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路》2018,(12)
针对河北省太行山、燕山地区裸露岩体多且多处于干旱、贫瘠地区的现状,结合"雨水花园"理念进行裸露岩体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了3种植被覆盖技术,并形成3种雨水边坡,即十字交叉集水井雨水边坡、渗管式雨水边坡和砌石块渗水井雨水边坡,分别介绍了3种雨水边坡的技术内涵、特点、适用条件及成本预算。通过对3种雨水边坡工程的综合比较,为"两山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裸露岩体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健康平衡的生态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垂直坡面包土型空心砌块、水平放置的包土型空心砌块和土工布生态防护结构及裸露边坡4种边坡生态防护类型,分别进行强降雨雨水入渗的室内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防护类型对边坡雨水入渗和浸润范围的影响规律,进而为选择不同边坡防护形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土体的三相介质理论为基础,采用流固耦合方程对非饱和边坡在雨水入渗工况下的力学响应作分析,探讨雨水入渗时土坡吸水软化特性及其相关强度因子变化规律,得出了降雨对边坡安全性的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公路边坡水土流失的特点,通过公路边坡常用植物需水情况、公路边坡雨水收集和储存技术、公路边坡节水灌溉材料以及灌溉技术适应性分析研究,指出了公路边坡植被灌溉的理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塌实际情况,从土质、雨水、绿化因素入手,分析路堑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对土工编织袋处治弱膨胀土路堑滑塌边坡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高速公路整体景观要求及已通车高速公路处治受约束的既定条件,提出了滑塌边坡处治原则,并从边坡滑塌体的厚度、边坡高度考虑,提出不同情况下的土工编织袋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区堆积了广泛的风积沙,高速公路路线规划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风积沙地层,这对隧道洞口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隧道洞口边坡开挖时受雨水冲刷侵蚀,导致隧道洞口段边坡容易发生滑坡等边坡变形破坏问题。拉日高速公路仁布隧道洞口位于风积沙地层,洞口边坡开挖后存在边坡失稳的风险,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风积沙地层边坡潜在失稳型式为牵引式滑坡失稳类型。针对该潜在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隧道洞口边坡采用延长明洞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对边坡加固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加固后安全系数提高,加固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Geo-studio软件建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模型,对降雨历时内边坡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较大,雨水会快速入渗岩体,使孔隙水压力增加较快,但大部分雨水会沿边坡流走;降雨时间长,雨水会逐渐沿岩体裂隙向下入渗,对较深处岩体孔隙水压力产生较大影响。降雨在短时间内,边坡表面会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大量雨水将入渗到坡体内,使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在坡脚处较大范围形成一个饱和区域,并向坡顶方向延伸。降雨结束后,暂态饱和区慢慢消失,岩体含水率也逐渐降低,但降雨持续时间长,岩体含水率消散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8.
探讨雨水在路面及边坡上的运动规律,对高速公路采用漫流排水时路面及边坡的雨水流速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路面及边坡水流的流速规律及有关图表数据,并得出如下结论:1)路面纵坡>1%的情况下路面纵坡对路面及边坡的水流流速的影响明显,路面纵坡越大,在路肩及坡脚处的水流速度越大;2)当路面横坡为2%、纵坡大于3%的情况下,土路肩受冲刷明显;3)边坡有草防护时的水流速度比边坡无草防护时降低了7%~14%;4)在边坡植草的情况下,路堤高度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5)当边坡坡度为1:1.5~1:2.0的情况下,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且边坡流速不大.  相似文献   

9.
以水力学、泥沙运动学为基础,从水流对土颗粒做功的角度探讨了坡面流的携砂能力,得出了雨水最大冲刷量的理论坡度值。通过室内模拟降雨对黄土边坡的冲刷试验,得出了坡度比、降雨强度等因素对坡面流含泥量及冲刷总量的关系。试验再现了雨水侵蚀黄土边坡的过程,总结描绘出侵蚀沟在黄土路基边坡纵断面上的分布规律,以及边坡平台与坡面流的相互作用,发现近坡脚侵蚀沟发育最严重,呈现逆源侵蚀的特点。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本次试验黄土边坡的最大冲刷坡度为41.1°,与理论值接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锉刀岭边坡滑坡产生的机理,得到路堑滑坡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地下水、雨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岩质边坡的长期风化作用导致的边坡抗滑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根据边坡实际特点进行了分区的稳定性分析,并根据稳定性的不同,分别采取深锚和浅锚的加固措施.该边坡加固施工后近1年的效果观察证明,文中提出的加固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1.
李宏图 《路基工程》2018,(4):249-253
以风积沙路堤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降雨类型下,土体的体积含水量、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渗透规律。采用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的有限元软件,考虑基质吸力对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对坡体在不同降雨类型下的渗透规律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表层体积含水量逐渐增大,基质吸力逐渐降低,在强降雨下边坡表层形成一个暂态饱和区,容易发生浅层滑动;连续降雨的边坡表层没有暂态饱和区,雨水全部下渗,在相同降雨量下连续降雨的渗入量和渗透深度都要大于短时强降雨;连续降雨相比短时强降雨对  相似文献   

12.
干湿循环对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其会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利用前人研究成果获得花岗岩残积土在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值软件PLAXIS研究考虑干湿循环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强度变化的路堑边坡稳定性特性,评估干湿循环对花岗岩残积土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型首先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对获得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超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了不同内摩擦角、粘聚力、土体重度、坡角、坡高、超载宽度、超载离坡肩的距离、超载大小等8种影响因素作用下土坡超载时的稳定性系数。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土坡超载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坡顶超载时,内摩擦角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超载宽度的影响最小。自重作用下边坡土体和超载作用下的边坡土体由于其自身强度不足而失稳的破坏机制有所不同:自重作用下失稳时,塑性区一般从坡脚延伸到坡顶;而当坡顶有超载作用下失稳时,塑性区一般从超载作用区域下和坡脚处同时扩展延伸并贯通,最终导致破坏。  相似文献   

14.
锦屏水电站大沱生活营地后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连刚  邓林 《路基工程》2010,(3):252-252
通过室内试验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相结合,综合确定锦屏水电站大沱后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传递系数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为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后坡局部表层失稳,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云  孟晓鹏 《路基工程》2022,(2):119-124
以内马铁路某段路堤工程为依托,构建非饱和土路堤降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反演降雨环境下路堤边坡的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和变形过程,探讨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路堤表层土体的饱和度、孔隙水压力以及变形范围呈递增趋势,但考虑植被的蒸腾作用时可以减缓上述趋势;降雨入渗主要通过改变表层土体的饱和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渗...  相似文献   

16.
二级边坡与简单边坡或单级边坡相比,能够在不放缓坡度的情况下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在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对二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孔隙水压力的做功功率进行了推导,求出了二级边坡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上限解,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计算,并利用工程实例对其解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边坡土体物理强度指标在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伟  杨刚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19,(5):122-126
英德至佛冈一级公路K2+730~+810左侧路堑边坡由于坡率设计不合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受雨水侵蚀,产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运营。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主滑方向上的三个剖面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009~1.121,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0.761~0.802,已滑路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截水沟等治理措施后,已滑路堑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636~1.783,在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347~1.452,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楼房山隧道罐子沟端滑坡防治工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降雨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将降雨条件转化为含水率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变化下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及剪应变增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碎石土边坡的稳定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先缓慢减小后急剧减小的特征,即存在一个与含水率有关的临界特性;降雨诱发碎石土边坡失稳的主要机理是雨水渗入后在地下水管道排泄系统作用下,将坡体下部碎石土中的细粒土带走,逐渐形成坍塌滑移,导致整个边坡破坏。  相似文献   

19.
彭煌 《路基工程》2020,(1):85-89
为分析土坡浅表层稳定性,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理论,将滑面设为对数螺旋面,考虑坡体浅表层土体软化影响深度,建立了浅表层滑动破坏机构,推导了浅表层稳定系数的隐式计算公式,反映了稳定系数与坡面长度、软化影响深度、土体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边坡浅层旋转破坏机构得到的稳定系数与既有的三段式极限平衡法及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较为接近,且比数值模拟结果略微偏大。同时,随着坡面长度的增加,稳定系数逐渐减小到一稳定值;在某一软化影响深度时,稳定系数存在最小值;土体内摩擦角比黏聚力对浅表层稳定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析堤防受邻近基坑开挖影响所产生变形的局限性,以同济大学初雨调蓄池基坑开挖为例,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扩展研究了临河深基坑对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为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判别提供了新思路,使评判结果比现行规范要求更为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