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胶济客运专线施工,介绍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和控制工后沉降,将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控制到最小值,以确保无碴轨道的营运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堤,要着重解决地基稳定和路堤沉降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根据预测的工后沉降,控制路堤填筑过程中填土速率,制定相应的路堤沉降监控方案,对路堤的沉降及稳定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评估,以保证工后沉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桩基沉降控制方法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佳佳  庄冬利  肖汝诚 《上海公路》2015,(1):34-37,42,11
桥梁桩基除了承载力要求之外,对沉降变形还有诸多限制。随着交通量不断增长,拓宽工程也越来越多,桩基沉降变形的控制标准趋于严格。相比传统设计方法,将沉降变形作为桩基设计控制要素的桩基沉降控制方法更加适用。实例比较了多个桩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能,并进行了桩基参数对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4.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影响因素、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结合城区建设需求,提出沉降控制设计的流程、城区路堤沉降计算方法及软土压缩模量取值,为解决软土地基上桥头跳车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过渡段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拓宽装配式小箱梁基础沉降差控制标准的研究,以长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某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依托工程,提出了相应的沉降控制原则及方法:即从上部结构性能及施工阶段新桥短期预压后的沉降监测及预测两方面出发,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灰色理论等方法,确定拓宽装配式小箱梁基础沉降差控制标准的合理范围。基于此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预压1~2个月后新桥沉降基本趋于平稳,并提出了新旧桥基础沉降差控制标准的合理范围为2.5~5mm。该文所提出的沉降控制标准可为施工方确定新旧桥梁的连接时机以及为实际预压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托某机场道基填筑工程,针对基岩上天然沉积土厚度变化较大的分布特征,根据线性多级线性加载成层地基固结理论,分析了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的关系,建立了多级线性加载模式下,成层地基沉降速率、工后沉降、地基固结性状与设计年限的控制方程。通过依托工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原设计沉降速率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了跑道区不同沉积土厚度宜采用不同沉降控制速率原则与方法,论证了与非跑道区工后沉降相对应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对依托工程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地基沉降速率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线下工程的沉降所引起的轨道永久变形做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为保证无碴轨道的稳定性,需严格控制桥梁工程的工后沉降.介绍无碴轨道桥梁沉降的观测方法,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和控制工后沉降,将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控制到限值范围内,以确保无碴轨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浏阳河隧道施工下地表沉降的安全性,从围岩稳定、经验公式和相关规范角度探讨地表变形控制标准.进而建立三台阶工法和双侧壁导坑工法下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同现场监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浅埋隧道要比深埋隧道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更严格;围岩越坚硬、跨度越小、边墙高度越小,则允许的地表沉降越小,反之则越大;允许的沉降控制标准主要影响因素是围岩自身条件,其次是隧道的跨度;三台阶法和双侧导坑均能满足地表沉降安全性,考虑到工期的要求采用了三台阶法施工;现场监测结果比数值模拟的要小,并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分类,就目前高速公路地基沉降的估算和推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及施工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