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列车通过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时引起的桥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问题,在某市域铁路箱梁段分别选取无声屏障和直立式声屏障地段,开展噪声现场测试;通过对比无声屏障和直立式声屏障地段的测试结果,分析了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频谱特性;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了箱梁-声屏障系统振动声辐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车速和声屏障高度对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以约93 km·h-1的速度通过时,直立式声屏障对高频轮轨噪声起到了很好的降噪作用,但会使低频结构噪声增大;声屏障结构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于160 Hz以下的低频段,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峰值出现在63 Hz左右;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呈现出近场随距离衰减较快,远场随距离衰减越来越慢的趋势,箱梁正上方和正下方的结构噪声均超过96 dB,距离桥梁中心线120 m处的结构噪声衰减至72 dB;声屏障结构噪声对于梁侧声场的影响较大,与无声屏障地段相比,设置了高度为3.15 m的直立式声屏障之后,梁侧结构噪声增大了2~5 dB;当车速由93 km·h-1增大到120 km·h-1时,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辐射在梁侧最大增加7 dB以上;当声屏障高度由3.15 m增大至6.3 m时,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辐射在梁侧最大增加3 dB以上。   相似文献   

2.
列车速度是影响轮轨噪声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轮轨噪声对车速的依赖性,其声级将随着列车不断的高速化会愈来愈大。目前已有许多文献以轮轨噪声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措施,轮轨噪声有所降低,但仍然是列车的主要噪声源。本文通过轮轨噪声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分析。查明轮轨噪声主要来源于钢轨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因此,设法减小钢轨的振动是降低轮轨噪声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更深入全面了解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研究现状,阐明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机理与规律,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的研究,概括了中国、日本、德国与法国高速列车受电弓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受电弓气动噪声源、辐射气动噪声特性以及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研究方法,探讨了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生成机理与抑制方法,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结果表明:受电弓作为列车顶部的重要受流装置,由多个杆件组成,在高速气流中会产生显著的有调噪声,是高速列车环境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之一;高速列车受电弓主要气动噪声源分布在弓头、铰链机构、绝缘子、底架等部件的迎风侧位置,研究受电弓气动噪声的手段有实车试验、风洞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增加附属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气动噪声,如增加导流罩、喷射气流、等离子体驱动器等,但这些方法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基于仿生学原理改变杆件表面微结构,可以显著抑制受电弓湍流旋涡的生成,从而大幅降低气动噪声;优化杆件截面形状以及空间结构设计,可以减少阻力及湍流旋涡的生成,进而有效控制气动噪声。可见,多种途径可以降低受电弓气动噪声,但工程落地的可行性、气动噪声与气动阻力及弓网接触稳定性的耦合关系,仍...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噪声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外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不同速度条件下,滚动噪声是铁路噪声辐射的主要来源,而钢轨振动噪声在轮轨滚动噪声中又居主要地位,车轮次之。由于噪声与振动在500~2000Hz频率范围内线性相关,且钢轨在此范围内是主要辐射体,因此抑制钢轨振动、减小钢轨的振动加速度和频率,对降噪起着关键作用。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噪声测试、评价、控制及整治机制。而我国学者虽也就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轮轨噪声有所降低,但随着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由于轮轨噪声对车速效强的依赖性,其声级将愈来愈大,进一步研究有待加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噪声调频干扰信号仿真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给出了噪声调频干扰的时域表达式、频谱及功率谱,指出噪声调频干扰可获得宽带干扰,提高干扰的效率,给出了脉冲多谱勒引信天线接收到的噪声调频干扰有效噪声功率,毫米波随机二相码调相PD引混频器和解码器输出端干扰信号的时域表达式,用计算机产生噪声调频干扰的时域信号和频谱及毫米波随机二相码调相PD引混频器和解码器输出波形,及计算机脉冲多普勒引信天线接收到的噪声调频干扰有效噪声功率,并与引信接收机灵敏度比较,检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评价模型,从道路交通噪声的客观实测量和噪声引起的居民主观反应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将道路交通噪声级、主观烦恼度和噪声对居民睡眠、思考、语言的干扰程度作为评价因素,从而全面反映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影响程度,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噪声对机场周边区域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机场的发展潜力。飞机噪声预测对噪声的评估、减少、控制、政策制定乃至整个航空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以繁峙县滹源通用机场为例,介绍了小型通用机场噪声预测的标准,给出并分析了目标年及远期的噪声预测结果以供类似工程机场噪声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开展高速列车气动降噪设计,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第一组转向架区域的6参数模型,采用计算气动声学和拉丁超立方抽样实验所设计的方法,得到了13个参数化模型的远场气动噪声、转向架舱内湍流脉动功率级和声功率级,并分析了底部结构参数对远场和近场气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底部结构参数对远场噪声影响范围为75.4~78.9 dB(A),裙板高度、排障器厚度、转向架舱后缘倒角和舱长度与远场噪声为负相关,舱前缘倒角、排障器前缘夹角与远场噪声为正相关,底部结构参数的变化主要影响中心频带315~1 250 Hz间的噪声能量;排障器厚度和前缘夹角与远场噪声、舱内湍流脉动功率、声功率均为负相关;裙板高度和远场噪声、舱内湍流脉动功率级为负相关,与舱内声功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图像的子波包变换进行阈值操作,可以较好地滤除高斯白噪声,但图像中往往还含有脉冲噪声,运用中值滤波可以有效地滤除脉冲噪声,将子波包变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图像噪声,达到比改进的均值滤波算法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评价点位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通过分析环形交叉口进口道及环道上车辆在噪声观测点处产生的噪声值,建立了环形交叉口等效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井对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建立的模型表明,环形交叉口等效交通噪声主要受各种机动车流量及行驶声功率级、环道等效行驶线半径、噪声评价点分别至环道上等效行驶线及进出口道等效行驶线的距离、机动车在环形交叉口内行驶时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实际选取了一个环形交叉口,对交通噪声模型预测值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乘用车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车内噪声的构成情况 ,结合研究汽车激励源的特  性 ,讨论了影响车内噪声的主要振源和声源 ,进而得出中型客车车内噪声的分布情况和产生原因 ,  提出合理的降噪技术方案 ,为中型客车的降噪工作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车噪声仿真分析的部件声学指标分解方法;将高速列车的部件声学指标按类型分为声源指标和路径指标2种主要形式,分别基于声线法和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高速列车的车外噪声预测模型和车内噪声预测模型,通过选定的初始参数作为计算输入,预测车外、车内噪声,并与车辆顶层声学指标进行差异化对比分析;基于声源贡献、路径贡献与参数灵敏度分析,考虑多目标优化,确定了声源部件和路径部件的声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噪声源的指标分解,基于整车车外噪声仿真分析,当车外噪声预测结果满足声学设计目标且设计裕量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时,此时的声源参数输入即可作为一组声源指标分解结果;对于传声路径的指标分解,基于整车车内噪声仿真分析,当车内噪声满足声学设计目标且设计裕量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时,此时的路径参数输入即可作为一组路径指标分解结果;当声源指标或路径指标不满足整车噪声要求时,则需要进行声源或路径的贡献分析,计算主要贡献声源或路径的参数灵敏度,通过对主要贡献声源或者路径进行修正迭代,使之最终满足声学设计目标;低噪声设计需要不断综合多项指标的反馈,合理地调整部件声学指标,确保声学指标分解满足顶层目标,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城市轨道车辆噪声、振动测量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噪声源和噪声传递途径,分析研究了各种减噪措施,为轻轨车辆设计和有轨电车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其气动噪声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准确快速预测高速列车的远场气动噪声成为关键.利用半自由空间的Green函数求解FW-H方程,推导了考虑半模型时的远场声学积分公式,提出通过半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预测全模型高速列车远场气动噪声的方法;建立了全模型和半模型高速列车的气动噪声数值计算模型,应用改进延迟的分离涡模拟方法对不同模型高速列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进行求解;通过风洞试验进行了全模型高速列车的数值仿真计算方法验证;对比分析了全模型和半模型高速列车周围的流场结构、气动噪声源和远场气动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半模型高速列车数值计算得到的列车周围流场结构、气动噪声源以及远场气动噪声特性与全模型的一致;采用半模型计算会过高估计列车尾车流线型区域表面压力的波动程度和噪声源的辐射强度,但通过半模型预测整车模型的远场噪声平均声压级误差小于1 dBA;相比于全模型高速列车,半模型计算时的网格总量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声屏障降噪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基于边界元理论,结合高速列车实测声源识别结果,建立了高速铁路声屏障降噪效果预测模型,研究了包括高速列车不同位置声源、声屏障高度、声屏障截面形状和吸声边界条件对插入损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役声屏障结构的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声源高度对声屏障插入损失有重要影响,现有2.15 m高声屏障只对车体下方噪声有降噪效果;随着声屏障高度增加,插入损失逐渐增大,声屏障高于6.15 m时,插入损失达到25 dB(A)以上;对于不同截面形式的声屏障,降噪效果从优到劣依次为Y型、倾斜型、T型、外折型、直立型和内折型,其中Y型比直立型插入损失高0.7~1.5 dB(A);对于任一类型声屏障,吸声引起的具体降噪效果与声屏障形式有关,有吸声边界条件的降噪效果要优于"刚性光滑"边界条件,前者与后者相比,其插入损失可提高0.3~6.4 dB(A).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创建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源识别方法,以气动声学基本波动方程为基础,将高速列车气动声源等效为无数微球形声源组成,利用声辐射和流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高速列车气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了高速列车偶极子声源和四极子声源的识别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对某高速列车头车气动噪声源进行识别;基于涡声方程声源项特征,进一步揭示了偶极子声源和流场流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明确了高速列车主要偶极子和四极子声源的强弱和分布特征,表明了气流的直接撞击和分离现象是产生声源的主要原因,头车及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源以偶极子声源为主;偶极子声源强度较大位置出现在边沿较为尖锐的地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流体经过时涡量急剧增加,成为其形成强声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汽车噪声的来源和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提出了降低汽车噪声的一些方法及措施。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噪声源。其主要来源是发动机。所以要想有效地降低汽车的噪声。就应该搞好时发动机噪声的控制。发动机噪声主要包括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进排气噪声。因此.提出了降低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进排气噪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速列车动车转向架气动噪声特性,建立了动车转向架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定常RNGk-湍流模型与宽频带噪声源模型对其气动噪声声源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非定常LES大涡模拟与Lighthill声学比拟理论进行了远场气动噪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车转向架气动噪声源为轮对、构架、牵引电机1、枕梁、垂向减振器、抗侧滚扭杆等结构的迎风侧凸起部位,且构架对动车转向架远场气动噪声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轮对和抗侧滚扭杆,然后为垂向减振器和枕梁,牵引电机1、牵引电机2、空气弹簧和横向减振器对远场气动噪声的贡献较小。动车转向架远场气动噪声是宽频噪声,具有衰减特性、幅值特性和气动噪声指向性。在低频部分能量较大,中心频率为25、50Hz,且分布规律不随运行速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低噪音沥青路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环境噪声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有关交通噪声的控制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多孔弹性路面具有显著降噪效果,因此有必要详细阐述其在降低噪声方面的机理和降噪措施,并介绍一种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在降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外对轮轨噪声机理研究和实验成果及技术应用实例,分别从轮轨粗糙度激励、车轮振动、钢轨振动、轨枕振动和声辐射等五个主要方面对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注重研究轨道交通的噪声源———轮轨噪声,找到轮轨噪声的产生根源,为轮轨噪声的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后以此机理为着眼点,再结合国外对机理的研究和试验成果及其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实践,分别从以上提到的轮轨噪声产生机理的五个主要方面,并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轮轨噪声的治理措施,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治理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