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上倒Y形、下钻石形混凝土结构,高210m.根据该桥塔超高、截面大且设置双层主筋的特点,塔座及下塔柱底节8.5m采用现浇模板支架法施工,其余均采用6 m节段液压爬模施工;横梁采用钢管柱支架法、分2层与塔柱结合段同步施工;上塔柱节段采取塔梁同步技术施工.施工时,在塔柱内设置劲性骨架,改进液压爬模系统,在中塔柱两塔肢间设4道钢管横撑;合理配置机械设备,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并采取桥塔线形测量控制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该桥塔已于2012年9月14日施工完成.  相似文献   

2.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H形混凝土结构.该桥桥塔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落地式支架施工,与下塔柱节段混凝土同步浇筑;中塔柱施工时设置2道临时横撑,以改善塔柱施工阶段的受力;上横梁采用梯形桁架施工,与塔柱混凝土异步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均分2层浇筑.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对桥塔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可有效降低现浇支架荷载;临时横撑的设置保证了施工阶段桥塔应力及位移均满足要求;上横梁梯形桁架支点处塔柱局部应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斜拉桥.该桥桥塔上横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23.85m、宽8.4m、高8.0m,桥塔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上横梁与上塔柱采用异步施工.上横梁浇筑支架采用在两塔柱内侧设置剪力槽,安放对拉式钢牛腿作为支架受力支承点的方案.上横梁分2层浇筑,在第2层混凝土浇筑前张拉部分预应力筋.采用MIDAS Civil建模分析上横梁施工过程,结果表明,分层浇筑和分次张拉预应力钢筋可以有效减小现浇支架的荷载,且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切实可行,实现了桥塔快速化施工.  相似文献   

4.
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主桥为(183+376+183)m双塔斜拉桥,全曲面梭形混凝土桥塔4个塔肢在两端合并整体,在与基础相连的下塔柱处采用混凝土裙板连接,与主梁采用格构式纵横梁固结体系。桥塔塔肢采用爬模施工,塔梁固结段采用托架施工。桥塔施工过程中,在桥塔中心线设置多功能钢管支架结构,作为布料机平台、施工平台及电梯附着结构;采用大调幅多卡自动爬升模板,运用三角插板实现截面变化,爬模结构内设计可调节斜撑杆件,调节架体结构倾斜角度;下塔柱施工时,节段接缝采用装饰槽,实现裙板装饰花纹效果,在横桥向裙板交汇处设置预应力加强板,实现塔肢和裙板同步施工,并在下塔柱设置对拉结构,控制桥塔线形;塔肢和格构式纵横梁固结段一起浇筑;在上塔柱设置对撑结构,控制桥塔受拉应力。  相似文献   

5.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90.5m,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为满足液压爬模在高塔施工过程中快速化施工的需求并确保施工安全,针对桥塔结构特点,选用将5m节段液压爬模改进成6m的节段液压爬模进行桥塔施工,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包括整体制作大装饰槽和大倒角模板并固定在液压爬模上,在大装饰槽处附墙装置下增加牛腿,将塔柱内、外侧面液压爬模上支架后移平台加长50cm。通过合理布置桥塔液压爬模轨迹,桥塔液压爬模只在中下塔柱转角处进行1次转换,避免了液压爬模在高空中多次转换的风险;液压爬模采用分组整体转换,加快了桥塔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化施工目标,且施工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m的双塔双索面矮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采用门形钢筋混凝土桥塔,桥塔设上、下2道横梁。上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净跨度30m,高7~15m,采用"牛腿+支架"法分层浇筑的总体方案施工。支架采用跨度29.6m的桁架结构,顺桥向布置10片,通过钢牛腿支撑在塔柱侧壁;支架利用2台800t塔吊,采用分组抬吊的方式安装。施工时,预埋件由锚筋及锚板穿孔塞焊而成,从塔柱水平预应力管道之间交错穿过;上横梁钢筋按施工接缝分次绑扎,采用液压爬模和翻模组合模板;上横梁混凝土分3层与两侧塔柱同步浇筑,并采用增设抗拉钢筋和提前张拉部分预应力束的方法预防先浇混凝土受力开裂;上横梁施工后,支架采用整体下放法拆除。  相似文献   

7.
黄陵洞大桥水平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陵洞大桥为主跨152m的上承式拱桥,拱肋为劲性钢管骨架混凝土箱形结构。从施工工艺和受力角度对磨心、磨盖的制作方式进行了重点阐述,并着重介绍了该桥转体施工中钢管骨架的受力性能和混凝土徐变带来的影响,对转体施工脱架索力的控制、劲性骨架施工受力和变形监测、劲性骨架箱拱温度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主桥为(38+82+2×260+82+38)m的三塔六跨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桥塔为椭圆形曲线、圆曲线和悬链线3种线形组合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拱形塔.通过对常规工艺的比选论证,采用爬模架体+可调节螺杆+龙骨+面板体系的可调曲率模板系统施工桥塔;为增加劲性骨架刚度,将骨架的四角做成桁架结构;设置水平横撑确保施工过程中桥塔的竖向刚度,并对曲面模板平顺度、接缝错台、倒角线形、拱形塔合龙段等进行重点控制,确保拱形塔线形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小斜拉桥曲线形钻石桥塔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桥塔出现开裂病害,以主跨480m的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例,开展桥塔抗裂设计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程序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桥塔在施工阶段和成桥运营状态下的内力,研究桥塔竖向预应力、斜拉索横向偏心布置、塔柱临时横撑及对拉、环向预应力等措施对桥塔应力的改善作用,以及桥塔混凝土掺加钢纤维对材料强度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曲线形钻石桥塔受力复杂,在塔柱受拉区设竖向预应力是有效的抗裂措施;斜拉索适当向曲线外侧横向偏心布置可减小塔柱横向弯矩;临时横撑及对拉既可减小施工期塔柱拉应力,又可改善塔柱成桥状态的应力;环向预应力为塔柱水平方向提供一定压应力储备;桥塔混凝土中掺加少量钢纤维对强度提升作用不大,可减小桥塔表面非受力裂缝。  相似文献   

10.
以彭溪河大桥为例,介绍斜拉桥桥塔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桥塔液压自动爬模施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南宁青山大桥主桥为主跨430m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型拱结构,塔柱采用全自动液压爬模施工,施工中沿塔柱高度方向布置了5道临时横撑。为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桥塔的变形和应力,提出4种(3种水平横撑和1种"横撑+斜撑")临时横撑方案,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塔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桥塔施工全过程,分析临时横撑和塔柱的位移和应力。结果表明:"横撑+斜撑"方案的临时横撑横向和竖向位移最小,受到的应力水平最低,最能有效控制桥塔的应力和变形。因此,采用"横撑+斜撑"方案。分析该方案下横撑对桥塔的位移和空间受力影响可知:塔柱的压、拉应力分别控制在10.0 MPa和0.7 MPa内;桥塔横桥向最大位移为7.8mm,倾斜度约为1/17 600,均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两溪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复杂,在对滑模、爬模、翻模施工方法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后,同时结合空心薄壁墩的施工特点和施工工期要求,经比选确定大桥左右幅21#、22#主墩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其余高墩采用翻升模板施工。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当浇筑高度而增加,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63.5 k N/m2。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钢筋配料后,将每个施工浇筑层确定为4.5 m;翻升模板考虑塔吊起重能力,同时面板、木梁、槽钢背楞的组合挠度满足施工对模板质量的要求与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3.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m的双塔双索面矮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2号和3号主墩均采用门形钢筋混凝土桥塔,塔高分别为155m和130.5m。桥塔设上、下2道横梁,下塔柱外倾,上塔柱内倾。该桥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在两侧上、下塔柱间分别设置钢管横撑和临时对拉钢绞线;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与塔柱同步浇筑;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拉索锚固体系与预应力锚固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锚固,塔柱预应力采用"#"形布置,利用定位支架精确定位钢锚梁。在施工期间,采用"零状态"测量+相对设站法定位等措施控制塔柱线形;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技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  相似文献   

14.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北塔采用A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79.5m,由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上横梁及塔冠等部分组成。北塔塔柱分为49个节段,标准节段长6m,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施工时,在塔柱内设置劲性骨架,并在两塔肢间设13道临时横撑,按施工阶段对塔肢进行主动顶推。塔柱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利用超高压泵将混凝土一次泵送到位。上横梁高6m,采用支架法施工,上横梁混凝土分2层(每层高3m)与两侧塔柱混凝土同步浇筑;钢锚梁采用10 000kN·m的塔吊整体吊装;上塔柱锚固区环向预应力采用深埋锚工艺施工。  相似文献   

15.
白著 《公路》2015,(2):115-121
台州椒江二桥主桥采用半封闭钢箱组合梁、钻石型索塔斜拉桥结构,引桥采用四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该桥采用永久钢护筒确保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精度;精细化施工平台设计以保证施工安全;正循环开孔与大扭矩旋转钻机气举反循环成孔相结合实现快速成桩;围堰及防撞二合一钢套箱整体吊装沉放缩短节点工期;6m节段液压爬模及12m段定位劲性骨架结合实现桥塔快速化施工;研制专用变宽挂篮提高引桥变截面段施工精度。实践表明,该桥施工形成的一系列新技术成果,能有效解决施工难题、降低安全质量风险、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泉州晋江大桥斜拉桥主梁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泉州晋江大桥主桥为(200+165)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横断面为双波浪形箱梁。该桥主梁采用普通挂篮对称悬臂施工,挂篮底平台刚度大,外模采用整体钢模,内模采用拆装式模板;0号节段采用水中支架分段施工,并设置后浇段;梁上张拉斜拉索。为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了主跨支架现浇长度,使主跨与边跨同步对称合龙。同时,在桥塔中横梁施工完后,设置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塔、梁交叉施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横梁底部施加临时体外预应力,2号节段施工时设置临时反拉梁。主梁合龙时,在合龙口每个箱内设置三榀体外桁架式劲性骨架,并加强合龙口处的支架以抵抗合龙后主梁的反力。  相似文献   

17.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处于典型的大风海洋环境,其FPZQ-3标段的3座通航孔桥均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均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桥塔,塔身最高达200m。塔柱标准节段长6m,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在爬模架体外侧采用冲孔钢板网进行全封闭防风;下横梁采用钢管支架施工、上横梁采用钢牛腿+支架施工,上、下横梁与塔柱均采用异步施工,在下横梁下方设1道空间桁架式横撑进行临时锁定;每个桥塔配备2台D1100-63V型塔吊进行整体吊装。  相似文献   

18.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工期紧、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及高空作业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问题,该桥塔柱采用爬模施工,横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上塔柱采取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塔柱采用改进的液压自爬模系统和大节段模板、分竖向6 m大节段施工;为控制裂缝,下塔柱第1节与塔座混凝土同时灌注,横梁分2层施工,中塔柱合龙段施工时增设水平联结系以锁定两肢中塔柱;采用接力泵、振捣坐标化管理及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确保高空混凝土施工及质量;塔梁同步施工阶段,根据塔形变形曲线精确定位索道管,并设置高空防护平台、封闭液压自爬模系统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粉房湾长江大桥为跨度(216.5+464+216.5)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公轨两用,上层公路、下层轻轨.为免受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影响及保证公轨两用斜拉桥施工精度,桩基施工因地制宜地分别采用冲击钻、水钻法人工挖孔桩2种施工方法;承台开挖采用注浆止水帷幕施工工艺;桥塔施工采用液压爬模技术,施工过程中对桥塔施加预顶力,横梁施工采用装配式钢管支架,先施工桥塔后施工横梁;钢桁梁架设采用南北岸不对称方式,斜拉索挂设张拉后完成体系转换.目前该桥桥塔已施工完成,桥塔偏位为6 mm,钢桁梁架设及斜拉索挂设已接近尾声,钢桁梁线形偏差始终在2 cm以内,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灌河大桥主塔中下塔柱呈内倾斜状的构造,在施工塔柱起步段(第一、二节)无法利用液压爬模的爬架系统时,对塔柱斜率及防模板倾覆控制就十分重要;为达到既满足塔柱斜率、模板抗倾覆的要求,又提高功效、方便施工,本文结合灌河大桥主桥主塔的起步段的施工,系统地介绍了塔柱起步段模板加固系统、施工工艺。总结了采用液压爬模系统的外模施工起步段的塔柱取得的良好效益,以积累斜拉桥主塔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