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上海局管内客运专线10 kV电力系统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现场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建议客运专线铁路10 kV电力贯通系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总结铁路客运专线地质勘察监理的特点、内容、重点和质量控制环节,对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工作起到借鉴作用。研究方法: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工作,主要采用现场巡视检(抽)查和旁站的工作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内容、重点和勘察质量的过程控制。研究结果:提出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质量控制原则和重点,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研究结论:重点抓住勘察现场的质量控制,坚持现场检查指导、严抓勘察质量、对试验室进行经常性检查等原则,对勘察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勘探测试与取样、报告审查等进行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武广客运专线湖南省境内铁路牵引变电所与湖南电网公司通信互联工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铁路GSM-R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客运专线铁路GSM-R系统集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根据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提出工程实施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杭甬客运专线基本技术条件及与电力计量检定中心的关系杭甬客运专线为电气化铁道,正线为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电力牵引采用25kV交流50Hz单相AT供电方式,接触网为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在铁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对目前客运专线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探讨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中的若干管理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希望有助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若干突出问题.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建议;对铁路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协调问题、铁路建设市场的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施工组织管理与优化重点,以及施工队伍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围绕建设高速铁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回顾我国普通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发展和实践的历程,系统介绍我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和标准研究的基点和成果,提出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结论:研究认为,我国普通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的轨道工程,尤其是无砟轨道工程的铺轨和整道需要.从秦沈客运专线建设和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的研究,到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铁路测量技术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依据当今最新测量技术,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测量经验,从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出发,已建立起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体系和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的测量技术体系,已成功在京津城际铁路和武广、郑西等所有客运专线应用,为保证无砟轨道精度和轨道工程的高平顺性提供了可靠测量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道部重点科技研发课题《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工业化研究》成果和2006~2008年国内数十处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经验,从制梁台座设计理论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制梁台座的设计标准、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论述,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据合肥在线报道,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首根接触网支柱已经在安徽架立起来,这标志着通信、信号、电力和电气化等关键工程正式建设,合福铁路客运专线站后工程全面开始。合福铁路安徽段总投资476亿元,全长343km,北起合肥,途经铜陵、芜湖、宣城3市,最后由黄山出安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高速铁路认识的不断加深,作为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供变电工程技术也不断完善。从高速铁路供变电工程的内容、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工作中编制高速铁路供变电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分析高速铁路在速度目标值为250 km/h与300 km/h情况下影响供变电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及投资对比情况;从投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影响高速铁路供变电工程投资的关键因素是牵引变压器容量及牵引变电2×27.5 kV配电装置类型。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10kV电力系统RAMS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工程建设中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对铁路电力供电方案的可靠性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指标,因而在高速铁路供电方案设计时,难以掌握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方案的经济性之间的合理平衡。为了掌握各种铁路电力供电方案的可靠性指标,提出对高速铁路电力供电方案进行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定量评估,即RAMS指标定量评估,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评估RAMS指标,针对高速铁路10kV配电网,建立了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利用自行开发的软件,研究了高速铁路10kV配电网的各种供电方案的RAMS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外部电源可靠的前提下,双贯通、单贯通加接触网备用的各种供电方式的供电可用率均在99.99%以上,电缆双贯通、负荷环网开关接人为最佳供电方案,供电可用率可达99.997%;单贯通的各种供电方式可用率低于99.99%,因此,双贯通供电方式是改善RAMS指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太原铁路枢纽融入高速铁路网,枢纽内高铁列车数量大量增加,但枢纽内高铁接触网仍由榆次变电所、太北变电所这两座既有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供电。为保证高铁的供电可靠性,结合太原铁路枢纽内线路及牵引供电设施布置,分析在牵引变电设备各种故障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在榆次或太北牵引变电所发生全所停电故障时,对几个可以实现的越区供电方案进行供电能力计算和比较,提出推荐的越区供电方案。通过良好的供电故障恢复方案,能极大地提高太原铁路枢纽内供电故障恢复速度和高铁列车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有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研究的特点,基于RTDS平台对牵引供电系统各元件如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及接触网系统进行了建模,实现了AT供电方式下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实时仿真,比较了AT供电方式下单线和复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网压水平,证明本文建立的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精确性,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与铁路系统安全性密切相关。安全性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在高铁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方面还只在定性阶段,缺乏定量评估指标和相应分析方法。本文在探讨系统安全性评估的方法、步骤的基础上将EN50126标准与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相结合,分析提出了能反映系统各类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等级的定量安全性评估指标和安全性评估方法,为提高高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基于事件树分析法(ETA)和改进的概率风险评估方法(LEC)相结合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对铁路供电段典型算例进行安全性定量评估分析,分别得到了各类供电设备的危险度指标和由其引发的系统安全风险等级,以及应采取的风险控制对策。说明本文提出的安全性量化指标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永 《铁道工程学报》2012,(5):54-57,68
研究目的:我国高速铁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为了弥补高速铁路网的不足,部分跨区域的高铁列车需要在普速线路上"借道"开行,这样就导致了部分普速铁路在满足既有繁忙的客货运条件下,又要开行大量跨区域的动车组列车,致使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过负荷状态下。研究结论:本文以萧甬线(杭州萧山至宁波)为例,按照牵引负荷逐步增大的顺序分阶段研究了牵引供电及其他系统在长期严重过负荷状态(超设计条件)下的策略:(1)调整馈线速断保护、过流保护以及牵引变压器过负荷保护的定值;(2)在行车组织上考虑限车措施;(3)对牵引变压器及其一二次侧出线导线、上网供电线、接触网导线、所内流互等设备进行提升改造;(4)增设主变热过负荷保护以及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运的核心和关键,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目标,因此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关键。 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阐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分别对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和调度层的功能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通信等。 研究结论: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供电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客运专线高速、高密度的运行方式对铁路供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现有铁路供电方式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控制和通信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供电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提高了铁路供电的可靠性,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文章在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蒙特卡罗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量化指标;同时,对客运专线供电系统中的专家系统和数据接口的统一进行了研究,对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魏光 《电气化铁道》2012,23(2):15-18
针对高速电气化铁道,考虑电力系统阻抗、牵引变压器阻抗、牵引网阻抗及自耦变压器漏抗等因素,提出了基于V,x接线变压器的AT牵引供电系统等值电路,并依此给出了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为电铁设计及现场配合计算提供理论基础。基于Matlab/Simulink和LabVIEW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高速铁路的供电原理及其负荷特性,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供电系统造成的负序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现有高速铁路电能质量治理的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铁路电能质量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