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国铁路论坛的铁路噪声与欧盟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国铁路论坛一篇题为“铁路噪声与欧盟政策的主要问题——政府立场建议书”报告的分析与述评,结合我国铁路噪声防治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一些可供我国铁路噪声控制参考的意见。铁路噪声降低目标的确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铁路噪声允许值的确定应考虑铁路噪声与其他类型噪声的烦扰度差别。铁路噪声的标准和防治应考虑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区别。机车车辆的噪声辐射标准应考虑在用和新造的区别。重视噪声地图的作用,发展相关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外铁路噪声控制技术管理对策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铁路噪声控制技术应优先考虑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和扩散,这是控制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铁路噪声降低目标值的确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铁路噪声的标准和防治应考虑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区别;机车车辆的噪声辐射标准应考虑在用和新造车的区别。(4)铁路噪声控制必须基于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欧盟各成员国都必须为欧共体削减噪声战略贡献一份力量。(5)重视噪声地图的作用,发展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铁路噪声控制及标准体系的管理现状,并通过比较我国与美国在铁路噪声控制管理方面的异同点,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修制订,(2)标准限值宜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标准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角度,确定合理限值。  相似文献   

4.
提速及高速列车影响环境噪声的评价分析及噪声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铁路客、货列车混跑的现状,在影响列车提高速度、行车密度和牵引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对铁路边界噪声限制提高速度区间的能力作出评价分析。同时预测评价分析将来在高速线上运行高速列车或高速、中速混跑列车的情况下,不同列车速度、不同对数对环境的噪声贡献量。最后讲述如何在设计和管理上控制列车的辐射声级,使之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350 km·h-1高速列车噪声机理、声源识别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察350 km·h-1高速列车在运行状态下的车外噪声水平、主要声源及其源强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高速列车噪声理论和试验研究经验,在列车和线路状况满足ISO3095-2005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在京津城际铁路选取现场测试工点,采用多通道阵列式噪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噪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0 km·h-1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的主要声源为轮轨接触部位、转向架、受电弓及其底座以及车辆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对车辆上不同位置测得的声暴露级按大小排序,前4名的依次为头车轮轨接触位置、第2节车辆受电弓位置、第2节车辆的轮轨接触位置、头车和第2节车辆上部的气动噪声.由此提出350 km·h-1高速列车噪声的控制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噪声的控制标准尚属空白,噪声控制指标和限值均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详细分析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噪声控制指标及限值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噪声控制方面的不足,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其他噪声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噪声影响的特点,提出列车通过时段等效A声级噪声控制指标及限值的补充建议,增加早晚时段以及背景噪声增量的影响,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噪声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350km·h^-1高速列车在运行状态下的车外噪声水平、主要声源及其源强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高速列车噪声理论和试验研究经验,在列车和线路状况满足ISO3095--2005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在京津城际铁路选取现场测试工点,采用多通道阵列式噪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噪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0km·h^-1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的主要声源为轮轨接触部位、转向架、受电弓及其底座以及车辆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对车辆上不同位置测得的声暴露级按大小排序,前4名的依次为头车轮轨接触位置、第2节车辆受电弓位置、第2节车辆的轮轨接触位置、头车和第2节车辆上部的气动噪声。由此提出350km·h^-1高速列车噪声的控制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机车车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公害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1975年提出“3095声学——铁路车辆辐射噪声的测量”。根据我国对制定标准的要求,凡是国际上已有的标准,我们经过验证后即可使用。我们按照这个精神于1982~1983年在路内几条于线的一些区段以及北京环城地下铁道进行了验证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评价我国各种机车车辆辐射噪声的水平及比较各种机车车辆的声学特性和噪声控制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沿线广大居民的健康,必须有统一的机车车辆辐射噪声测试方法,以便监督环境噪声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铁路列车运行噪声允许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外标准限值、噪声评价 ,以及相关降噪技术综合措施资料 ,结合我国铁路实际运营情况 ,在对国内提速铁路噪声现状调查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ISO及UIC制订环境标准“本着各国经济状况、技术水平和人们对环境需求存在差异 ,不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限值”的原则 ,提出了适用不同区域的 3种铁路噪声评价方案 ,以作为修订GB1 2 5 2 5 - 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铁路环境噪声标准直接影响到铁路噪声管理政策,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铁路噪声标准限值,为我国铁路噪声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市域动车组辐射噪声源,参考国内外时速200 km及以下轨道车辆运行辐射噪声标准,对市域动车组车外运行辐射噪声限值进行探讨研究。结合温州S1线和北京新机场线市域动车组的运行辐射噪声试验,验证了市域动车组辐射噪声限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机车车辆噪声和声源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铁路提高列车速度,铁路噪声问题将会日趋严重,针对铁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论述了机车车辆的各种不同噪声源及其性质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降低噪声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干线铁路噪声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日本新干线新型列车噪声源以车辆下部噪声和受电弓噪声为主,其频率特性集中在500 ̄8000Hz范围内。距离铁路中心线25m、地面1.2m高处,列国通过最大声级水平为75 ̄76dB(A)。新干线采用的噪声控制措施主要为:新建线路全线97%区段设置声屏障,新型列车采用双受电弓并流线型化,加设受电弓罩,车辆表面平滑化,定期研磨钢轨等。文中结合我国铁路噪声现状及管理方式,提出加强我国高速铁路噪声控制研究、开发、管理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某储能式有轨电车在静止状态、40 km/h和60 km/h运行速度下进行噪声试验,获得了该车车内以及车外的噪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静止时车内噪声主要受到空调系统的影响。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轮轨噪声逐渐成为车内的主要噪声源,但牵引电机噪声一直为动车内部主要的噪声源。距离轨道中心7.5 m处的车外噪声能量集中在800~2 500 Hz,峰值位于1 000 Hz频率段,但未测试到明显的牵引电机噪声。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噪声控制和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道车辆辐射噪声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高速铁道车辆辐射噪声的来源,设计并进行了高速车辆辐射噪声试验,在对比分析辐射噪声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速度不超过250 km/h的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地铁车辆段振动噪声影响的特点及上盖开发振动噪声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综合控制的流程及方法,包括工程条件特点的需求梳理及分析、振动噪声控制标准选择及确认、振动噪声影响分析及预测、综合减振降噪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振动噪声控制措施效果实测及评估等,最后提出下阶段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车辆段不同功能区域振动噪声源强、振动噪声控制指标、不同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环境噪声预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铁路边界噪声变化历程,由20世纪80年代的Leq(昼,夜间)=70-77dB(A)到90年代的Leq(昼,夜间)=65-71dB(A)。同时预测5年内随着铁路主要干线全面提速及列车流量加大,铁路边界噪声水平将提高1-2dB(A)。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铁路噪声控制措施及效果后,笔者认为设置铁路声屏障,是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而控制铁路鸣笛噪声则是降低既有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有效采取上述措施后,我国未来几年内的铁路边界噪声可降低到标准限值Leq(昼,夜间)=70dB(A)以下。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铁路》2009,(8):77-78
欧洲关于降低铁路运输噪声的研究和措施 为减少铁路行车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欧洲颁布了限制列车噪声的技术规范——TSl—HST—VEH(高速列车)和UTSI—CR—NOI(常规列车)。TSI规范是在prEN ISO 3095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完成的,不仅规定了噪声的限值,还制定了噪声的测定方法。从TSI规范执行多年来的经验可以看出,列车噪声与测试线路和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现有的大多数车辆可以达到限值的要求,按照规范可以显著降低单个车辆的噪声水平。按照TSI规范对奥地利铁路各种行车噪声的测试结果曲线,从中分析出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对于货物列车采用低噪声制动闸瓦,是降低噪声的重要措施。在运输组织方面,以规定的噪声限值为依据,限定一条线路的列车通过量(运输能力),其中主要在确定每日客运列车通过量的前提下,根据噪声限值决定货运列车的通过量,在噪声限值的计算中,同样也考虑车辆制动闸瓦改造等3种状况。在将来的运输成本计算中,由噪声产生的费用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我国现阶段现代有轨电车的噪声限值要求,以测试数据给出了典型现代有轨电车的噪声水平现状,系统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声源分布和噪声产生机理。针对现代有轨电车噪声特性及其产生机理,提出了车内外噪声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轮轨噪声是现代有轨电车的主导声源,通过弹性车轮和嵌入式轨道结构实现轮轨噪声声源控制,通过风挡隔声控制和结构传声路径控制实现车内噪声控制是有轨电车减振降噪的关键技术所在。  相似文献   

20.
简述铁路客车内部噪声的主要来源及噪声对车内乘客的危害,研究关于铁路客车内部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的国家标准,介绍标准中规定的铁道客车内部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结合铁路客车发展现状,分析现行测量方法及限值的不合理性,提出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的测试试验对未来标准可能的修改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