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以季家坡隧道的工程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该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与反馈信息的分析,调整支护时间,指导高效施工,并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隧道围岩动态的综合信息,为围岩分类、变形预测、优化二次支护时间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是隧道信息化实践、施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虎头山浅埋软岩段隧道实际情况,对其发生的一起围岩塌方和变形事故进行分析,采用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与计算建模等方法找出事故成因与解决对策,以此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华蓥山隧道某段围岩开挖过程中围岩急剧变形为例,在右洞成功处置围岩变形过大情况下,分析后面开挖的左洞在围岩稳定差、地下水丰富的地质情况下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围岩变形过大甚至塌方,总结其预防技术主要为前期根据超前地质预报修正设计、后期加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刚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254-256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监控量测获得隧道净空变化观测值,可以很好的了解隧道围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的合理性以及确定二衬的施做时间等。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为玉希莫勒盖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研判隧道围岩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5.
田盛鼎 《路基工程》2009,(3):185-186
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配合地质雷达”的综合物探技术,实施上寨隧道出口段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并通过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为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四川省大相岭隧道(俗称泥巴山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支护技术、开挖顺序、超前地质预报和相应的围岩量测,避免了因围岩挤压发生的变形侵限及塌方。  相似文献   

7.
介绍四川省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控制施工技术.该技术由于采用有效的支护方式、开挖顺序、超前地质预报和相应的围岩量测,避免因围岩挤压而发生的变形侵限及塌方,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盲目施工易造成突水、突泥和塌方等安全事故。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在连霍高速将军沟隧道施工中,引进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可以有效的提高对不良地质体的预报效果,通过预报结果与实际揭露的对比分析,其预测精度达到95%以上,有效地指导了隧道的安全施工,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资料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古夫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洋  马留闯  王峰 《隧道建设》2018,38(8):1371-1378
为提高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性和加快施工进度,依托古夫隧道出口段工程,首先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应力应变测试等判断围岩及掌子面稳定性; 然后通过超前支护、低预应力涨壳式锚杆加固围岩,提高围岩自稳能力; 最后采用普通型机械化配套大断面法施工,对围岩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大大提升隧道施工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红黏土填充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岭隧道施工难度大,从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分析,通过对隧道塌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防止隧道塌方和防止塌方继续扩大的处理过程与隧道继续开挖施工两个阶段,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红黏土隧道溶洞塌方处理措施。在海德隧道K120+339~K120+327.4段溶洞塌方冒顶处治工程中,采用地表沉陷坑排水防护、塌方体注浆加固、大管棚及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技术,运用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等技术手段,成功完成了塌方冒顶段处治。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隧道围岩破碎带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亚宇 《隧道建设》2006,26(4):54-57
以客运专线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工程大断面施工为背景,在通过隧道施工设计中存在的围岩破碎带时,应用TSP超前地质预报初步确定破碎带的距离和走向,并结合隧道施工现场开挖揭露出的围岩情况,应用离散单元法(UDEC)对围岩破碎带全断面施工开挖、支护方案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监控量测成果和离散元计算成果中隧道拱顶下沉规律基本一致,且变形量小于设计允许值,证明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结构处于完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万(源)至达(州)高速公路金竹山隧道施工,介绍了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方法。隧道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等信息的反馈,可及时了解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和开挖支护段的稳定状况,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提供依据,同时通过监控量测信息可进一步修正支护结构形式,降低隧道工程风险、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红层泥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红层泥岩公路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对在建项目静宁隧道围岩变形进行了连续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红层泥岩变形过程一般遵循缓慢变形期一基本稳定期规律,具流变特性而无脆性变化特征,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相近地质条件的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二广高速连怀段和济晋高速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实践,提出了使用位移变化率和地质与支护信息相结合来判断围岩稳定性和指导施工的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变更围岩级别、改变施工方法、预报塌方险情等三个方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浅埋隧道塌方冒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雨季。为提高预测预报灾害的准确度,保障施工安全,文中对浅埋隧道发生塌方冒顶前的地质超前预报(TSP)及监控量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TSP在隧道一定区域内从定性、半定量分析解释优化至定量分析,极大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同时掌握隧道所处一定区域内沉降、形变在雨季时的变化速率等特征,特别是塌方冒顶前的极限累计变化量和日变化速率,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监控量测工作非常必要。本文以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4标王村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隧道右线Ⅴ级围岩深埋段初期支护进行监控量测,测试结果表明:在王村隧道Ⅴ级围岩深埋段采用上台阶CD法进行施工,能够保证隧道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塌方问题,结合西山隧道在建设期进行的塌方风险评估,提出相关风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断层破碎带附近以及围岩特性突变位置,施工工法的转化应尽量保守;对于比较破碎的围岩段,应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根据超前预报结果和出现的异常情况变更设计,并制定塌方紧急预案;加强对已施工衬砌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渗漏水现象;对洞内结构进行收敛变形和应力监测,控制可能出现的有害变形,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涌水、涌泥、塌方等灾害。针对地质勘探、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钻探、地下水监测等单项技术在岩溶灾害风险预测方面的不足,根据溶洞与开挖面的位置关系、补给水源、岩溶发育程度及规模、埋深、围岩级别这5个主要的致灾因子,提出岩溶隧道灾害风险预测模型。对5个致灾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灾害风险等级,并据此提出防灾预案和拟定工程措施,以提高岩溶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文章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基本内容及工作目的;其次,概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参数确定,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现场测试结果及开挖后的实际围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规律及特点。最终表明,采用地质雷达对公路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能有效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指导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刘雁宁  路军富 《公路》2012,(6):282-286
分析塌方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工程对策,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阶段安全是隧道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新开岭隧道软弱夹层塌方段为工程背景,详细论述了其塌方原因和采取的工程对策,通过监控量测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其效果进行了评定,研究表明:地质因素是引起工程塌方的主要原因,做好掌子面描述工作,及时分析和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确保围岩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