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建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由于无缝线路消灭了大量钢轨接头,因而具有行车平稳轨道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目前高速铁路线路建设的主要方法。随着客运专线建设高潮的来临,无缝线路成为了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铁路与公路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民 《中国铁路》2009,(10):32-34
针对修建铁路客运专线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论述当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国外铁路建设项目的做法,分析修建铁路客运专线时铁路与公路的协调问题,提出铁路客运专线与公路平行铺设时线路间距、曲线半径、坡度、隧道和桥下通道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可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和设计借鉴。建议在进行技术和经济调研时,分析铁路、公路运输方式与其他要素间的系统关系,对交通运输体系协调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钢轨是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钢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营的安全与效率。既有线提速以及客运专线的建设,钢轨技术是关健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时速300km铁路客运专线无缝线路的特点及长钢轨焊接要求,对无缝线路长钢轨焊接施工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各种条件下(单元轨基地、铺设现场)钢轨焊接方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商合杭、京九客运专线引入阜阳铁路枢纽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阜阳铁路枢纽处于规划建设的商合杭客运专线和京九客运专线的汇合处,两条客运专线在枢纽内的引入方式直接影响着枢纽内的工程改造和运营效益,同时也决定着客运专线本身线路条件的优劣和运营质量的高低。本着"提升客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枢纽既有铁路布局及规划客运专线线路的研究,结合枢纽内近远期车流特点,对商合杭及京九两条客运专线线路在枢纽的引入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了商合杭、京九客运专线引入阜阳站和新设客运专线站两套系列方案。并从城市规划配合、既有设施利用、车站及线路技术条件、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比选,提出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基地长钢轨接触焊接,介绍了基地长钢轨接触焊自动生产线焊接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及配套的设备机具,对我国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既有线提速改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利用国外某重载铁路荷载及参数,建立线-桥-墩纵向耦合无缝线路模型,计算分析40 t轴重重载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掌握各设计参数对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影响,区别于常规铁路或客运专线无缝线路,以利于开展重载铁路的设计。研究结论:为确保40 t轴重重载铁路安全,应采用大断面高强度钢轨。在梁轨快速相对位移不大于4 mm的控制条件下,40 t轴重重载铁路桥梁合理跨度不宜超过40 m,其桥墩纵向线刚度最小限值大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取值,桥墩刚度宜根据计算控制合理的纵向线刚度,钢轨和桥墩共同分配承担制动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线路具体设计情况,分析了超高作用机理和计算方法,按照铁道部文件《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铁集成[2009]86号),确定了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超高设计原则,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采用均衡速度匹配超高的思路,对武黄城际铁路的曲线超高进行了计算设置。计算结果表明,曲线超高设置合理,过超高、欠超高、超高顺坡率和超高时变率等限制条件均满足要求,保证了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钢轨磨耗均等,提高了线路铺设无砟轨道高平顺性和安全性,满足了旅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2):43
12月16日上午,京津城际铁路在跨天津市新开路立交桥上铺下最后一组钢轨,标志着京津城际铁路全线铺通。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里程碑,对于中国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铁路无缝线路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混凝土枕的无缝线路是轨道中最先进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最小的开支实现铁路的客货混运。铁路要达到快速和高速 ,无缝线路是唯一要采用的线路。在各种机车车辆运行时 ,钢轨接头的消除会降低运行的基本阻力 8~ 10 % ;减少用于车辆和机车走行部修理费用 2 5~ 30 % ;降低线路日常维护及修理支出 2 5~ 35% ;此外还会延长钢轨、轨枕、扣件的使用寿命。俄罗斯的无缝线路开始广泛运用于 60年代。在过去的时间里 ,无缝线路经历了相当严格的运营试验 ,其中包括对钢轨年温差 80~ 10 8℃情况下、货运量每年 1.2亿t/km以内的运煤经路、每年 1…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分析出铁路专用线选线时各种控制要素,尝试探寻铁路专用线选线的独特规律,通过对铁路专用线选线功能及作用的分析,系统阐述铁路专用线选线时"路内"、"路外"各种控制要素和关键优缺点,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华能铜川电厂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实例,对铁路专用线选线时涉及的运输通道、技术标准、接轨方案等进行多角度比选分析,使推荐的线路方案满足各方需求,工程合理可行。铁路专用线选线与国铁干线选线相比,既有着相同的特点也有着独特的考虑因素,为铁路专用线选线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控制因素及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铁路资源参与城市交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列举了国内外城市铁路服务城市交通、利用既有铁路走廊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利用既有铁路用地改造为城市建设用地等铁路资源利用案例,针对我国某城市既有铁路专支线的改造,对市域铁路改造模式、大运量城轨交通利用既有铁路专支线走廊模式、中运量城轨交通改造模式、现代有轨电车改造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推荐的既有铁路专支线现代有轨电车改造模式,重点讨论了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车轮的冲击以及外界条件对铁路线路影响加大,从而使铁路线路与原设计的偏差较大,并且呈现一种不规律的现象.本文研究基于稳定估计的几何距离准则拟合线路参数的方法.用新拟合出的线路参数指导铁路线路养护作业,可使线路整正的工作量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BIM技术在铁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方便铁路行业选线设计人员了解BIM平台进行铁路线路建模,结合上海—南通铁路(简称:沪通铁路)试点项目,详细阐述BIM平台—Bentley PowerCivil的三维地形建模模块、线路选线模块和选线设计流程。建立的三维地形模型和线路三维模型为桥梁、地质、站场等专业建模提供了基础数据。 Bentley PowerCivil平台在沪通铁路试点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基于该平台开展线路BIM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深客运专线是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深圳枢纽既有客运布局、客运量及客流分析,结合深圳市发展规划,研究深圳枢纽第三主要客站选址问题,提出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的西线、中线和东线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赣深客运专线西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推荐方案布局合理,吸引客流范围大,符合城市规划,将极大带动沿线经济和深圳市前海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预测广西煤炭需求及各铁路煤炭运量基础上,针对区域既有煤炭运输通道运煤能力与预测煤炭运量之间不足的情况,提出了需重点建设的煤炭铁路运输通道项目:近期南昆线增建二线、黔桂线麻尾~金城江段新建双线、金城江~柳州段增建二线、焦柳线电气化改造、湘桂线电气化改造,远期焦柳线增建二线;最后对各主要煤炭运输通道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后认为,重点煤炭铁路运输通项目实施后,区域能源安全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重载铁路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而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及投资规模.重载铁路选线有其自身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府兴重载铁路特点和影响重载铁路选线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建 《铁道工程学报》2006,(5):14-18,24
研究目的: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可以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的预期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开展评价。本文试图探讨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办法,对渝怀铁路技术设计状态的主要设计因素做出初步评价。 研究方法:铁路是复杂系统,铁路系统设计因素评价方法很多。本文按照系统思路研究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对渝怀铁路设计因素的初步评价表明,在当时已给定条件下,渝怀铁路设计因素是满意的。 研究结论:拟建铁路主要设计因素分析方法是实现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预期目标的方法之一,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介绍了利用航测或外业勘测地形数据,在微机上建立设计线行经地区的三维空间的地形模型;利用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桥、隧、路基等设计数据建立线路三维模型,以及将这两个模型拼合在一起形成铁路线路三维景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拼合地表曲面和线路表面时采用了分治算法,故计算工作量较少且速度快.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Auto CAD及3DS即可达到对铁路线路进行三维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ObjectARX的多文档界面、自定义实体以及反应器技术,建立了线路平、纵、横文档数据的自动维护机制和文档数据编辑的联动机制,实现了铁路线路平纵横集成交互设计.详细介绍了其实现技术原理和方法.该方法既保证了以AutoCAD文档为核心、数据库支撑的线路设计系统在平、纵、横多文档界面下的顺利运行和平滑切换,又实现了交互设计过程中线路平、纵、横图形的自动关联互动,使设计过程更直观方便,同时保证了线路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信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