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桩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及其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8根钻孔桩和128根打入桩的承载力和端阻及侧阻的归-化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其分布宜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另外分别对钻孔桩和打入桩的整体可靠指标用校准法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其可靠指标分别为4.11和4.56,打入桩略高于钻孔桩。  相似文献   

2.
桩的抗力分项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对78根钻孔桩的128根打入桩的系统分析,并使用校准法对现有钻孔桩和打入桩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抗力的分项系数受分布类型影响较大。文中提出由递推法分层土模型计算分抗力分项系数,物理概念明确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计量检定校准是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量值溯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后投入使用之前,试验检测人员或仪器使用者需要对检定校准证书进行符合性确认,通过研究检定校准确认的内容、要求、检定校准证书所涵盖的基础信息,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的基本方法,并根据例证给出了确认的基本步骤,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检验检测机构检定/校准确认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对如何进行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进行了阐述,为检验检测机构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分析了目前电磁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校准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定义有异议、检测设备良莠不齐,缺乏校准、判定依据不统一等,提出了建立校准制度,确立符合行业特色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标准和建设校准、培训基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时域内准静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 以载荷间互谱密度的参数作为载荷耦合作用的表征量, 基于多轴频域疲劳基本理论推导了频域内等效应力的表达式; 得到了与多轴加载等效的分立载荷系的表达式; 为保证载荷谱计算损伤可以覆盖线路实测损伤, 以应力信号自功率谱密度的0阶谱矩作为表征损伤的参量, 约束载荷对测点损伤的贡献占比, 根据损伤一致性原则, 采用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载荷校准; 对国内某型地铁转向架构架进行线路测试, 获得了载荷和应力数据, 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载荷系中构架横向载荷的线路实测方差最大, 为5.08, 电机横向载荷方差最小, 为0.02;频域内考虑载荷耦合效应的损伤校准精度为1.08×10-5, 而采用时域分立谱的损伤校准精度为2.91×10-3, 频域法比时域法的校准精度提高了99.63%;频域内考虑耦合作用的载荷校准系数的综合调整倍数为31.81, 相比时域内采用分立谱校准系数的调整倍数下降了41.71%, 频域法的系数调整最大倍数为6.99, 时域法为15.68, 前者比后者降低了55.42%。可见: 频域内考虑载荷耦合作用的校准方法在误差精度上要优于时域内采用分立谱的校准方法; 频域法的系数调整比例的分散度低于时域法, 校准载荷更接近实测载荷, 校准结果可信度高; 由于校准过程中考虑了载荷间的关联性, 研究得到的载荷系可同时应用于试验台多轴加载以及仿真独立加载, 实现了2种加载方式的统一, 为构架载荷谱的建立方式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钻孔桩的施工过程中,发生断桩事故是难免的。介绍了空心桩断桩处理、桩外压浆断桩处理、桩内钻孔压浆断桩处理、孔内大口径钻孔断桩处理等断桩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桩身特性对楔形桩稳定屈曲性状的影响,基于考虑桩身自重的桩-土体系尖点突变模型,对楔形桩的第一类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确定桩-土体系的势函数和分岔集方程,建立桩-土体系的尖点突变模型并导出桩-土体系失稳条件,得到了楔形桩的屈曲临界荷载;应用能量法原理及瑞利-里兹法计算楔形桩的屈曲临界荷载,验证突变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算例分析了楔形桩的桩身自重和楔形桩桩径变化对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桩身埋置率从0增加到0.4时,考虑桩身自重后楔形桩和等截面桩的临界荷载减小值与不考虑桩身自重下临界荷载的比值分别减小了42.82%和75.27%;其他条件相同时,楔形桩的楔形锥角越大,稳定性越好;当无量纲桩长趋于0时,桩顶自由、桩端嵌固和桩端铰接条件下楔形桩稳定计算长度分别趋于0和无穷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桩端压缩层深度和桩端裂缝研究角度入手,分析了大直径桩基础桩端压缩层深度和桩端地基塑性流动对桩端裂缝填充的趋势,解释了大直径桩基础桩端阻力折减的原因,使用弹性地基Cook模型建立了桩端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反应.分析了体系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桩身应变、桩身挠度、桩身弯矩、桩身剪力和桩土间接触压力等方面,并探讨了桩土刚度比、上部荷载等参数对桩-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