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车与我     
小时候,家里有一辆摩托车,那是一辆黑色的“轻骑”15型摩托车。我常常趴在它的油箱上,和父亲一起兜风。作为国产摩托车的先驱之一,那辆车通常是骑三天,修两天,还经常半路抛锚。有一次,是7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们顶着炎炎烈日,走了七八公里盘山公路,才把这辆“不争气”的车推回了家……后来父亲又骑过许多车:嘉陵50、重庆80、黄河250……他把他许多的精  相似文献   

2.
重庆滨江路全线开通那天,我和老Q专门打了个的士,而且要求司机慢慢开,在渝中区第一条环形道上兜了一圈。看着漂亮的长江滨江路和嘉陵江滨江路,老Q这个和我当年同时骑上摩托车又几乎同时离开摩托车座的老车手,又忍不住有些躁动了。“要是骑上我那辆嘉陵125这样兜一圈,说不定还要舒服得多。”老Q总是这样用回忆某位情人式的语气,回忆他那辆125。其实他的嘉陵125和我的建设80,殊途同归,都被灰尘打扮成了一堆奇怪的废铁。现在要我指着这堆废铁说,这是我的摩托车,你才能勉强认出来,这堆废铁确实是一辆摩托车。  相似文献   

3.
我的哥哥是小姑妈的儿子,是一个摩托车迷,他有一辆嘉陵JH150E—B摩托车,像一匹大马,我非常喜欢,常常爬到它的身上去,这里摸摸,那里弄弄,总想把它骑走,可是9岁的我太小了。哥哥说:“你只要能推动这车,就让你骑!”但这辆车有150多  相似文献   

4.
葛国泓 《摩托车》2005,(6):27-27
人到中年的我与摩托车打交道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我对它的感情却在不断地加深,那句“要想死的快,就骑一脚踹”,早已随着胯下的铁马随风逝去。结缘摩托车还是在1999年,我弟弟把他的那辆金城·铃木A X100送给了我。这是一辆1995年出厂的天蓝色、原装发动机的名车,行驶了三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高中学生,年仅17岁。但我已经有5年的车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车迷!当我第一次骑摩托车,虽然是一辆木兰50,但是那只有摩托车才具有的乘骑感觉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学会了骑我们家的JH70,打那以后我真正地爱上摩托车了。我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爱骑,只要在路上走,我就会时时刻刻注意经过我身边的每辆摩托车,从不放过!尤其是看见大排量跑车,我恨不能把那辆车抢过来骑一圈过把瘾!我曾骑过GS125、GS125-R、CL125-2、SRZ150(JYM150)等比较大型的摩托车,虽然比我家的JH70棒多了,但并不是我想要的摩托车! 我喜欢具有动感的外形和马力强劲的发动机的公路跑车,真希望早一天拥  相似文献   

6.
跨上摩托车,拧动油门,伴着隆隆的轰鸣声一往无前——这是我少年时期就有的一种梦想。1983年,我三哥买了一辆当时很“牛”的嘉陵50,我趁机学会了骑摩托车。1988年,学校毕业到有线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后,自己的“摩托梦”实现了。十年来,先后骑过金田-铃木80、铃木AX-100、幸福125、厦杏中华125。其间也骑过单位配给的湘江750。车子换过几部,档次也在提高,而且也越来越感觉离不开摩托车。若说到想要啥车,我这十多年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到对这“两个轮子抬堆铁”的东西着迷,都要归功于我的哥哥,因为是他教我学会了骑摩托车,也是他一步步把我带入这神奇的两轮世界。在1994年的春天,哥神秘地对我说:“给你看个好东西。”跟出院子,哇,一辆黑色的川崎跑车出现在眼前!尽管当时我只有15岁,但却毅然地跨上这火  相似文献   

8.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更确切地说,是一名喜欢摩托车的在校大学生。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摩托车是我大伯的,当时我跟大伯说我想骑一下他的车,于是他教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天资聪颖,半个小时我就完全掌握了要领。自那以后,我天天幻想着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花4000元买了一辆二手的125mL摩托车,我很是兴奋。但我很快发现,这辆车有很多缺点:首先它是125mL的,动力不足,还有就是震动很大,最要命的是,高速行驶时,制动性能很差,安全得不到保障,让我很  相似文献   

9.
聊聊摩托车     
王广松 《摩托车》2004,(1):18-19
我骑摩托车已经有6年了,认识《摩托车》也有5年了。这几年,《摩托车》是期期必买,摩托车也是换了一辆又一辆。从幸福XF90、长洪CH100、CH90、嘉吉JL125T-5,到现在的嘉陵JH125E,每一辆摩托车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 说来有趣,我是先有车才学会驾驶的。第一辆车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姐夫送给我的一辆XF90小太子,我每天往返近20km的路程,节约了时间不说,更是免去了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0.
摩托姻缘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6,(10):30-30
该吃午饭了,同事老陆还在细心地冲洗他那辆旧摩托车.我开玩笑道:"老陆,你这老爷车该进博物馆了,骑摩托车的要是都像你一辆骑十几年,那造摩托车的还不得喝西北风!"老陆笑眯眯地说:"我可舍不得扔,它可是我的两条腿,这十几年上下班我全靠它,就连我老婆还是它撞来的呢!""怎么回事?老陆哥,你可得给我讲讲."我递给他一支香烟,好奇地追问.  相似文献   

11.
熊熊的火焰     
2000年是我难忘的一年,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摩托车--本田CG125,这也是我与这铁"怪物"结下不解之缘的开始,虽说是辆不知转了几手的摩托车,但从其出厂铭牌上判断它的确是辆纯种本田车.我凭借自己的汽修经验对它重新进行了一番修理,修好后,从未骑过摩托车的我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开始学骑摩托车.一开始总是把离合放快了,又不加油门,起步便熄火,要不就是将油门加大了,离合放快了,人车一起窜了出去.  相似文献   

12.
商玉霞 《摩托车》2004,(12):34-34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时7年。“战争”始发于1997年,那一年老公很辛苦,每日上下班骑自行车奔波于乐山一五通桥。我实在心疼他,便主动献上一辆华日90,心想有了这头黑驴,更能俘获老公的心,巩固我们的感情。万没料到,这头黑驴一进家门,很快就取代了我的位置。老公对这辆小太子宠爱有加,几近入迷。往日对我的蜜语甜言都变成对摩托车的了,就连我们俩一块出门都把我的手当油门来回拧。  相似文献   

13.
去年才知道小齐(任贤齐)也玩摩托车,原因是他骑了一辆国产越野摩托车,从兰州出发,一路到新疆采风。我心里就琢磨:呦嗬,又多一位明星车友。后来听说小齐要参加2011年的环塔拉力赛,我就觉得有点意思了,看来小齐是动真格的了,搜搜他的底细。"百度"加"人肉",发现小齐确实有点来头。他毕业于台湾文化大学体育系,喜欢各类极限运动,尤  相似文献   

14.
车,不管什么车,都会令我全身涌动出无比的冲动。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痴迷的就是摩托车。我与摩托车的情缘还是在1987年结下的。虽然当时我第一次骑的车,仅仅是一辆建设50。当我骑上车子,一脚踹下启动杆,随着油门轻松地转一下,车子一下子就发动了。同时我的心也随着车子启动了。呵呵,确切说应该是紧张、兴备与激动。那感觉至今难忘,好极了!后来接触的车子逐渐多了起来,一见到它便总会泛起驾驭它的欲望。在当时摩托车还是奢侈品,种类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我先后骑过黄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03,(11)
说来也许您不相信,我有一辆1989年产自江西南昌的洪都HDl25摩托车,从1990年夏购得骑行至今已行驶8万多公里尚未开过曲轴箱,朋友笑我痴,经销者说摩托车都这样他们早失业了,摩友也说是个奇迹。这辆车现在仍是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每天骑行10公里,的确是匹忠实可靠的“老马”。我还曾拥有过一匹“小马”,是一辆1983年出厂、1984年落户的嘉陵轻骑50,但她早在1989年就光荣退休在我老家的杂物库房了。 摩托车情结 我算是个比较执着的摩迷,从1984年骑驶第一辆车嘉陵轻骑至今已有19年的驾  相似文献   

16.
刘永 《摩托车》2005,(11):25-26
我接触摩托车是在1996年,当时我刚从成都一所技校学习摩托车修理回来开业,由于手头拮据,购买一辆新车成为梦想。后来我花300元钱买来一辆即将报废的成都CD250二冲程摩托车。根据自己从技校学来的知识,我把它彻头彻尾地翻修了一遍,终于可以骑着上路了,在当时能骑上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骑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别提有多舒心了。但由于频繁地维修和该车“油老虎”的贪婪,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后来,我又买了一辆二手的南方NF125摩托车,  相似文献   

17.
王宏军 《摩托车》2005,(9):20-21
我的摩龄已有8年,虽说骑摩托算不上高手,但也算是老资格了。我的第一辆摩托是建设JS60A二冲程摩托车,虽然小,可是它让我充分地体会到了骑摩托的感觉——一种难以言状的冲动,这感觉可能是有些骑了一辈子摩托的人也不会有的,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深深地爱上了它——摩托车。小建设陪伴我走过了七千多公里的路程,我开始“嫌弃”它了。二冲程天生的不足,加之力量又小,而我又胖,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老摩托车维修工了,冥冥之中,我把骑过、修过的摩托车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我爱它们,就是将来不修摩托车了,我也离不开它们,因为它们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修摩托车之便用召门家曾有过八辆车。当初还在上班时因孩子还小,只好把他放在20公里外的老家托老人看管,为了看孩子便买了第一辆摩托车。由于那时囊中羞涩,拿着东借西凑的4100元转遍了吴桥的摩托车超市,最终买了一辆双排气XF250C。这车质量好、毛病少、动力大、跑得快,载着我们一家三口显得非常轻松,在石子路上行驶依然很稳。它的  相似文献   

19.
儿时的我对摩托车说不上是喜欢,只是很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的我而言,摩托车就是个庞然大物,它只有两个轮子却能带着人飞驰,让我觉得很神奇。那时由于人们都穷,能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所以借给别人还要看情面才行。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摩托车却从来就没有人借,一方面是会骑的人不多,另外由于那东西贵,谁也不好意思张口。村里骑摩托车的人只有顺喜叔,他是个照相的,脖子上老挂着一部不知什么牌子的相机。那时照相的人也不多,通常都是办什么证件时才照两张,再有就是学生毕业时照毕业相。每次看到他到学校照相时,一见他走开,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凑上去看他的摩托车,东摸摸、西瞅瞅,胆大的甚至爬上座位摁几下喇叭,嘀嘀声回响在校园,很是神气。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03,(8)
终于,发现陪伴我7年之久的老伙伴雄风K100有些力不从心了,油耗、震动和噪声也越来越大,徐州市规定的报废期限即将到了。天生就特别喜欢摩托车的我,是一个一天不骑摩托车就茶饭不香的地道摩迷,就连我的床头柜上摆的也都是《摩托车》。唉,这往后若是没有摩托车那可怎么办。 我最后一次把默默陪伴我多年的K100摩托车擦得干干净净,送走它时心里真有点依依不舍。 1995年至今的《摩托车》杂志我翻了一遍又一遍,全市的车行老板几乎都认识我了,路上只要驶过一辆靓车,我那不听话的眼球就会情不自禁地把人家送出老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