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现有减速带在车速降下来之后还免不了颠簸。为避免降低车速后的颠簸和人体的不适,文中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对现有减速带进行改进,提出可变形减速带的概念,设计非牛顿流体减速带,并分析了该减速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1)
为了解决汽车通过减速带时影响车内乘员舒适感、轮胎磨损、汽车悬架损伤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活塞式智能可调节液体减速带。本减速带采用结构钢作为材料,承载能力强,环境影响较小,使用寿命长。减速带下方设置装有剪切增稠液的活塞缸,当车辆以高速或低速通过减速带时会使剪切增稠液呈现出固态或液态,从而迫使机动车在通过减速带时降低车速,达到减速的目的。本减速带还具有超高速智能防护功能,当车速过高时,本减速带也会降下,防止过大冲击对乘员造成伤害。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分别探讨了圆弧形和梯形减速带在相同高度和宽度的振动分析,得出在不同车速下机动车通过减速带时的纵向加速度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相同速度下,圆弧减速带和新型梯形减速带对车带来的影响较小,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减速带。本文设计的活塞式智能可调减速带既克服了圆弧减速带高度不可调整的弊端,又克服了梯形减速带高速通过时受影响较大的弊端,可为未来先进智能减速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出厂的一汽丰田威驰轿车,车主反映该车在右转弯或颠簸道路上行驶时,在发动机室下部有"铛铛铛"异响,而车辆在直行或左转弯时则无异响。故障诊断根据车主对故障现象的描述,维修技师与客户一同对该车进行路试。发现车主反映的异响确实存在,但异响出现的频率小,持续时间较短,很难判断具体是哪一个部位发出的。接着又对车辆使用环境、状态和故障出现的时间,以及故障出现前车辆有没有做过相关修理等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1宝骏310行驶中异响故障现象:一辆宝骏310,行驶里程约为1800km,客户反映在颠簸路上行驶中左前轮处异响。故障诊断:接车后同客户一起试车,发现故障现象确实存在,在驶过轻微颠簸路面时,左前轮处发出"当当"异响。但是在过减速带或者比较大的坑洼路面时,没有异响。于是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的流程进行检查,首先用举升机升起车辆,仔细检查底盘,未发现碰撞、变形痕迹,下支臂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振动,在确保车辆减速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单开孔减速带设计,使车辆一侧车轮通过凸起减速带块体。运用振动理论和LS-DYNA有限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开孔减速带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垂向极限位移、极限速度和极限加速度;对受冲击最大的前独立悬挂横臂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单轮、双轮两种方式下悬挂几乎都不受损,其振幅、塑性应变及应变能基本一致,单轮通过可有效提高驾乘的安定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减速带位置速度带宽出现反弹,表明在减速带布设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追尾风险;②减速带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且2个减速带相隔越近对速度选择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强,减速效果更好;③通过减速带之前的初速度越大,所需的减速长度越长,应越早采取减速措施;85th百分位减速长度值和加速长度值分别为225,212 m;④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加速度、减速度与制动初速度、加速前初速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道路环境越复杂,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度与加速度曲线的差异性越显著;⑤减速带对车辆的速度折减率上限可达0.9,下限随初始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弥补交通标志标线对机动车驾驶员减速效果的不足,在对交通平静化的减速措施——减速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无破损减速带,分析减速带控制驾驶员行驶车速心理,提出了减速带设计流程,确保车辆以低速通过减速带设置区域并保障车辆通过的安全性。最后在南方某城市几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减速带试点工程,进行尺寸设计以改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现有路面减速带的设计,对减速带进行了类别划分,并采用实车试验的手段,研究了车辆通过不同类型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辆振动、噪音警示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运行速度与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均呈线性关系;减速带的高度是影响振动警示作用的关键因素;A类减速带适用于低速路段,B类减速带适用于高速路段。  相似文献   

9.
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能对爱车呵护得无微不至。然而,不少车主的不良驾驶习惯,却在无意中做了伤害爱车的事情,造成了"毁车不倦"的后果。毁车行为一:在减速带上"撒欢"一些心急的车主,在通过减速带时,往往只稍微降低一点车速,  相似文献   

10.
运用行车动力学理论,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减速带可以有效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提起每年一次的车辆年度检验,许多车主都感到头痛,因为大部分车主年检前也确实把车送到修理厂修过,修理费也花了不少,可上了检测线下来还是有许多项目不合格,特别是制动这个项目不好过关,笔者在车检工作第一线干了十年,对于车辆怎样做好年检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下面就大型车辆在年检过关中怎样准备过好制动这个项目向广大车主和驾驶员朋友们提供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4,(10):141
换碟操作 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和经过限速区时,尽量不做更换碟片的操作,强烈颠簸时碟片容易错位。特殊碟片 使用变形碟片、异型碟片、过薄或过厚的碟片、打口碟片以及在碟片上粘贴标签纸,都会造成卡盘故障,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3.
橡胶减速带具有设置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不同几何设计的减速带会带来不同的减速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少具体的设计规范,导致在使用时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噪声污染。根据减速带减速机理,使用DYNA软件对车辆通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橡胶减速带进行模拟,得出在A、B、c、D、E、F六种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橡胶减速带下车辆的减速效果和震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减速效果最好,同时噪声最小的橡胶减速带最优高度和长度的组合,为减速带的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汽车动力学的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汽车动力学,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假设减速带减速效果已知,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的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并以武汉长江隧道为例,比较了普通路面、防滑路面及设置减速带后汽车行驶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减速带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谈到汽车保养,很多车主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机、轮胎、空调系统等,而汽车底盘的保养很容易被车主忽略。殊不知,长期的行驶,汽车底盘会因夏日烘烤、南方雨季腐蚀、北方冬季融雪剂腐蚀、烂路颠簸、飞石撞击等侵蚀金属裸面,大大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而底盘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各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证了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制动失灵车辆专用减速带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减速带的减速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制动失灵车辆专用减速带的研发设计指出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四轮定位仪的普遍使用,使人们逐渐了解到车轮定位调整后带来的安全性(保证转向灵活、维持直线行车)、舒适性(驾驶时车感不飘浮、不颠簸和不摇摆等)和经济性(延长轮胎寿命和减少油耗等)。但大多数人对于车轮定位的调整,还停留在调整那些不在标准范围的数据,于是部分车主就说:“车轮定位调整都是骗钱的,做和没做一个样。”那么真正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长下坡路段制动失灵车辆专用减速带",是为刹车失灵车辆提供被动降速功能的新型安全设施.介绍了一种以"橡胶空腔减速垄"为核心构件的减速带形式,描述了其研发和试验的过程,以及在蒙新高速公路的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减速带的人性化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常用减速带在国内外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缺陷,从减速带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实例证明改进后的减速带能有效改善其使用舒适性,减轻其对城市道路上过往车辆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挂倒档时有很大的冲击感,由P→N冲击感稍微轻一些。 车辆型号:94款本田雅阁CD5、F22B1发动机、变速器型号为MPOA电控自动变速器。 故障排除:该车是因高速打滑在其他修理厂解体过几次,未解决问题而转到我厂维修。接手该车后,首先向车主了解该车已维修过的项目和更换过的配件,在其他修理厂已更换了变速器大修包和全部摩擦片。读码未见故障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