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森  张磊 《船舶工程》2020,42(5):118-122
针对自升式平台升降装置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自主设计研发了400英尺及以上作业水深的自升式平台电动齿轮齿条传动升降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爬升齿轮进行了重点设计及强度分析。通过DNV及相关规范与有限元结果对比的方法对升降装置关键部位在风暴自存工况下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其结构强度性。根据方案设计生产升降装置样机,并对试验样机并进行了载荷试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为自升式平台升降装置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穿浪双体船在风浪中高速航行时纵向运动性能恶化是影响其适航性和安全性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拖曳水池试验样机研制方案,由船模姿态检测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和伺服系统与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基于样机总体技术指标要求,给出了样机各部分技术指标要求和功能需求,并进行了初步设计。基于该方案研制的试验样机,能够在拖曳水池试验中验证基于穿浪双体船纵向运动控制系统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截取现场整段工程桩体室内抗压试验和现场天然地基、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水泥土的最佳掺入比,水泥土强度增长的三阶段和单桩、软土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及桩侧摩阻力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石油295"号是由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完全自主开发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制,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精细打造的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该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可配置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管道挖沟设备,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管道挖沟、膨胀弯安装、清管试压、应急抢修、潜水作业、ROV支持、海底电缆敷设等作业。  相似文献   

5.
陈剑  颜肖龙 《机电设备》2005,22(6):I0012-I0015
以重新组装后的车载环境下的电子机柜样机为研究对象,力求在机柜结构方案设计阶段获知和改善其动态特性,以提高结构在动态环境中抵御振动和冲击的能力,文中将现代测试手段与模态分析技术相结合,介绍了电子机柜的试验模态分析方法,从工程应用出发,采用力锤激励进行了模态试验,并应用模态分析软件辨识其模态参数,与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及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底管道后挖沟作业过程的深入剖析,总结出锚机与后挖沟机相互协调的指挥方法,阐明了驳船绞锚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提出合理高效的绞锚方式,从而避免海底管道后挖沟过程中后挖沟机对已铺设管道的破坏,并保证海底管道后挖沟的沟形和速度。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人们在配电系统故障预报方面从未考虑受爆炸损害的电缆。1990年海军水面作战中心的Annapolis实验室按照电力生命力大纲开始试验,并评估配电系统受战斗损伤的影响,验证了典型武器威胁可能引起多重同时故障情况。表征动力电缆损坏特性4个阶段的试验已经完成。这4个试验阶段分别是在一个单独的通电动力电缆,以及由一个单电源馈电的多根动力电缆和由多个电源馈电的多根动力电缆进行的,涉及了从大纲开始到试验  相似文献   

8.
海底管道挖沟埋设是提高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及对管道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为保证挖沟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前需对工程船的锚泊情况进行分析。应用MOSES软件对挖沟机工程船进行了典型工况的锚泊计算,阐述了应用MOSES软件进行锚泊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对波浪参数、锚泊参数及船舶惯性半径等参数的变化对锚泊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影响曲线,总结出若干规律,对类似工程船的锚泊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造船》2009,(2):32-32
济柴完成260系列机样机装配工作。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了260系列样机的装配工作。目前,这一新产品已进入台架试验阶段。据了解,260系列机的功率覆盖2085~2655kW,可用做船舶的主、辅机及海洋钻井平台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用于船舶辅机设备陆地性能测试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摇摆台.主要模拟特定海况下横摇、纵摇和升沉运动,不但分析了该结构摇摆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运动姿态的位置解算,还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ADAMS的求解并联机构摇摆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获得了有关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曲线,为船舶辅机摇摆台系统的设计、制造、创新和模拟运动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