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汽车杂志》2014,(5):290-290
一句“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将百姓对雾霾和PM2.5的戏谑体现得淋漓尽致。虽说苦中作乐是乐观的表现,但不少人还是时刻留意着每天的PM2.5数讯,并为自己戴上一个防PM2.5的口罩。而有车一族们,你们又有想过为自己的爱车配备一个“防霾口罩”吗?  相似文献   

2.
雾霾围城     
正"立霾"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遮面门,借问北风何时有,只盼烟消送降温……如果杜牧穿越到现在,这首《清明》恐怕会翻版成上面的《立霾》,也有朋友开玩笑地将"立霾"定位了农历的"第二十五个节气"。2016年12月17—21日,我国华北地区遭受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级别最重的一次大范围雾霾天气,波及10余省份近40座城市,其中大部分城市启动重  相似文献   

3.
对雾区行车安全智能引导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模式、控制策略进行了全面阐述,特别是对影响系统实际工作效果的红灯点亮时间阈值、红灯触发数等关键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雾区行车安全智能引导系统所特有的防止追尾警示功能,采用红灯状态变化时序图、关键参数变化规律表格推演等方法对关键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不同能见度下雾区路段安全车距控制、建议限速值与红灯点亮时间阈值和红灯触发数的对应关系,为雾区行车安全智能引导系统实际应用效果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京津塘高速公路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5个气象站(北京、武清、北辰、东丽和塘沽)1971年~2006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发现,近36年该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雾日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年际、季节、日变化特征和地域差异;秋、冬季是大雾多发期,大雾持续时间多数为8 h,且冬季大雾有越靠近沿海雾日越多的特征;同时,还发现京津塘高速公路出现辐射雾的机率明显多于平流雾.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季节性冰冻地区冬季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冬季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基于自行研发的季节性冰冻地区典型道路模型试验台,以试验台近4年的路面温度跟踪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季节性冰冻地区冬季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研究.基于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观测点所在区域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并对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冬季,随着深度的增加,路面温度逐渐升高,温差变化逐渐减小,且在距路表30 cm深度处存在日恒温点;气温骤变时,较大的温度梯度变化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内;哈尔滨冬季最大冻结深度约为180 cm;提出的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气温低、冰路滑,给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带来较大威胁。如何才能减少或避免冬季车辆事故,笔者结合自己冬季驾车体会及冬季车辆、交通环境特点,浅谈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祁文璐 《驾驶园》2008,(2):44-45
寒冷的冬天来临,北方的冬季,雪、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同时,冬季也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因此,冬季安全行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冬季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当前安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雾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雾的分类及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对雾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形成原因从驾驶人、车辆、道路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通过有雾和相应的无雾条件下交通流状态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阐述了雾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9.
交宣 《汽车与安全》2016,(11):46-47
11月29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视频会议,分析冬季交通安全形势,对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集中整治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力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临近双节,客运、物运等进入旺季,尤其是冬季冰雪雾恶劣天气增多,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风险上升。因此,冬季行车,驾驶员需要格外谨慎,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加强冬季驾驶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防冻、防滑、防事故,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6,(11):82-84
冬季,天气转冷,加上冰雪、雾等不利天气的影响,道路上的行车安全令人担扰,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应对冰雪、雾等恶劣天气方面,又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华北高速公路3年(2007年3月~2010年2月)逐时的交通事故资料,并与同步气象要素资料进行日迹变化分析,可以看到平均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呈双峰型分布特征。由此,按交通事故双峰型的时间段(5:00~12:00和13:00~次日4:00),分别以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交通事故与同步气象要素的日迹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其中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与交通事故的相关程度都通过了相应的统计学检验(R>Rα=0.05和F>Fα=0.05),而且在夏季5:00~12:00的交通事故高峰过程中,交通事故与风速呈指数相关的系数高达0.992 3,相当于平均风速每减小1m.s-1,交通事故的增加幅度为0.28次。为将自动气象监测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出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由此可见,华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分析成果,可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川西季节性冻土区土钉支护边坡受冻融作用而产生破坏、滑塌等工程灾害为例,分析冻融作用对季节性冻土区土钉边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建立土钉支护边坡模型,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钉支护边坡的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冻融作用下,土钉在钉头处的轴力变化最大,沿土钉方向轴力变化值不断减小,在冻结期轴力处于最大值;坡体水平位移随坡高增加不断增大,且冻结期的水平位移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金军 《驾驶园》2007,(12):53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首选高速公路作为出行的渠道.然而在寒冷的冬季,雨,雾,雪天增多,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和路面情况发生显著变化.那么,为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14.
陈奇峰 《驾驶园》2009,(3):94-94
2月3日凌晨,石嘴山市部分地区迎来雪雾天气,为排解车辆阻塞,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武口交警立刻启动应对雨雪雾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雪雾、降事故工作措施,并把警力全部投入到市区各主要路口路段值勤。  相似文献   

15.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连择高速公路作为出行的首选渠道。然而在寒冷的冬季,雨、雾,雪天增多,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和路面情况发生显著变化。那么,为确保行车安全,驾驶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16.
张紫钰 《车时代》2014,(3):134-144
2013年1月31日,北京发布了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北京气象史上第一个霾橙色预警,但并不是最后一个随着去年5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修订,在原有霾黄色和橙色预警基础上增加了最严重级别--红色预警之后,第二个橙色预警在今年2月21日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速公路作为出行的首选渠道。然而在寒冷的冬季,雨、雾、雪天增多,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和路面情况发生显著变化。那么,为确保行车安全,驾驶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4,(11):76-76
<正>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冬季行车的经验。冬季行车,车内玻璃常常是雾蒙蒙的,严重影响驾车人的视线和行车安全,因此除雾工作就变得相当重要。车窗与挡风玻璃起雾是因为车内外的温度相差大而造成的,当车内温度高、外面温度低时,玻璃就易起雾;常会看到许多车主拿布或纸来擦拭起雾的玻璃,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雾区安全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洪启  张巍汉 《公路》2007,(10):134-138
在我国部分地区,雾的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制约了高速公路运输效能的发挥,成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瓶颈。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提高高速公路雾区路段的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雾区控制指标的选取以及控制指标和控制策略的分级,以雾对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规律为基础展开。通过研究,最后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雾区监控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体系表,以期能为国内高速公路雾区安全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路雾区预警系统建设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启 《中外公路》2007,27(4):13-15
该文在总结公路雾区预警系统的组成和运行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犹他州和田纳西州雾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原因、系统组成、运行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规划层面、实施层面和研究优化层面总结了美国雾区预警系统建设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路雾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