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分析高速铁路牵引电流沿钢轨的分布规律,是研究牵引回流对通信信号设备干扰的基础,同时也为利用牵引回流进行断轨检测提供参考数据.针对高速铁路常用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通过对牵引回路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计算,得到了牵引回流的计算公式及其分布规律,可为解决由牵引回流引出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CRH3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的介绍CRH3型350 km/h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结构、技术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包括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和牵引控制系统,它们郜是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由于牵引传动系统不像车体和转向架那样拥有具体形象,因此对于大多人来说多少有些陌生和神秘。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其究竟吧。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复兴号动车组牵引系统的主要组成,并以牵引变流器故障为例,介绍故障的具体情况、排查过程和故障原因分析等,可为类似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列车牵引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列车的牵引计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计算参考了日立公司为北京轻轨提供的牵引特性,同时根据天津轻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牵引特性。按照不同的牵引特性及相应的阻力公式通过计算得出了几种可供分析参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机车新型驱动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的机车动车,有必要设计一种以定向应用的新型驱动装置,以达到长期使用而无需维修的目的,为此,AEG公司铁路分部开发了一种GEALAIF驱动装置,在此,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和牵引传动齿轮箱构成了一个紧凑而封闭的单元,它具有最佳的牵引力传递路线、新的冷却空气通路和新的轴承结构,其中驱动装置由现有的大功率驱动装置中成熟的结构元件和新开发的部件组成,其目的在于提高功率利用率,同时大大改善磨损  相似文献   

10.
牵引齿轮磨损对牵引电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出了近几年牵引齿轮磨损对牵引电动机(下面简称电机)振动的影响,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阐述了牵引齿轮磨损与电机连线和引出线断、压指弹簧断裂、刷架圈松动、抱轴箱紧固螺栓折断等故障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8K型电力机车牵引力不足的原因,从检修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牵引中常用的“无回流阻抗棒”和“回流阻抗棒”回流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现场实例、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牵引回流方式对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影响。设置回流阻抗棒的轨道电路工作比较稳定,“跳红光带”的现象较少。  相似文献   

14.
试论铁路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牵引齿轮的合理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路机车牵引齿轮摩擦学特性及其损伤形式,分析了牵引齿轮合理润滑的重要性,确定了润滑剂相应的性能要求及其选用原则;结合国内外情况,对目前现场代用的18号双曲线齿轮油技术条件,使用性能与8K电力机车齿轮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铁道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牵引齿轮合理润滑的方案,以适应铁路机车提速,重载,安全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拉的多跑的快,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几乎都采用电力机车牵引。电力机车与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不同,它本身不带能源,必须由外部供应电能。为了给电力机车供应电能,需要在铁路沿线架设一套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与常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出口安哥拉米轨内燃动车组牵引系统构成、主要参数、控制原理及保护等内容,该米轨内燃动车组经过试验运行,牵引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其他内燃动车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异步牵引电动机牵引特性及调节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的特点,分析轨道电路对电力牵引干扰防护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柯尊平 《铁道学报》1997,19(2):43-48
给出了一种牵引网电抗参数的简易算法,该算法在牵引供电仿真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CRH2型200km/h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要介绍了CRH2型200 km/h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详细分析了牵引,制动特性和高压电器、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等关键组件的技术参数和技术特点;CRH2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集成的高度成熟性及各大部件的高可靠性是保证动车组安全可靠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