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严寒地区铁路隧道病害整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正>1工程概述马尔默城市隧道工程,如果能够在2010年底以前与厄勒跨海隧道线的瑞典一端连接起来,将有助于马尔默城市早日从厄勒海峡隧道线获益(图1)。马尔默城市隧道集团(MCG)是由3个企业组成的合资企业,它获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加工螺旋角时,可在几分钟内准确调整万能铣床的纵拖板,而不是增加度数。如图1所示,用划针延长机器的“0”线至横拖板的端部。在标记这条“0”线后,在平行于“0”线的一侧适当位置处划1条“8”线。当纵拖板处于水平位置时,用千分尺测出“A”距离并记下这个读数。  相似文献   

12.
隧道管片设计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影响管片设计的主要条件包括管片形状尺寸、管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及荷载、管片设计细节等;结合工程实例,对管片的厚度、管片环的整体偏转、管片分块与接头位置、管片拼装方式等进行了设计优化。分析认为:如简单地加大管片厚度,会导致弯矩增大,同时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增大;所有管片设计参数不变,只将管片环整体偏转一个角度,其受力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合理对管片进行分块和布置螺栓接头位置,可以改善其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3.
1 隧道盾构施工应用的砌块衬砌 混凝土砌块是盾构施工的圆形隧道最常用的衬砌形式,其制造简便、易于运输和拼装。混凝土砌块衬砌(图1)内径从1.52m到10m,衬砌内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4.
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前长7505m,位于R=12000m曲线上,线间距由4.96m渐变至4.6m,断面变化处采用顺接过渡,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贯通的控制工程之一。通过对石板山隧道进口段衬砌施工实践,着重阐述衬砌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开裂混凝土衬砌的渗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其能  袁勇  杨红 《铁道学报》2008,30(2):124-127
混凝土的渗透性在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及混凝土结构的行为上起着关键性作用,裂缝的存在为水体及其他有损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物质提供了入侵通道,这样,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就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文章从开裂混凝土衬砌的水体渗透特性出发,分析混凝土在裂缝开展过程中的渗透动态特征,在裂缝开度恒定时的稳定渗流特性.给出拉伸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渗透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裂缝开度与拉应力的关系模型,认为两者间存在着固定的线性关系;第二部分为裂缝开度与渗透性关系模型,认为在裂缝开度小于80 μm时,其渗透规律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而推求混凝土拉应力与渗透性的直接关系.最后,通过成熟的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模型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6.
引水隧洞衬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小断面输水隧洞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解决了不良水文地质条件常年处于饱水状态下过水隧道施工中质量控制问题,并提供了相关技术手段和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线性地下结构,容易受围岩特性不均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结构局部破坏等病害。为研究双层衬砌盾构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纵向力学行为,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建立纵向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二次衬砌厚度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取合理的二次衬砌厚度取值。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的纵向等效弯曲刚度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呈线性增加;(2)施作二次衬砌可降低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量及管片间的错台量,二者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而减小,但幅度不大;(3)在隧道纵向出现极端不均匀变形条件下,施作二次衬砌会导致位移突变点附近部位的管片局部内力及环缝张开量增大;(4)综合分析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变形及受力,同时考虑工程造价和二衬是否设置配筋等因素,对于直径12 m级盾构隧道,其二次衬砌厚度建议取20~35 cm。  相似文献   

18.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隧道二次衬砌裂缝的种类、产生的机理、防治及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色尔古电站引水隧洞衬砌施工为例,阐述了圆形隧道中几种不同衬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着重介绍了在特殊地质情况下,为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稳定和高强度工期进度要求,采用了目前圆形隧道衬砌在国内非常少见单工作面针梁+(边顶拱+底拱)相对砌施工和单工作面双针梁台车平行衬砌施工方法,使衬砌进度成倍提高,而且保证了隧道的稳定和安全,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隧道围岩渗流和衬砌水压力荷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出发,对作用于隧道衬砌的水压力荷载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在采用全封堵防水衬砌的情况下,无论围岩的渗透系数多小,都必须考虑同地下水位相应的水压力荷载。二是只有透水的衬砌(或设置排导系统)才能考虑水压力折减系数。水压力折减系数的量值主要取决于衬砌渗透系数同地层渗透系数之比。三是对于高水头的深埋隧道,为避免量值较大的水压力,应设置排导系统,不宜采用全封堵衬砌结构。要采用围岩注浆来控制地下水的排放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