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某隧道为例,对该隧道的拱顶与地表进行了监控量测,通过对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等量测数据的测定、处理、回归分析,客观有效地评价和预测了该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监测数据,除进行一般性的图示和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公路隧道监控量测资料回归分析的思路是,采用对数、指数或双曲函数模型,并转化为一元线性数学问题,求得回归系数,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求得数据的相关系数以选择合理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和回归系数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在建的山西岢临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和图示。  相似文献   

3.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施工的一部分在隧道施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本文以咸旬高速雷家坡隧道监控量测为例,通过对隧道进行净空收敛和拱顶下沉等量测以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更好的对隧道施工进行指导以及对隧道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对大干溪隧道浅埋段进行监控量测。通过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围岩与初期支护压力数据,获得隧道的围岩动态信息以指导施工,为支护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研究,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控量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雷公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岚  张勇  安军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109-111,114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台隧道为市区建设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山体覆盖层薄,且洞顶上方有高层住宅楼,施工难度大。各项监控量测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以监控量数据指导施工,为隧道安全顺利建成起到了作用。本仅例举某一部位、某一区域时间内的量测数据说明量测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山岭隧道施工中,通过对开挖围岩进行监控量测,可及时掌握围岩稳定情况,既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有利依据,又为后期二次衬砌施作提供合理时机。文中以湖南G209、S318保靖龙溪至迁陵公路屋场坪隧道为工程背景,对监控量测所得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数据进行数值回归分析,得出其围岩变化规律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9.
对山岭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中规范规定的量测频率、数据回归分析和险情预报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动态计算量测频率的公式、数据回归分析应考虑的因素及险情预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量测频率在考虑围岩级别,开挖时间、开挖条件、距掌子面距离和量测数据等因素下动态综合判定,更具有合理性;数据回归分析时,应针对不同的围岩选用不同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双曲线函数比较适合塑性围岩的回归分析,指数函数比较适合脆性围岩的回归分析;在综合考虑围岩级别、量测数据和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情况下,险情预报才能够准确的预报险情。  相似文献   

10.
结合黄塔高速公路长干1号隧道大变形段的施工实践,选取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现场观察、围岩位移量测、轴力锚杆量测和对各种钢筋应变计的应变量测,依据量测的有效数据,及时提出了增加临时钢支撑和临时仰拱、增设锁脚钢管、地表回填注浆、洞身注浆加固等方案,使黄塔高速顺利通过隧道大变形段。  相似文献   

11.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施工新技术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分析监测信息并判断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对优化设计、保障施工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现阶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数据处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VB6.0语言和EXCEL数据库,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系统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存储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并且可以根据曲线的发展趋势,结合根据实际经验制定的判断准则,及时判别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尽早发现问题,确保施工安全。通过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软件规划和构架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台阶法开挖大断面隧道净空收敛典型数据为例,介绍了台阶法施工净空收敛实测曲线特性,并对实测数据分别就整体回归和分段回归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段回归方式更符合台阶法开挖实测曲线的变形趋势,对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为依托,根据新奥法修筑隧道的特点,采用收敛仪、激光断面仪对拱顶下沉和周围收敛位移进行了动态监控量测,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理论分析,运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对该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曲线函数的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收敛量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效果最佳,确定了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变化规律和最终值,并提出了二衬施作的合理时间,最后通过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沉降速率评价了该断面围岩的稳定性。该结论表明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的必要性,该方法为提高该类似软弱围岩隧道结构物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度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类似多点位移计、测缝针、各种形式的收敛计等再结合其他测量仪器对围岩变化进行量测分析。本文重点介绍利用徕卡断面测量系统对围岩净空位移变化进行量测的技术,首先使用断面测量系统机载软件自动采集隧道围岩净空位移变化的外业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再利用隧道断面测量系统后处理软件进行自动的数据分析处理,快捷方便地获得围岩变化量测结果,并以准确、直观的图形、报表数据输出,及时为围岩稳定性判断和指导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监控量测在马尾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以石吉高速公路马尾寨隧道进口施工为例,介绍隧道监控量测方法,阐述监控量测对指导隧道施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地层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3D如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对堡镇隧道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监控量测取得大量数据和信息.为该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工作可以为隧道结构稳定和周边环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该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通过对隧道初支表面进行扫描,获得了连续的断面数据及指定断面处的拱顶沉降值和周边收敛值,并与传统测量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进行连续全断面检测,且监测效率高,测量数据可重复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一强化(强化监控量测)强化量测管理,公司明确将监控量测工作纳入施工单位施工工序管理,采用全站仪无尺量测,建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将全线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统一纳入信息管理平台。监控量测由公司、指挥部统一管理,严格数据的采集、上传,严格按照《蒙华工技[2016]92号》规定实施;确保全线隧道施工安全,实现施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特长隧道、大跨度隧道日益增多,施工方法多变,这给隧道周边位移量测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并对位移量测方法和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接触量测主要是以相对位移指标进行控制,其对大跨隧道量测的精度、难度加大,同时其量测数据无法正确反映隧道的偏压变形、整体下沉的状态。为了克服隧道传统接触式量测方法的缺点,文章通过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方式进行非接触量测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干1号隧道是黄(山)塔(岭)高速公路上具有代表性的大跨度隧道之一.该隧道右线进口100多m浅埋偏压段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大变形,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施工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在治理的过程中,监控量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现场观察和围岩位移量测、轴力锚杆的量测、对各种钢筋应变计的应变量测,依据量测的有效数据,反馈到工程抢险中.治理时综合运用了增加临时钢支撑和临时仰拱、增设锁脚钢管、地表回填注浆、洞身注浆加固等技术,顺利通过大变形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