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数据记录仪是为某船舶特种装置而开发,分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采用LabVIEW与VC 混合编程,实现对该特种装置数据的实时监测、数据记录获取、故障分析等功能,下位机采用PC/104模块和Windows CE实现对该装置的数据采集、记录、声光报警.采集速度为1kHz,精度为0.3%.由于充分融合了PC/104模块、Windows CE和LabVIEW的优点,该记录仪具有监测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现已成功应用于船舶特种装置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船舶重要装置的监测,设计一种基于PC/104的数据记录仪.该数据记录仪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采用VC++编程,实现对该重要装置的数据记录获取、故障分析等功能.下位机采用PC/104模块和Windows CE实现对该装置的数据采集、记录、声光报警.该数据记录仪的采集速度为10 kHz,精度为0.2%.由于充分融合了PC/104模块,Windows CE的优点,该记录仪具有监测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船舶的重要装置中.  相似文献   

3.
张德会  金光耀 《船舶》2013,24(3):73-76
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的利用电磁感应定律获得船舶航行速度的测速系统。以PC104为控制和速度解算核心,配以专用信号放大模块、低通滤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息收发模块、模拟负载模块以及显示模块;通过软件,利用折线法进行误差校正,系统稳定、校准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4.
借鉴一种传统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离子迁移谱离子峰的分辨力.对于使用63Ni放射源的离子迁移谱,可以把离子峰分辨力当作仪器最小分辨能力,这样易于测量.离子峰的单峰分辨力定义为离子漂移时间与离子半峰宽的比值.离子峰分辨力主要受离子门开门时间,漂移区电场强度及漂移气绝对温度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试验验证,得出了自制漂移管的最佳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5.
崔建国  郝鹏 《机电设备》2005,22(3):36-39
介绍了PC/104系统和Internet远程监控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PC/104、TCP/IP和DataSocket技术,并根据易于扩展的客户/服务器结构(C/S)模式所设计的远程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总体方案、软硬件组成及系统的功能作了详细的说明.在实际工程中,该系统较好地完成了信号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了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表现出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精度、实时性以及小型化,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的嵌入式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系统采用嵌入式并行多处理器结构,脱离了传统的计算机平台。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总体设计,采用光纤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应用串口直接接收光纤陀螺仪和GPS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设计了高精度加速度计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将FPGA作为PC104处理器与模数转换器ADS1210之间的接口,由3个模数转换器并行转换的结果同时读入处理器,并设计了PC104与TMS320C6713DSP之间的双口RAM数据交换系统以及组合导航系统软件,实验室三轴转台。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高精度、小体积、实时性、低功耗等要求,对船舶导航计算机小型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与PC机所组成的局域网为基础,在VC环境下,有效利用CSocket类和SQL数据库,开发基于TCP/IP协议、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专门记录船舶装置长期运行且无人值守环境下的监测系统,完整、准确地记录船舶航行各装置工况。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数据传输、数据监测、数据查询等功能,并在文件传输过程中采用混沌加密算法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经过实际调试与运行,该记录仪运行稳定,实时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型舰炮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特点,设计一套针对此舰炮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对系统结构和各个模块进行阐述.采用数据采集技术对舰炮进行实时监控,运用人工智能知识进行故障诊断,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同时使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物理法化学战剂监测仪器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离子迁移谱(IMS)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提出化学战剂检测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和整机设计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0.
电气控制系统直接影响着舰船的稳定航行与作战能力,若无法快速地确定电气控制故障位置,不仅会影响舰船的稳定航行,还会对船员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为此提出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系统硬件为数据采集卡选型单元、PC机设计单元与故障定位终端设计单元;软件为数据采集卡通讯软件模块、PC机软件模块与故障定位终端软件模块。通过上述硬件单元与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系统的运行。实验数据显示:应用设计系统后,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时间与定位偏差均符合现今舰船的安全需求,充分证实了设计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制导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计算机已成为"智能"炸弹制导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嵌入式模块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开发特点,提出了以嵌入式模块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炸弹制导系统的设计方案,着重介绍了"智能"炸弹制导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流程。这种以嵌入式模块计算机为核心的紧耦合设计能够集中统一地完成各个功能部件的控制和信号处理,使整个制导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iCAN协议和PC104的测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总线是被广泛应用的现场总线之一.介绍了CAN总线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CAN总线多种应用层协议并存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一种由我国自主开发的CAN总线应用协议--iCAN协议,同时分析了PC104的主要特点.通过采用研华生产的PCI04,设计了一个基于iCAN协议的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周卫东  郝燕玲 《中国航海》2006,(2):16-19,33
将CAN总线、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新型综合导航显控台,为舰船提供开放的导航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提高系统的硬件可靠性,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PC/104模块,并对以太网及CAN总线进行了冗余设计,软件上以实时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作为软件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综合导航显控台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4.
简述网关的功能,提出了网关的方案设计方法和网关的具体实现。阐述了在PC104上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船用网关的功能并给出了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5.
安全性是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为解决传统设计只能对预先估计和实时监测故障作出反应等问题,依托实体深水AUV,设计出一套新的安全系统,构建主控单元和应急模块的安全冗余结构。主控单元选用基于PC/104总线的工控机设计,应急模块采用C8051F410设计。大量模拟故障仿真实验和AUV实际下水实验表明,该安全系统不仅扩大了故障或危险的应对范围,而且将各应急情况下AUV的抛载执行率提高至100%,可有效保障AUV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船用网关的主要功能:实现上层网(以太网)与下层网(现场总线网)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现场总线网实时报警的中文图形显示;提出船用网关的方案设计方法、硬件组成、软件组成和具体实现;在PC/104上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实现船用网关的功能并给出了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电液集成式阀门遥控系统,针对系统中的控制模块进行功能分析,提出了控制模块的MiniARM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东南大学研制的嵌入式MIMU/GPS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了基于DSP和FPGA的组合导航计算机数据控制和传输。组合导航计算机由DSP、FPGA以及两片MCU等组成,DSP进行导航计算,FPGA负责外部数据的控制和准备,一片MCU实现GPS控制和解码,另一片MCU传递GPS数据和负责上位机通讯。嵌入式MIMU/GPS紧组合导航系统试验结果表明,MCU及DSP数据部分的控制和传输实时性好,能满足DSP对外围大量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