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述了纠错编码技术用于平面无线调车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介绍了“汉明码”的纠错方法在系统中的实现与特点;指出纠错编码技术是提高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的必要手段,以使调车作业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李振玉 《铁道学报》1998,20(1):72-80
论述了纠错与加密兼容系统的编码,解码器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纠错与加密兼容系统比纠错与加密分开地技术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采用(24,12,8)码研制的编码解码器系统,能自动纠正3位错码,检测出4位以上错码。该系统在无线数据通信中,极大地提高了无线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VHDL语言的多功能车辆总线编码器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有高速铁路中的动车组多功能车辆总线进行分析,研究适合于此总线的编码方式,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对多功能总线进行编码分析。一方面建立了功能结构,另一方面用硬件描述语言对编码进行仿真,该编码方式有利于提高总线数据传输的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无线传输红外线轴温探测数据技术,从网络、纠错编码技术、通信软件、设计原理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调车作业通知单无线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编组站调车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阐述了调车作业通知单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组网方法、编码与纠错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纠错编码中的软判决译码方法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性能优越的译码技术,Chase算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Chase算法的基本思想,然后提出了两种试探码集的构造方法。利用这些重新构造的码集,可以大幅度减少Chase Ⅰ算法的试探码,改进chase Ⅱ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SEI系统设备是集列车运行控制及车站联锁功能于一体,通过UM2000轨道电路进行地-车连续信息传输,实现车载设备的连续速度控制。UM2000轨道电路利用混频技术实现数字编码,其编码原则及其低频信息分配及定义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下面仅就编码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容错纠错机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分析建立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研究容错纠错机制涉及的主要内容、探讨容错纠错机制建立的保障措施,进而对纠错容错机制如何建立及落地实施进行初步探讨,为后续相关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光通信技术向着长距离、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具有更加强大纠错能力的EFEC算法正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BCH码的特点,对EFEC算法1.7中描述的正交级联的BCH码的帧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BCH码的编码以及基于BM算法的迭代译码,并分析了不同结构的BCH码的误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误码信道中,1.7中介绍的基于正交级联的BCH码的帧结构相此普通的BCH码具有更加优秀的纠错能力.分析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通信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数据通信与网络中广泛采用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是从循环码中派生的缩短循环码,是一类很重要的检错码.CRC码是在信息码的后面加上几位校验码,以增加整个编码系统的查错纠错能力.本文根据调频多工数据广播(RDS)的基带编码格式的结构和特点,对现有的CRC码校验的并行算法进行此较和分析,实现(26,16)编码器.在Xilinx ISE 10.1平台下给出该编码的仿真结果,通过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一种适用于RDS基带信号的误码校验的CRC并行算法的逻辑编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建立大型铁路站房的有限元模型,以实现多款软件的对比分析,基于Matlab平台编制建模程序。从节点定位与编号、单元编号、赋予截面等过程,详细阐述该程序的编制思想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主要功能的源代码。以昆明南站的建模过程为实例,详细演示该程序在提高建模效率、基于可视化窗口进行快速纠错、保证模型与图纸相匹配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最后,将建立的ANSYS模型和MIDAS模型进行对比,二者计算得到的动力特性保持一致,证明该程序的高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通信在列控安全关键系统执行其安全功能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列控安全相关通信系统危险失效频率应满足的要求。探讨了安全相关通信系统的失效原理与机制。针对构建在不可信传输系统上的安全相关通信系统,讨论了安全编码和传输编码对列控系统SIL的影响。指出电磁、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干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安全相关通信系统无法满足安全性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对列控安全相关通信系统实行在线安全监视的原理和方法,给出监视周期和安全编码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通信安全提供有效的监视工具,以保证在环境变化或出现其他干扰因素时系统仍能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H.264压缩视频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信道编码策略,分别在加性高斯白噪声、随机误码以及瑞利平坦衰落3种无线信道传输环境下,从信噪比和误码率等信道特性与重建视频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无线视频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无线信道状态不稳定使视频解码质量产生较大波动,且不同数据段误码对视频解码质量的影响不同.此外LDPC码在3种信道下均具有较强的抗传输差错能力.这些分析结果对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线机车信号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现有机车信号主体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轨道电路传输信息存在邻线干扰、牵引回流干扰、同频干扰、半边侵入等多种影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常出现发码时间滞后、码型奇变、侧线岔区无信号、移频轨道电路与交流计数轨道电路结合部易出现掉码等现象。为此,提出采用无线方式实现我国机车信号主体化。采用无线信道传输信息具有数字信号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信号稳定;车-地之间双向传输,信息闭环确认;列车无论在任何区段上机车信号连续显示等优点。本文针对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行车方式提出了无线机车信号主体化的两种方案,阐述了方案的基本结构,并对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CTCS3级列车控系统中无线信道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本文设计了Turbo码的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信道的信息安全传输方案,并分别采用了SOVA译码算法、Max-Log-MAP译码算法、Log-MAP译码算法进行仿真测试与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Turbo码技术,可以降低无线信道中误比特率,满足列控系统数据传输的要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肖扬  范俊  黄希 《铁道学报》2011,33(2):52-59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长大于4 000的小幅度缩短的LDPC码可无4环和低码重码,但码长小于4 000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存在4环和低码重码。本文对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进行两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部分子矩阵的列重,以解决4环问题;二是采用802.16e中的准双对角线子矩阵替代DVB-S2标准中LDPC码使用的双对角线子矩阵。在AWGN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性能比改进前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红  靳蕃  胡飞 《铁道学报》2005,27(5):67-71
基于置信传播(BP)迭代译码的Turbo码和LDPC码能非常地接近Shannon限,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成为编码界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复数旋转码的BP迭代译码。复数旋转码的BP译码效果与差集循环码和有限几何码非常接近,优于类似参数的LDPC码。针对BP迭代译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根据复数旋转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方法,与BP译码方法相比,这两种译码算法复杂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8.
UIC标准限界及相关问题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国际铁路联盟(UIC)主要制订适用于其所有成员国的通用性、基础性或涉及多个专业间接口的国际标准,主要包含产品标准及过轨标准,而UIC限界标准就是通用性的过轨标准,其理解显得尤为重要.UIC限界标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动态限界的基准轮廓线的理解,国铁规范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UIC规范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RS-CR与RS-Turbo两类级联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治平  林楷  靳蕃 《铁道学报》2004,26(4):73-78
如果采用随机交织器和迭代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Turbo码的译码性能接近Shannon限。但是当误比特率(BER)≤10-5时,性能曲线下降缓慢,趋近于水平线,影响了Turbo码的推广与应用。级联RS码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但是RS Turbo级联码结构复杂,译码时延大。因此,本文基于交错与级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向纠错码,即RS CR码(RS 复转码),设计构造了该码的编译码算法。RS码和复数旋转码同时对信息元进行编码,级联后新产生的二维前向纠错码,编码时间短,译码速度快,纠错能力可调,尤其适用于自适应的差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提出并证明了准循环LDPC码(QC-LDPC码)不存在四环的充要条件,解决了构造任意长度无四环QC-LDPC码的设计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定理调整校验矩阵中循环子矩阵的维数和移位因子,构造无四环的QC-LDPC码.并给出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通过确定移位因子及单位子矩阵的阶次,判断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的值是否全为非零元素,即可确定QC-LDPC码是否无四环.通过成倍增加构造QC-LDPC码无四环所需的最小单位子矩阵阶次,即可获得不同长度无四环的中长码,实现在增加QC-LDPC码码长的同时,确保码字无四环.相比以往常规检验算法,本文的四环检验算法,可缩短运算量,减少检验时间,降低构造校验矩阵的复杂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效地消除了四环之后,采用本文所提出定理设计的QC-LDPC码具有良好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