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申东 《汽车运用》2006,(10):29-30
柴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及危害柴油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包含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具气、液、固等3态。有机物(主要是碳氢)来源于未燃烧的燃油和机油,也有一些是未完全燃烧的产物;无机物包括硫化物、碳粒和含氮的化合物。气态排放物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气态碳氢;固态排放物是微小的球状碳粒(直径10~80微米),称为固态物,一般也称作碳烟;液态排放物是碳氢(HC)和硫氧化物(SOx),其中碳氢的氢(H)、碳(C)原子比例从2:1到9:1,包括醛、烷烃、稀烃(直链或支链)和芳香烃(单环和多环)。在碳粒表面吸附有…  相似文献   

2.
柴油车尾气排放及危害 柴油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包含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气、液、固等三态。有机物(主要是碳氢)来源于未燃烧的燃油和机油,也有一些是未完全燃烧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作为交通领域CO2排放强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绝对主体,是CO2减排的重要领域。文中以长沙市为例,基于IPCC2006的碳排放计算公式,结合燃油密度和燃油中碳含量百分比,以不同车辆类型统计分析了长沙市2010—2014年道路交通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小型载客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是导致长沙市道路交通CO2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限制小型载客汽车出行和替代燃料的减排措施,其中降低小型载客汽车交通出行率的同时提高大型载客汽车和地铁的出行率的减排效果明显;建议构建以新能源公交、地铁与慢行交通为主,新能源出租车、小汽车为辅的交通发展模式,降低城市交通CO2排放。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碳平衡法和Vmas系统的汽车燃油消耗测试方案,即通过Vmas系统测得汽车尾气中CO2、CO和HC的排放质量,再根据碳平衡原理计算消耗的燃油量;根据这一方案设计和开发了汽车燃油消耗测试系统,并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测试系统软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在用车燃油消耗量非嵌入检测的目标,满足在用车燃油消耗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柴油机特别是直喷式柴油机因其燃油经济性好,CO2排放量低而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与同类汽油机相比.车用柴油机排出的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较低,但有很大潜在危害性的碳烟(排放以黑烟为主)排放量却较高,一般要高出20-60倍.甚至达到70倍。试验检测表明,柴油汽车排放的黑烟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汽车是人类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以及微粒碳烟等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地球生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社会公害。随着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一、柴油机的排放柴油机以其热效率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功率范围宽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载重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农业及林业机械、机车、船舶等。在汽车上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先是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继而用于客车、轻型载货汽车以至轿车。与此同时,柴油机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如何控制柴油机有害物的排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碳氢化合物(HC);硫的氧化物(SOX);碳烟及颗粒物(PM)。1.一氧化碳(CO)在局部缺氧  相似文献   

8.
汽车排放污染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_x),当然还有铅(pb)、硫的氧化物(SO_x)、微粒(PM)等。 汽车排放污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近年来,各国政府、包括我国政府对汽车排放限制的法规越来越严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似文献   

9.
<正> 柴油机是一种空气污染源。柴油机运转时排出的废气有害物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_x),碳烟、颗粒物、二氧化硫(SO_2)和硫酸盐,醛类以及苯(α)芘等。 现今各国标准中已对CO、HC,NO_x三种有害组分以及排气烟度加以限制,美国已提出颗粒物排放的建议标准,正准备对颗粒物排放加以控制。CO、HC和NO_x三种组分通常称为有法规控制的有害组分,其它有害组分则称为无法控制的组分。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代柴油机,特别是车用柴油机排出的各种有害物含量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一台单缸直喷柴油机上用CO2喷射来模拟EGR,研究了CO2缸内喷射始点和喷射量对直喷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喷射始点提前时,燃烧始点推迟,NOx排放降低.与外部EGR类似,增大缸内CO2喷射量,也可明显降低NOx排放;但是碳烟排放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建立基于CVS采样和碳平衡法的汽油车CO排放量计算模型;通过室内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研究汽油车CO的速度特性;通过发动机台架模拟隧道污染环境试验,研究发动机进气受到污染后对发动机动力性、比油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为研究确定汽车污染物基准排放量进行有益的探讨。研究成果不仅对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时汽车污染物基准排放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进行汽车排放对城市污染和公路沿线环境污染评价时可作为计算汽车污染物排放源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CO2)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正日益引起重视,为此,整个工程技术界正在竭力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要求,并降低汽车的燃油耗.幸运的是,降低燃油耗与降低CO2排放可以并行不悖,但受其他技术要求的限制,例如降低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排放、发动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生产成本等.在乘用车上应用混合动力似乎有利于降低CO2排放...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汽车轻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10,(1):152-155
汽车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重量每减少100kg,油耗可降低0.3-0.6L/100km,CO2排放可减少5g/km。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欧洲汽车制造商联合会主动提出降低汽车燃油耗或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由此其成为各国排放政策和用户关注的焦点。BMW公司在高效动力学开发策略下已提前开发出降低CO2排放的新技术,因而新出厂汽车的废气排放水平已低于协议规定的排放限值。在增压发动机上,换气系统的设计也对降低CO2排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在国内外汽车燃料资源日益枯竭和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渐开始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以期能够降低对燃油的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化合物、二氧化碳(CO_2)、氮氧化物(NO_x)、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及颗粒物等,会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标准,如果采用的尾气检  相似文献   

16.
<正>尾气分析仪是检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关键仪器,高精度的尾气分析仪通过采样探头直接获取汽车原始排放气体,可以连续检测汽车尾气中CO、CO_2、HC、NOx、O_2的浓度。尾气分析仪采用不分光红外法测量HC、CO、CO_2的浓度,采用电化学法测量O_2和NOx的浓度。1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化学传感器通过与被测气体发生反应,并产生与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拔的增加,柴油发动机的碳烟和CO排放明显增加,NO<,x>排放降低.通过供应不同氧气体积分数ψ(O<,2>)的富氧气体,研究不同海拔高度(2 000、3 000和4 000m)时,富氧进气对发动机全负荷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进气显著降低了高海拔发动机碳烟、CO的排放,略微降低了HC的排放,却增加了NO<,x>的排放.随着海拔的增加,同样ψ(O<,2>)的NO<,x>排放降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富氧进气在高海拔发动机上应用须控制ψ(O<,2>)在低富氧范围.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日本运输部门的CO2排放量仍居高不下,其中源自汽车的CO2排放量约占总量的86.2%。因此,汽车仍是C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世界各国也一直在完善与收紧相关法规限值,以此卓有成效地改善汽车废气排放并降低燃油耗。着重分析了日本国内制定的废气排放与燃油耗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的环保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日本汽车市场出售的新车型,并阐述了改善燃油耗与降低排放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汽车内燃机的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排气的污染物主要有CO、HC、NO_x。CO是烃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完全的产物;HC是由未燃的燃料,不完全燃烧或部分被分解、氧化的产物;NO_x是高温燃气中少量氮被氧化成NO、NO_2的产物。 汽车排放这些污染物质的多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在汽车排放污染物中冷启动排放量占到汽车总排放量的70%~80%,因此需要对汽车的冷启动排放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更好地对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文章通过在法规所规定的条件下,对数辆轻型车进行了低温冷启动排放试验,利用瞬时测试数据对汽车不同污染物(主要包括:CO,HC,NOx)的冷启动排放时间和排放因子比率进行分析计算,并分析比较了COPERT模型中冷启动模型参数和此试验数据间的差异。分析表明COPERT模型能准确地反应HC的冷启动排放,而对CO和NOx则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