用效率。该系统已在南昌地铁3号线应用,效果良好,可为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建设逐渐进入运营维护高峰期.为利用BIM技术解决运维阶段信息化管理存在的数据阶段性转换难度大、可视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B/S架构对BIM技术在铁路运维中的可视化技术展开研究.使用Revit精细化地搭建铁路运维中的监测设备对应的监测点族模型,将其作为运维数据集成与可视化管理的载体;基于MySQL数据库,以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过程中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为例,介绍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和模型构建,并着重阐述了数据集成处理、设备维护模块设计、三维可视化管理、搜索和定位模块设计及维护记录模块设计等功能设计内容,分析了在维护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BIM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可视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运维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更智能化、先进性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不断提高的运维管理需求。分析铁路运维管理体系现状,探讨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思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运维管理平台架构,对铁路运维管理发展进行展望,初步探讨铁路运维管理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结合郑西高铁华山北站-临潼东站区间线路数据,将BIM技术应用于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通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对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失效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再用故障树分析进行补充,协助可视化分析,建立了可将故障影响进行三维展示的BIM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的拓展应用。最终形成的BIM模型可以用于学生教学或员工培训,对铁路信号系统的其它子系统实现BIM建模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载铁路桥梁设备类型多、数量大,传统运维管理多以人工为主,缺乏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针对该现状开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载铁路桥梁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研究与应用,解决桥梁快速建模、BIM模型与GIS融合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朔黄铁路为背景,基于GIS平台,融合BIM模型、铁路沿线倾斜摄影模型,实现桥梁设备的三维可视化,构建基于BIM+GIS的铁路桥梁设备管理系统,对推进铁路桥梁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既有铁路站房基于BIM实现运维管理信息化是铁路部门的重要需求,快速创建满足运维管理业务要求的BIM模型是业务开展的基础。通过对建模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BIM模型构建规则,研究建筑快速建模的技术方法,进而达到对管理对象模型精细度的要求,以满足铁路站房BIM运维管理应用中所用模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结合鲁南高铁BIM项目,提出铁路信号BIM应用的技术路线,阐述BIM技术在铁路信号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内容和方法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中难以发现的"差、错、漏、碰"问题,提高了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信号专业BIM正向设计过程中构件不完善的问题,充分调研了铁路信号专业BIM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构件,并根据铁路工程构件分解方法完成了铁路信号BIM构件的分解;利用同类整合的方法对铁路信号BIM构件进行单元划分,并搭建了基于BIM的铁路信号构件数据库;将该构件数据库与奔特力平台相结合,完成了铁路信号BIM构件库的搭建,并将该构件库应用到铁路信号BIM正向设计中。应用实践表明,本文所搭建的铁路信号构件库能够适应目前铁路信号专业BIM正向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重载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中汇集了大量检测监测数据,融合应用多源大数据分析,研究建立线路设备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智能运维决策技术是实现重载线路设备智能运维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朔黄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为背景,应用BIM、GIS等技术,将设备履历、状态、维修情况、病害等信息进行“一张图”融合,研究桥隧BIM+GIS融合以及轻量化技术;对比常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结构仿真+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决策方法研究思路,并以轨道结构状态评估为例,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状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