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模注混凝土衬砌裂缝等病害的严重发展,对使用安全构成威胁。为消除隐患而施行加固。本文介绍了隧道病害状况,对危险地段拱、墙衬砌进行局部加固,以及加固效果等,为隧道设计、施工及病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衬砌裂损是公路隧道最常见病害,如何尽可能在不间断交通、减少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进行隧道快速病害处治,是隧道工程中面临的难题.总结以往隧道衬砌裂损加固处治技术,并结合快速修复不间断交通的技术要求,探讨不同衬砌裂损快速处治技术在快速处治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提出不间断交通的隧道衬砌快速加固修复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为隧道衬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隧道二次衬砌厚度局部不足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及加固效果,依托蒙华铁路某隧道,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二次衬砌局部厚度不足荷载-结构模型,对衬砌缺陷位置、缺陷厚度及缺陷范围对二衬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场加固方案对其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衬砌厚度不足对其所在缺陷部位的安全系数影响最大;拱顶安全系数相对最小,拱脚对缺陷厚度最敏感;衬砌欠厚时对结构轴力影响很小,但会造成欠厚位置弯矩值的大幅度降低;对衬砌加固后,结构弯矩值能得到有效改善,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冬梅  张博恺  刘志刚 《隧道建设》2015,35(11):1121-1126
经验表明,在软土、浅埋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案中,加固方式对衬砌结构受力、隧道收敛变形和地层位移影响显著。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具有隧道埋深浅、结构断面尺寸大、地质条件差、地理位置政治敏感性强等特点。以该隧道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大直径钢管管幕冻结法施工和隧道开挖方案对衬砌结构受力和地层变形的影响。经分析发现:不同开挖方案对衬砌受力、变形和地层位移的影响显著;在分台阶开挖过程中,台阶越小,引起的衬砌受力、隧道收敛变形和地层位移越小;管幕冻结对改善衬砌受力和地层位移效果显著,根据管幕冻土受力特性对其关键受力部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隧道火灾的特性,采用隧道火灾后检查和隧道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隧道火灾进行评估;根据调查统计和试验分析结果建立了隧道衬砌结构损伤评定分级。在此基础上,结合隧道结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衬砌结构修复加固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进行了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在不同的围岩材料、衬砌类型情况下,分析了隧道洞口段衬砌应力和位移沿隧道轴线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取注浆加固围岩方法的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抗震设防长度主要与洞口段围岩性质有关,洞口段松软、破碎的围岩越长,隧道的设防长度就越长;隧道的断面形式以及洞口段临空面的存在与隧道的设防长度关系不大;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洞口段隧道衬砌产生了很大的轴向应力;可采用注浆加固洞口段围岩的方法减小洞口段衬砌的应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7.
六甲洞隧道病害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衬砌出现病害时,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会发生较大改变。根据相关的病害检测资料,利用带病害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六甲洞隧道病害断面在加固前和加固后的断面衬砌结构的承载性能,并对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衬砌病害诊治是隧道运营维护的首要任务。为形成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系统认识,从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技术、病害加固治理方法3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衬砌诊治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主要结论显示:①不同类型隧道衬砌的主要病害类型已基本明确,但是病害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及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②衬砌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病害智能检测识别系统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但是病害信息的快速、高精度拾取和智能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③经过多年研究,已形成了围岩(地层)注浆和内表面加固这2种较为完善的衬砌加固技术方法体系,加固方法作用机制、耦合加固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是下一步的可能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衬砌内表面加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开发了隧道衬砌快速早强的FRP网格加固方法,该方法2个小时内即可起到加固作用;提出了衬砌内表面加固界面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围岩抗力、前期受力、材料用量、加固范围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内表面加固的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及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9.
茶城隧道二次衬砌裂缝加固与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隧道二次衬砌开裂问题的成功处治实例,分析其开裂的原因.总结隧道二次衬砌加固原则,提出加固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新建公路隧道中,衬砌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也是隧道防水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对隧道长期稳定和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隧道衬砌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衬砌与围岩结合部的缺陷、局部裂缝、混凝土强度不够、衬砌厚度不足等。针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对混凝土衬砌与围岩结合部出现的脱空、回填欠实、富水区圈定、衬砌厚度等进行无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为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提供了依据,起到了对隧道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隆务峡Ⅰ号公路隧道病害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隆务峡Ⅰ号隧道经过16余年的运营,出现了衬砌裂损、衬砌渗漏水、内轮廓侵限等问题。针对该隧道病害情况,运用断面仪、地质雷达以及回弹仪对隧道内轮廓、衬砌厚度、壁后空洞及衬砌强度进行了检测。结合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对该系列问题出现原因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提出了围岩及基础加固、衬砌结构加强、衬砌裂缝补强、埋管排水设计方案,采用交通标志手段对内轮廓侵限问题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隧道不同注浆加固方式的减震效果,以西南高烈度地震区某隧道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全环接触式注浆、全环间隔式注浆、局部注浆3种最常用的注浆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注浆模式对隧道二次衬砌内力的影响及不同位置的加速度与位移情况。结果表明:地震中的隧道衬砌开裂主要受拉力控制,其中衬砌拱脚拉力最大;注浆加固改善了隧道衬砌受力,其中全环接触式注浆减震效果显著,全环间隔式注浆效果次之,局部注浆效果不明显;注浆加固增加了衬砌刚度,使得隧道衬砌的绝对位移增加,但相对位移减小,因此注浆后的隧道不会发生较严重的错位。  相似文献   

13.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常面临边仰坡失稳的问题,危及隧道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文中从分析某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的不稳定性特征入手,在分析裂缝成因和后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处置措施。采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强度折减法,对隧道进洞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位移、安全系数、塑性区范围等指标评估地层和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对锚杆加固、注浆加固,以及两者结合加固3种方式的加固效果进行模拟和分析,确定最优加固方案。通过对比采用加固措施前后隧道衬砌典型位置监控量测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加固措施后,隧道变形的大小和速率均大幅降低,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重庆主城区龙家湾隧道病害的现场检测数据,选取其病害严重区段制订加固整治方案,并针对其二衬结构严重大面积脱空欠厚区段选取典型断面建立了带病害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该隧道加固前和加固后的断面衬砌结构承载性能,并对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做出了评价,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变形隧道加固设计法的情况,较详细叙述了衬背灌浆、锚杆加固,内衬砌,拱架加固,内面加固工程的计划和调查内容,设计方法等,并把类比设计,标准设计,分析方法,特殊场合的设计四种适用方法系统概括化。  相似文献   

16.
湖南龙琅(涟源市龙塘镇—新化县琅塘镇)高速公路安平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施工中屡次出现岩溶突水。为保障隧道的安全,文中对该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衬砌结构承受的水荷载和静水压力荷载的作用机制不同;隧道渗流场与围岩和衬砌材料的渗透系数相关,同时受围岩加固圈及加固体渗透系数的影响;荷载大小因渗透系数的改变而改变,渗流场的分布与水压头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吉林省图们侧长安隧道病害原因分析,确定了整治软岩偏压隧道塌方的原则,采用注浆加固围岩,网构钢拱架喷锚混凝土初期支护作为主要受力结构,待围岩相对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治理塌方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山岭隧道"控制排水"原则下的围岩注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会锋  秦忠诚  席健 《公路》2006,(10):219-222
通过对山岭隧道新的排水原则的理解,指出了要在隧道开挖前进行预注浆堵水,从而达到“控制排水”原则的目的;提出了在围岩注浆情况下隧道的两种外水荷载的概念;并分别对加固圈和衬砌结构的外水荷载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单纯的围岩注浆,虽然可以达到堵水的目的,但并不能保证衬砌结构的安全,还必须采取“小排”的方式,排除衬砌背后多余的水,以消除衬砌背后的外水压力。  相似文献   

19.
宝中线堡子梁隧道施工中,由于古滑坡复活的影响,在隧道完成衬砌后发生了较严重的开裂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首次在国内隧道施工中应用奥地利迈式钻进注浆锚杆和M400型迈式泵,以及采取深孔注浆加固围岩和衬砌,达到整治隧道衬砌变形开裂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组工况下偏压隧道的围岩变形及隧道衬砌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衬砌外荷载主要由上覆岩土体自重以及围岩沿着潜在滑移面产生剪切变形形成,剪切变形对围岩及衬砌受力影响显著。在平行于偏压面岩层与衬砌交界处(浅埋侧拱脚、深埋侧拱肩)的内力明显突变。地表注浆加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减小偏压引起的剪切变形,有利于围岩稳定及隧道衬砌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