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论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列车上的应用现状,主要围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用树脂基体种类、成型方法、结构特点等展开论述,同时,提出了我国在该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FRP复合材料及其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构成和特征,介绍国外高速列车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情况,提出了国产高速列车开发、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FRP复合材料及其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构成和特征,介绍国外高速列车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情况,提出了国产高速列车开发、应用纤维地强复合材料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分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结合国内外转向架相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开发应用,从成本、设计方法、关键技术等方面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转向架上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设计可行性建议指导后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转向架的设计工作,推动我国新材料转向架的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玄武岩纤维复合增强材料(BF)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其它复合材料比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成本低廉等优势.本文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性能及应用,尤其是在复合材料领域创新性应用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源头原料的本体改性,和UHMWPE纤维制造技术的改进,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界面性能,并辅以多种优化的编织技术和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成功实现了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制造。该新型复合材料首次成功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承载系统中,为达到行业发展所提出的更轻、更强、更韧、更耐冲击的高性能要求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以及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优点及应用概况,并由此提出了纤维增强混凝土今后的发展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8.
尹京 《铁道建筑》2020,(2):52-5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质量轻等特点。根据既有铁路桥限高防护架的分类,提出采用玻璃纤维与聚氨酯拉挤成型工艺加工铁路桥限高防护架的方案,基于复合材料实际参数,设计横梁结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破坏荷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结构自重较原钢管或钢管混凝土方案轻,掉落时对车辆驾驶室中人员的威胁降低,可充分发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抗拉性能和轻质化的特点。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铁路桥限高防护架的材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在工程中应用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拉拔试验,研究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纤维体积掺量、钢筋锚固长度、相对保护层厚度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平均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在纤维体积掺量为1.71%时最大;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随相对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随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临界值,在4.19-5.75之间。最后回归得出了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在工程中应用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拉拔试验,研究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纤维体积掺量、钢筋锚固长度、相对保护层厚度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平均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在纤维体积掺量为1.71%时最大;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随相对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随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临界值,在4.19~5.75之间。最后回归得出了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的平均黏结强度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速列车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分析,结合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势和产业现状调研,揭示了结构与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必要性,指出纤维复合材料是实现列车各性能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展示了中车四方股份一体化设计理念下的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应用实例,展望高速动车组复合材料发展方向,提出加快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行业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实际,探讨不同粉煤灰和硅灰掺量对高强度纤维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的掺加会显著影响高强度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具体优化掺量为50%的粉煤灰和15%的硅灰可以使高强度纤维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增强到19.5 MPa,抗压强度提高至75.2 MPa,折压比达到0.26左右,比普通纤维混凝土在抗折和抗压强度上分别提高了35%和40%,折压比也提高了6%左右,说明该优化配合比能明显增强高强度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可为该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跳桌试验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和长度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流动性、抗折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PVA纤维可降低ECC的流动度和坍落度,纤维掺量越大,降低作用越明显;不同PVA纤维长度对ECC流动度和坍落度均有降低作用,但流动度的降低程度与纤维长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VA纤维的掺加对ECC的抗折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纤维掺量越大,增强效果越明显,纤维越长,抗折强度越大;PVA纤维的掺加对ECC的抗压强度有降低的作用,但是降低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使用粉末冶金工艺的集电滑板铜基集电元件的研制前景。研制出采用粒子细化增强方法用于集电元件的铜基复合材料,以及在复合材料中嵌入固体颗粒润滑剂(具有较高的碳含量)的工艺和二元金属形式的热压集电元件体的工艺。文章还阐述了集电元件的磨损机理和铜接触板的对磨过程。介绍了滑板集电能力的数据,并提供了所研制的集电元件运行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可打破现代混凝土发展的瓶颈,因此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聚合物改性、橡胶粉颗粒改性、纤维增韧、PVA纤维增韧4个方面介绍了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改性机理、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轻量化城轨车辆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司机室复合材料裙板,依据EN 45545-2:2020标准进行火焰蔓延、热释放速率、烟密度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裙板和碳纤维/玻璃纤维层间混杂增强丙烯酸酯基复合材料裙板均无法完全满足EN 45545-2:2020 HL2级要求,碳纤维/玻璃纤维层间混杂增强聚碳酸酯基复合材料裙板可满足EN 45545-2:2020 HL2和HL3级要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聚碳酸酯基复合结构可满足复合材料裙板的较高防火性能要求,并可兼顾轻量化和成本需求。  相似文献   

17.
FRP和RPC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和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详细介绍了FRP和RPC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基于FRP和RPC的优异性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有望形成一种新的具有优良物理力学性能的配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而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密度小,比强度高,且能够耐高温、耐低温并具有抗腐蚀等性能。碳纤维常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和陶瓷等材料中制造成为复合材料,充分发挥各材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多相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Eshelby关于单一夹杂的等效原理推广和应用于含和任意N相不同夹杂的多相材料,对含损伤复合材料模型、混杂复合材料模型等的有效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测,并与现有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工作可以解释含有损伤及混杂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20.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具有假应变硬化特性和多裂缝开展机制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将ECC替代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能有效避免因混凝土脆性导致的开裂和耐久性问题。本文对3根不同配箍率的钢筋增强ECC短梁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增强ECC(R/ECC)短梁比钢筋混凝土(RC)短梁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能力。承载力的差异与斜裂缝开展密切相关,ECC梁细密裂缝处纤维的桥连作用使ECC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的抗剪承载力。基于有限单元法对RC梁和R/ECC梁的抗剪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剪跨比、箍筋直径和箍筋间距等参数对R/EC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