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自动售检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其票制、专用硬件设备、应用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率先使用AFC系统,经历了标准制定、系统建设、信息利用和设备国产化等多个关键阶段.结合轨道交通的应用经验,阐述AFC技术在铁路客运系统的不同应用模式,分自动售票系统和自动检票系统,分别论述了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并指出铁路AFC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AFC技术及铁路自动售检票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售检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其票制、专用硬件设备、应用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率先使用AFC系统,经历了标准制定、系统建设、信息利用和设备国产化等多个关键阶段。结合轨道交通的应用经验,阐述AFO技术在铁路客运系统的不同应用模式,分自动售票系统和自动检票系统,分别论述了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并指出铁路AFC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车辆受电弓检测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检测法的在线动态检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构成,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现场控制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存储与发布单元和客户访问单元五部分;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受电弓弓头检测系统、受电弓温度检测系统、车顶监测系统和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系统方案和工作原理;最后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优于人工测量,具有实时、准确、可靠等优点,满足受电弓测量和维保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传统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与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之间并没有建立直接、实时、双向的数据交互,在控车过程中无法获取车辆的牵引/制动状态和能力信息,进而导致ATO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可能与车辆实际能力不匹配、控制周期长、停车精度低等问题,需要将ATO系统和车辆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方法]阐述了传统ATO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存在不足。提出了基于车辆深度融合的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以下简称“融合ATO系统”),论述了融合ATO系统在系统架构、信息传输、车辆接口及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融合优化措施。将传统ATO系统和融合ATO系统进行对比,对融合ATO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融合ATO系统取消了ATO系统与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之间的中转环节,减少了通信链路,使得二者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丰富和透明。融合ATO系统可充分发挥车辆系统和信号系统各自的特性和优势,增强ATO系统与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间的配合度,提高整体控车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移动支付自动售检票(AFC)的设计,在现有传统地铁AFC系统基础上,设计基于移动支付方式的新型AFC系统,对移动支付AFC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各参与对接方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车票管理业务、车票应用业务、数据交换业务等移动支付AFC系统,以及系统对接设计、移动支付车票发行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的业务进行设计与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的接口设计和系统的部署方案,体现了移动支付AFC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运转乘务派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列车安全和正点运行,开发了运转乘务派班系统,介绍用于铁路运转乘务派班作业中乘务派班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目标、系统框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铁路客车影视系统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第1代有线模拟影视系统、第2代半模拟半数字影视系统和第3代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数字影视系统的结构和特点,重点阐述第3代影视系统的头端系统、终端系统和网络传输系统等3个主要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北京地铁房山线闭路电视系统的物理结构、工作原理和构建方法:该闭路电视系统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互联,成为综合监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从网络结构、数据流、联动等方面,着重阐述闭路电视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相似文献   

9.
铁路客运专线自动检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论述了自动检票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软硬件设备构成,提出铁路客运专线自动检票系统应以车站为建设单元,以客运专线为数据中心,以铁路客票系统和列车调度系统为重要的数据源,以客运清算系统和营销分析系统为信息综合应用点,形成整个系统的框架;从业务需求层次上考虑,自动检票系统分为客运专线中央系统管理与数据统计分析层、车站检票系统监控与管理层、检票机控制层等3个层次。由于检票业务与铁路客票系统业务、列车调度系统业务密切相关,可以将检票系统并入客票专网,与客票网络一起构成铁路客票售检一体化系统;铁路客运专线自动检票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铁路客票介质的选择、检票门禁控制系统、读票装置、嵌入式检票闸机控制、信息交换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到高质量成网运营和管控一体化的新阶段,提升调度系统智能化水平十分重要.针对调度系统需具备更好的运力资源调配能力和更快的业务响应能力的需求,研究京张高铁智能综合调度系统方案.从系统目标、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技术架构和系统功能等多个维度,采用主流的互联网开发框架和技术进行研究设计.系统具备客运调度管理、综合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iLOCK系统的体系架构,提出了系统的安全模型和安全性计算公式,并对iL-OCK各部分和总体的安全性进行了计算。此外还对影响iLOCK系统安全性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确保iLOCK系统达到SIL4级安全要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介绍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制动系统故障类别不同对不同编组列车运营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限速建议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从技术层面给出了选用制动系统模式的合理化建议:4节及以上编组列车可任意采用车控制动系统或架控制动系统,3节及以下编组列车优先选用架控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中低速磁浮交通道岔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岔系统是保证中低速磁浮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转线系统.根据工程实际.对道岔系统的总体结构、组成及功能进行研究,详细分析道岔基础、轨排、接触轨、供电、控制系统,并提出工程实际中的设计计算方法和部分数据,论述道岔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以及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分析目前地铁明挖基坑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明挖基坑安全风险分析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论述了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原理、系统组成以及系统各组成部分;论述了基坑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优点,并提出了此系统应用范围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芜湖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与报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芜湖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与报警系统的结构体系、总体目标和主要监测内容,同时还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总体要求和数据采集、数据库管理与查询的主要功能及安全报警功能。该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以环境监测、桥梁结构性能监测、列车行车安全监测为主体的由多参数、多种传感器和相关调理仪、多测站及两级计算机局域网构成的综合性大型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系统。在监测系统中,采用“小集中”分散数据采集组网方式,通信网络简洁,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快、故障率低、检查维修方便,而且运行性能稳定,监测数据结果准确、可靠。全部监测数据实现了边采边显,波形显示形象逼真,刷新速度快,数据库管理科学,查询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和谐号动车组是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系统内部结构颇为复杂,各组成部分关系紧密、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接口关系。以CRH3型高速动车组列车为例,介绍了制动系统与列控系统、牵引系统、TD-HMI(列车—司机人机接口)、门控系统和开关及环路等列车控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方式、方法与关系。分析了制动系统如何与列车其他子系统密切配合、协调控制,实现制动系统特定功能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网络关键因素和性能。先对系统网络带宽需求进行验证,再通过模拟数据交易对系统进行正确性、并发、压力以及网络性能等关键因素的测试与验证,以证明设计符合需求,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从而实现各项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武汉东湖通道工程水下隧道消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武汉东湖隧道工程特点,采用多种消防系统共同承担东湖隧道消防体系,其中隧道车行道的暗埋段和半敞口段采用消火栓系统及泡沫-水喷雾系统,主线隧道及匝道的敞开段采用消火栓系统,隧道设备间采用无管网超细干粉灭火,同时在隧道内配设灭火器。重点阐述消火栓系统及泡沫-水喷雾系统的组成及布置、设计参数选取、设备选型。为达到喷头均匀布水的要求,根据隧道车行道宽度不同,选择不同喷头按不同间距采用双侧或单侧布置,灭火时启动1台或2台消防泵。另外对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设施类型、系统功能等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系统是一种代替司机行使列车控制和驾驶功能的信号系统,可以做到无人值守,其对各信号子系统有着相对较高的性能要求。通过分析无人驾驶系统,对车辆的信号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铁主控系统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接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地铁主控系统的特点及其主要结构、地铁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及其接口互联技术的功能分类和特点.并对地铁主控系统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接口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两种接口方式:一种是通过地铁主控系统的主干网与机电设备监控进行数据交换和互联,其通信介质为以太网方式;另一种是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主控系统的一个被控端,不采用以太网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