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口疮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所谓“口疮”常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可发生于唇、舌、颊、腭部等处,呈现口腔糜烂或溃破红肿疼痛。祖国医学中有“口疮”“口糜”“口破”“口疳”之名。在现代医学中属于口腔粘膜疾患包括各种口炎或口腔溃疡等。皆可属于“口疮”之类,如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口疮、腺周口疱等属之。祖国医学中远在《内经》中《素间》和《难经》中均有有关口疮之记载《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载有“岁今不及,点炎乃行,民病口疮”。《又素问,真其要大论》载“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又《气厥论》篇载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等等。祖国医学认为“诸疮疡肿皆属于火”故有“痈疽皆由火毒生”之说,而口疮因火而发者尤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按摩,又名推拿,是祖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中医疗法之一,据孜证远古针灸和药物未发明以前,人类患了任何疾病就是用手按摩治疗。及至秦代名医扁鹊就运用了这个疗法来治疗太子的尸厥证,在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一书为我国最早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内经内有零星记载。如“素问”说:“形数惊厥,经络不通,病生于不红,治之以按摩醪药,至其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血气形态篇又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则痛止矣”等等。古代隋唐已设按摩良好基础,解放后党重视祖国医学,故在一些医院中鼓励设立按摩专科,出版古今按摩书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对急性胃肠炎早有认识,并积累了丰富治疗经验。由于此病多见于夏秋二季,故有“夏令吐泻”及“霍乱”等病名。内经曰:“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曰:“病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者,名曰“霍乱”。直到清代道光元年以后才有“真霍乱”与“假霍乱”之分,由霍乱孤菌引起的叫“真霍乱”。“假霍乱”又因所表现之病情不同,而分为“热霍乱”与“寒霍乱”二种。近代学者通常以“寒霍乱”为“真霍乱”以热霍乱”为“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4.
痢疾古称肠僻、注下、大癜泻,下利等。祖国医学文献中对其病因,症状,流行病学,治疗等,都有着丰富详尽的记载。内径即有:“肠僻下脓血”“少腹痛下沃赤白”的症状描述及“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入五脏则填满闭塞  相似文献   

5.
整体观念是祖国医学特点之一,它把机体和自然界,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密切的联系起来,探讨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就五官而言,内经金匮真言篇就有“五官是五脏开窍于面部”的记载,中医亦把望苗窍作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夏禹铸说:“五脏不  相似文献   

6.
一、概说: 祖国医学在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中曾提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食亦:即虽能食而水谷不能化精微以营养肌肤之意。“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为相火,乃少阳之生气。今胃移热于胆,是热与火并,则胃益热,善食而瘦,亦名之为食亦。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古代虽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之名,但对其症状。病机已有描述。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而妇科检查并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故称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长期和反复子宫出血,常引起严重贫血和体力衰减,影响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崩漏范畴。病势急,经血暴下者称为崩;病势缓,经血淋漓不断者谓之漏,但大多数人认为崩漏不分。《济生方》记载“崩漏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古人认为“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可见崩和漏仅是经血程  相似文献   

8.
黄连属毛莨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药用其根茎。产于四川,云南,西康,陕西等地。以四川洪雅,峨眉及西康雅安出品质量较佳,即所谓川连,雅连,又名王连,支莲,苴连等。黄连有野生及栽培者两种,野生者品质较佳。黄连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伤寒论”(汉代张仲景)用葛根,黄苓,黄连治痢;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中讲: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但在反动派国民党统治时期,对祖国医学百般摧残,西医看不起中医,虽然如此也有极少数的学者作了些工作如:47年徐仲吕曾作89种药对志贺痢疾捍菌之体外抗生实验研究,证明黄连,黄柏均有抗生效果。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与领导下,祖国医学有了新的发展,并号召西医学  相似文献   

9.
黄莲在祖国医学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我们祖先以黄连治疗外科疾患如痈疮等病已有悠久历史,治好了先辈千百万劳动人民,复习本草纲要综述其功用”……治肠辟泻痢,痞满腹疼,心疼伏梁,目疼皆防,痈疽疮疥,滴毒贻毒,明目定惊……”,王氏简易云:“黄连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近年来国内广泛采用黄连治疗各种疾患,皆收到显著效果,赵松桥氏应用治疗百日咳,骆龙江对细菌性痢疾治疗,阎伯令对湿疹治疗,张士信对急性结合膜炎治疗,在外科方面报告有1953年刘国声氏的“黄连素硫酸盐之抗菌作用及其10%软膏在外科治疗十例报告,1957年郭维德试用于外科初步报告,1958年燕龙驹,李继唐等应用在外科化脓性疾病方面皆收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针感和疗效的关系。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感是产生疗效的重要指标,是针刺治疗病的关键。无论针刺治疗,针刺镇痛,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搞清楚产生针感的组组结  相似文献   

11.
偏瘫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体征,金匮要略中有“半身不遂”之称,多由中风所引起。在学习祖国医学之后,曾用针灸治疗偏瘫,收到显著效果,兹将我科14例偏瘫用针灸治疗之结果,作一初步统计,以供同道参考。一临床资料1.性别:女性10例,男性4例。2.年令:自19岁至64岁,其中有三例青年妇女,两例诊断为脑血管血栓形成,一例诊断为脑溢血,致病原因尚不清楚。3.病程:最短的病程仅半天,长者达40余天,大多数在病后四天以内入院。4.症状与体征:见表一  相似文献   

12.
肝硬变患者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其中自发性腹膜炎最为常见。国内报告,合并急性腹膜炎或腹水感染者,3.1—30%不等。因其常与菌血症并发,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故国外有人称为“综合征”。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不显著,因而容易被忽略而漏诊。但其预后多较凶险,可导致低血压,中毒性休克,肾功衰竭,肝昏迷等,并每致死亡。另外,有报告认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具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它的成果伟大,内容丰富。早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据甲骨文的考证,已有目疾之记载,隋朝时已有眼科专著,到明清时代眼科著述更进一步增多和完善。主要以五轮八廓辨证为理论根据,对眼病、尤其外眼病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最近对一些眼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治疗效果看来,还是比较满意的,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1.中医脾胃病的“虚、实”与X线所见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中医辩证由“虚证”(脾气虚、脾阳虚……)到“实证”(……肝胃不和、气滞、血淤)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逐渐增多。或者说,胃肠道的改变,由器质性病变(溃疡、肿瘤等)到功能性病变(包括低张胃),中医辩证中之“虚证”逐渐增多。可见中医辩证中之“虚证”多属功能性病变,而“实证”多属器质性病变。2.中医“脾”与“胃”病的征象常同时并见,但也单独出现,仅见“脾”病征象者(乏力、腹胀、纳差、便溏等)多属功能性病变。兼有或仅见“胃”病的征象者(烧心、嘈杂、反酸、呃逆等)多为器质性病变,此外,中医有很多“证候群”,在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造影前可以粗略的予测患者胃肠道的改变,X线医生学习中医知识,可以提高诊断能力。3.脾虚(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虚发烧等)与胃肠道功能性改变常并存、某些胃肠道功能性改变与脾虚之间有比较固定的关系,这些功能性改变可以作为脾虚的客观指征,计有:胃下垂、低张胃、低张小肠、小肠连动功能增强、胃排空慢或快,以及小肠吸收不良等等。4.“气滞”患者的胃肠道造影,常见暴布胃、胃底轮廊不平滑呈多发小囊袋状畸形,胃底与胃体间环状收缩、食管胃角减小、反射性胃内气液增多、慢性十二指肠淤积、左结肠内容长期存留、结肠脾屈积气过多(脾屈或肝屈综合征)反射性肠淤张等等,因此,这些X线所见,也可作为“气滞”的客观指征。5.西医对胃肠功能性改变的诊断有很多综合征,大都是对某一征象的综合性病因分析、而中医的“证侯群”则是对人体某一生理系统异常较全面的综述,因人体单独出现某一病理征象的机会甚少,如小肠运动功能增强(西医视为一种综合征)必有腹泻或便溏,胃泡积气较多(西医也视为一个综合征)必有左胁胀痛或嗳气,故中医辩证在诊断方面优于西医,此外、中医对某些典型“证侯群”的治疗,每见奇效,所以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中医辨证的某些名词,可以作为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5.
“合谷穴”是针刺治疗和镇痛效果较好的穴位之一。祖国医学记载有“颜面合谷收”之说,最近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一些动物实验亦证明合谷穴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为此,研究针刺穴位时,一根银针底下到底是什么感受器接受刺激?它们兴奋后是沿着什么类别的神经或以什么样的速度向中枢传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过去的研究证明,针刺合谷区能在家兔和猫的尺神经掌深枝中引导到针刺性放  相似文献   

16.
医宗云:半身不遂犹如树木或有一边津液不荫注,而枝叶偏估,故知偏枯一症皆由气血不调,经曰:“气通于肝,风搏则热盛,热盛则水干,水干则气不荣,精乃亡,此风病之所由也”。是以本病祖国早有研究,且疗法甚多,今党英明指示大力开  相似文献   

17.
软组织损伤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和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1]。中医称为“伤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中西医对此病诊疗都经验丰富,但祖国医学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更具特点。中医认为,外来暴力猛烈撞击、重物挫压、不慎跌仆、强力扭转均可引起急性伤筋。受伤后,筋肉或损或断,经脉络脉随之受伤,气血互阻,血肿形成,引起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此时如不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迁延日久,则瘀血凝结,局部组织肥厚、粘连,以致伤处气血滞涩,血不荣筋,导致筋脉挛缩、疼…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一些克山病(KD)病区中出现了一种难以思议的现象:即在KD发病率与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所谓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却“集中”发病增多,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1990年笔者曾到楚雄KD病区了解这一情况后认为,大批“集中”发生的“DCM”如无特殊指征,均应归属于慢型克山病(CKD),曾有专文论文及。事实上对一例无瓣膜损害的大心脏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HF)的患者,鉴别是CKD还是DCM有时确有困难。但如能对比分析二病的流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表现,仍可作出诊断。应着重指出的是诊断KD或DCM,均需排除其他心脏病或某些全身病对心脏的影响,这是一条基本原则。作好鉴别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临床上总结防治经验,提高今后工作;更有助于KD病情监测工作科学而正确的开展。否则,因某些因素的干扰导致将现患CKD误诊为“DCM”,实必形成CKD已被控制或已“达标”的假象。本文拟就二病的鉴别简书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营卫血气”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之一。“温病”论者,并以之为辩证施治纲领,作为疾病分类,病势发展,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根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字面上看,“营”有营养,或经营之义;或作荣,则有荣华之义。“卫”有卫护之义,“血”即血液;惟气的意义,在此处或系指正常生活活动的动力而言。此四者连合协调,营为人类机体的日常生理过程,似乎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有人把“营血”与“卫气”相提并称,但不若并列的意义为  相似文献   

20.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在近年来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实践中,联系自己二十余年来之临床医疗心得,对祖国医学有关“脾胃学说”在医疗中的重要性,有进深一步的理解。现就几个小侧面叙述两三个观点,说明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