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韶关市锦江大桥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青泓 《公路》2003,(6):47-50
韶关市锦江大桥因施工质量等原因,造成T构上部箱梁下挠和开裂,经采取体外无粘结预应力加固等措施,使大桥恢复了工作性能,并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某T形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首先依据桥梁竣工图纸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研究桥梁结构在各类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然后根据加固设计方案,对比分析T构施加体外预应力前后的正应力、主应力、变形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能有效增大T构截面的应力储备,控制T构悬臂端变形;加固后T构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实测桥梁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值,实测悬臂段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长期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桥面标高稳定,牛腿处下挠趋势减缓,桥面线形较平顺;理论分析、静载试验和长期监测结果验证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项贻强  黄志义 《交通科技》2001,(1):31-34,36
结合一座典型的悬拼式预应力砼T型刚构桥存在的预应力不足、桥面开裂、桥梁悬臂端下挠等病害,给出了该桥型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及结果,提出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T型刚构桥存在的悬臂端严重下挠、箱梁顶板纵向开裂及横隔板竖向开裂等病害,在对现状结构进行验算的基础上,分析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案,以恢复桥梁线型,改善行车条件,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理论分析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T型刚构桥进行加固后,桥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桥面线形得到改善,悬臂端下挠得到抑制,达到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一座典型的悬拼式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存在的预应力损失过大、桥面开裂和桥梁悬臂端下挠等病害,给出该桥型产生病害的成因分析和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提出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锦江大桥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市锦江大桥位于国道G10 6线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 ,全长 181m ,主桥为 5 2 .5m +80 .0m +37.5m三孔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 ,1994年建成通车。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 ,出现T构上部箱梁下挠和开裂等病害 ,经采取体外无粘接预应力加固等措施 ,使大桥恢复工作性能 ,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固改建旧的T型简支梁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对旧桥主体结构一T梁勿需进行大的改造情况下,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仅仅在原桥T梁顶面上可靠地重新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的桥面销装,作为T梁结构承重的一部分断面,并将原简支梁改变为连续结构。作希望从本实际工程中探讨桥梁加固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梁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平  高荣堂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3):100-101,105
针对谢叠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悬臂端下挠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相结合的加固设计,并成功地进行了实施。该加固技术可供其它桥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某T梁桥运营中出现的桥面塌陷、翼缘剪切断裂的破损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旧桥加固方案,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T梁桥的加固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大跨度T形刚构徐变下挠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控制其下挠的方法,并以石南大桥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谢叠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悬臂端下挠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相结合的加固设计,并成功地进行了实施.该加固技术可供其它桥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门大桥主桥T构0#块顶部桥面铺装出现横向裂缝,经检查,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是设计缺陷,桥面铺装层过薄,钢筋网紧贴梁面等。采用增强钢筋网纤维检进行补强处理,达到预期目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洞大桥主桥为三跨T构,23#墩于1996年8月开始产生基础下沉及墩柱倾斜,并引起桥面开裂。简要介绍桥梁下部构造加固,顶升施工和控制等。可供旧桥加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钢桥面铺装养护是钢结构桥梁养护的重点内容之一,桥面铺装易损和钢桥面板局部下挠问题突出。该文以焦山门大桥为例,采用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和STC轻型组合钢桥面铺装两类典型桥面铺装技术进行加固修复,并对加固修复方案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旭慧  李斐然  石磊  袁波 《中外公路》2019,39(4):181-185
基于京港澳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引桥35m简支T梁的桥面火灾事故,根据火灾后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等检测结果还原了梁体温度场分布状况,通过模拟T梁受损混凝土的切割过程,获得梁体应力和挠度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了先凿除受损混凝土,然后对梁体施加强制位移,最后通过释放强制位移恢复后浇混凝土压应力的加固方法。加固全过程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进行分析,形成了符合实际的两阶段加固方案,即先期快速恢复交通需要的结构性加固,后期保障桥梁长期健康运营需要的耐久性修复。结果表明:随着梁体凿除深度的加大,梁体将先出现上拱继而发生下挠;在钢管立柱建立的临时支撑系统下,对切割混凝土后的梁体施加顶升反力,并在浇筑新混凝土后,通过释放反力将顶板恢复到受压状态,恢复整个受损T梁至设计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6.
南渡江大桥是一座39孔20m钢筋混凝土T梁桥,文中叙述了桥梁扩建改造的方案设计,并针对旧桥边主梁承载能力的变化和桥墩基桩存在的缺陷,介绍了T梁桥面补强和基桩混凝土修复的加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顺德西安亭大桥(旧桥)引桥中的16 m简支T梁进行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对横隔梁加固、铰接缝改为现浇刚接、增强桥面铺装与梁体的粘结等方式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并对加固方式进行有限元模拟。经计算表明,T梁加固效果明显,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加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新平  高荣堂 《公路》2002,(7):91-93
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悬臂端下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给桥上行车造成严重影响,介绍谢叠大桥加固工程中,对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采取一种将体外预应力技术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相结合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桥梁加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加固工程为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桥梁病害(裂缝及下挠)成因,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案(钢箱系杆拱),并对加固后结构进行静力与动力计算分析,验证加固的实施效果,以确保加固后新结构的安全度。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桥梁现存病害(继续开裂和持续下挠),并能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由于对结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非弹性变形已无法模拟,结构特性已无法改变,故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防止因"加固"而引发对原有结构新的病害,以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0.
英德市省道S348线西牛大桥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 ,造成T构整体倾斜。采取新增钻孔灌注桩及反吊承台法对大跨径T构进行纠偏及加固 ,特别是T构纠偏采用了反吊承台法 ,有效解决了常规的桩头顶升法施工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