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骑赤兔马     
当我看到赤免马这个摩托车品牌时,不由地想起《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在温酒斩华雄那一刻的英勇与豪迈,他能如此神勇很大的功劳得益于他跨下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宝马良驹——赤兔马。江苏无锡红豆集团正是以这个历史文化故事为背景推出了自己的“赤兔马”摩托  相似文献   

2.
青年作家姜人中先生的新作《我骑千里马上拉萨》,讲述了他和同伴自驾汽车到拉萨旅游的故事、该书描述作音在旅游连中的风物见闻,幽默风趣,让人耳目一新这里本刊将书中部分情节摘编,改名《“千里马”西游历险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汽文化》共分企业文化之用、企业文化生成的“三元素”、企业文化传承的“三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维度”、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等6部分,本刊分5期进行连载.本期刊发的第五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即《中国一汽文化》的结尾篇,本文研究介绍了包括“长子”之责的品行,“我是一汽人”的人格,用户第一“4W”的行为取向等在内的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刘俊芝 《驾驶园》2009,(6):34-34
翻开2009年第2期杂志,看了“人车故事”栏目里马保才的《四十随感》—文,真是感触很深。跟马保才相识时贵刊还在天津,在《驾驶园》杂志社“建社10周年庆”的庆祝会上我与他有一面之交。一晃10年过去了:在读到他的文章时,我对身边的儿子说:“时间过得真快呀!第一次订阅这本杂志的时候你才4岁,20年了,现在你都为人父了,当年我还是少妇,如今已是做奶奶的人了。”  相似文献   

5.
“汽修人生”,汽修人讲述自己成长与成才的故事。2008年李玉茂老师讲了如何《踏上汽修路》,2009年他写了《我的求学路》,今年他又将说说修“万国”车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10):56-56
剥开企业文化的外衣 有很多企业家看企业文化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因为他看不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也没法领略到她的“实”,这里谈到“实”就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谈到企业文化要发挥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从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文特色可以看出,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个区域文化可以炼就一方人文特色,而这一特色要经历多少年的沉积与重塑,所以一个企业文化模式其终点要让员工形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准则和心智模式,这才是企业家看到的“实”,他才会说企业文化真有作用。而在平时企业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就好比公司里唯一的闲人,生产部在紧锣密鼓的搞生产,市场部在披星戴月的忙市场,  相似文献   

7.
黄刚  刘杰 《轿车情报》2005,(8):38-44
在中国影视,服装、电子等各领域.“韩流”风刮得似乎一阵比一阵强。据社会学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韩两国在历史文化认同.时代背景与人文特质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性.“韩流”汹涌自然不难理解,同样.韩系车也在有意无意中利用到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韩国企业更为精准地把握住中国汽车购买人群的消费心态;产品热销自然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8.
“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这是《三国演义》里对后来被封为“骠骑将军”的蜀国大将马超的描述。而在刘总的眼里,途锐正是他征战商场的得力干将。  相似文献   

9.
修车拾得     
曹邦利 《摩托车》2003,(11):38-38
我是“中国的底特律”——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动公司的一名钳工,平日里,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也是一个七八成的摩托车迷,也想借《摩托车》杂志说说我的修车拾得。 一日晚饭后,我正欣赏着近期的《摩托车》杂志,突然被一朋友电话唤去,原来他修理的一辆建设150太子车磁电机拆不下来,但车主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提车,时间非常紧迫。我认真地看了看车子,发现磁电机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10.
刘成强 《时代汽车》2007,(3):102-104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时风运输机械集团成立以来,从一个年产值不足百万,职工不足千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逾百亿、职工30000人的国家特大型企业,产品系列也由过去的三轮农用车单一产品扩展到现在的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发动机、轻卡汽车、轮胎、热电等多种产品,销售市场涵盖全国各地,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现代化管理企业”、“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时风集团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时风文化引领了时风集团发展,时风集团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时风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市场有几大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形成与中国缺少成熟的汽车文化密切相关,也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最近在2006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国际论坛上怒斥中国汽车“怪相”,并对引发这些“怪相”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剖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时尚资讯     
《轿车情报》2012,(9):222-223
篮球巨星林书豪、沃尔沃汽车V60双星闪耀《中国达人秀》 8月15日,沃尔沃汽车全球代富人林书豪“林旋风”来到中国,驾着沃尔沃最新上市V60运动多功能车(SAV),驶入2012东方卫视第四季《中国达人秀》启动盛典.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一个远在边疆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突然对摩托车发生了极大兴趣,要我帮他推荐几本首读刊物。蓦然,“老朋友”——《摩托车信息》马上跃入我的脑海:“那你就看《摩托车信息》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本杂志怎么样?”朋友问。“看后你就知道了,请相信我。”是的,《摩托车信息》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不禁使我想起  相似文献   

14.
《一汽文化》共分企业文化之用、企业文化生成的“三元素”、企业文化传承的“三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维度”、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等6部分,本刊特分5期进行连载。本期刊发的第二部分,以企业属性和文化的发展规律推演企业文化,提出了企业文化必须具备道义性、经济性与实践性等特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23,(8):40-43
<正>“共和国装备部”“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当这些颇有时代感的称号集于一身,沈阳这座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正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历史文化名城”的标签为沈阳带来的是古老的故事和曾经的荣耀,同时也为这个城市烙下了“传统与陈旧”的印记。但是,历史的沉浮也为沈阳锻造出一种举重若轻的韧劲,那是向上生长的力量。致知力行,继往开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沈阳今天已开始迎接更大的挑战,旧标签正在被逐渐撕去,新的故事即将上演。  相似文献   

16.
周毅 《驾驶人心理》2007,(5):137-137
时下,当易中天,于丹走上电视荧屏,“炒”火《百家讲坛》之时,便有了“文化超男”、“文化超女”的“美誉”。也不知何人如此聪慧,竞给两位口才了得、思辩不俗又不失幽默的文化传播者起了个这么颇具讽喻意味的名字。从一项网络调查结果看,不少网友(其中不乏文化学者)儿乎异口同声地说“太喜欢易中天和于丹”,笔者自然也在此之列。  相似文献   

17.
何为“汽车文化”?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等原因,长期以来,汽车文化的概念很难得到统一的概括。但是,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浮上水面,引起业界的关注。在6月8日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汽车文化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一位在中国汽车行业德高望重的老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47年给股东创造了3万多倍的高额回报,这的确近乎神话,可这却是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和铁的事实!被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真实记录了这些铁的事实。在该书的编后语中,编者结合中国股市的发展现状发出了“中国需要巴菲特”的感言。“  相似文献   

19.
维修论坛栏目将从本期开始,连载著名汽修专家阚有波的新作——《维修业的三国演义》。他以一贯的笔锋犀利、思维开阔的风格,戏说汽修业的“三国演义”;他侃管理、侃人力、侃技术,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笑谈中,也将令你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即在社会广阔大舞台上,只要人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发挥其聪明才智,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出类拔萃,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无数英豪的传奇人生是在各自历史时期创造的若干个精彩故事而会集、点缀、烘托出来的。建设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永强被业界和媒体称之为“营销教父”,是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有机地把市场营销教义(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凭着“勇敢 智慧 拼搏”、一招一式的扎实功夫拼打出来的。他从西南兵工局机关到成都万友公司任总经理时。坚持深入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