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采集重庆市区内轿车行驶参数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日照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市区路面坡度等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和多参数统计理论解析出了轿车行驶工况、市区典型环境条件以及路面实际坡度情况,并将这三部分整合成轿车零部件热损害试验工况。通过整车环境风洞试验,对合成的轿车零部件热损害试验工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工况能够准确模拟出车辆实际道路运行情况,可用于评价轿车零部件使用温度是否满足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2.
整车热分析已经成为轿车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热分析,可以评估轿车冷却系统的设计,同时预测重要零部件的工作温度,尽早发现因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失效的零部件.对某车型热分析的结果和试验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摘要:某微型轿车在开发初期,制动距离偏长,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制动距离偏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分析起来比较繁琐。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容易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最终使其制动性能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轿车发动机水温偏高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引起功率下降和油耗增加,是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发动机冷却系统零部件性能入手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找出了引起发动机水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修改节温器的开启温度和升程,可解决冷却系统水温偏高的难题。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指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轿车车门系统各零部件设计参数对车门关紧力的影响,并在前期进行快速预测,采用Excel VBA的二次开发工具,分析了影响车门系统关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发了轿车旋转式车门系统关门能量的开发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分析和验证大多数车型车门系统关紧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开发装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桑塔纳2000轿车开发过程中,为解决车头内蓄电池支架裂纹,开发了通过远程参数控制的在六通道多轴随机振动台(MAST)上实现车头内零部件的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技术。通过对试件结构特点、受力情况的分析和模拟计算,以及对试车场强化道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应用六通道多轴随机振动台,正确快速地再现了试件在上海大众试车场强化试验路段的振动特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开发之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应明确的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民族汽车工业,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自主开发轿车的时机是否成熟,而解决上述问题,要勇于走自主开发之路,利用我国现有条件争取开发的主动权,在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起走同步联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解决轿车工业起步阶段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于5月24日~27日在一汽召开了发展轿车工业政策研讨会,对轿车工业和零部件、相关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行业的特殊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轿车底盘零部件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栋华  靳晓雄  周鋐  金锋  江学明 《汽车工程》2007,29(11):998-1001
针对轿车开发过程中传统耐久性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以实车道路载荷谱采集试验为基础,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MBS)和有限元(FEA)仿真技术建立整车的虚拟仿真模型,通过耐久性虚拟试验实现整车开发过程中底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有效预估。将疲劳寿命的仿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耐久性虚拟试验可以有效地实现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0.
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模拟疲劳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耐久性试验系统,在Instron汽车零部件疲劳试验系统的基础,设计、制造了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夹具系统,并将其集成在一起组成了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耐久性试验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桑塔纳2000轿车的前悬架进行了道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再现轿车前悬架在各种路况下经历的载荷历程,模拟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所开发的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夹具系统具有工作可靠、灵活性强、适用面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