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平板闸门的固定式滑道使用过程中易磨损、检修困难、更换操作难度大、工艺繁琐复杂和费用较高的难题,提出一种便捷式滑道,将原有的固定式滑道改为抽屉式滑道,更换时只需在仓外将抽屉式滑道从闸门本体两侧推出,更换完成后将滑道从闸门本体两侧推入即可,操作简单便捷,可提升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减轻操作人员的更换及检修劳动强度,提高更换滑道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闸门泵在其潜水泵停止运转后水头较高一侧的内水倒灌而易使叶轮逆转损坏电机之隐患、以及防汛时因外水水位较高而需封闭潜水泵入水端口以隔断外水与内水之需求,提出一种配置有双向拍门的闸门泵,该闸门泵的特色在于其潜水泵的出水端与入水端均设置有截流闭锁拍门装置,其中出水端处的拍门质量较轻它乃由潜水泵水流强行驱动而掀开、入水端处的拍门质量稍大它依靠卷扬机经由钢缆操控而达成启闭。论文介绍了双向拍门闸门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讨论了拍门装置受力状况及其布局对闸门泵的影响,提出了增强潜水泵与闸门门体连接支撑刚度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泵站油压快速闸门截流闭锁装置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大泵站在快速闸门设计和运用上出现的问题,以及闸门本身的运用、操作,结合泵站停泵动态特性,对停泵后门体的下落运动进行理论上的推导,建立了闸门下落运动及下落撞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正确性给予了验证,为泵站快速闸门的设计和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面提升闸门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的过程复杂、费时费力、更改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曹娥江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中的平面提升闸门为例,对Autodesk Invertor在三维模型建立、机构传动动画生成,结构干涉检查、闸门重心位置显示、二维工程图出图等应用进行研究和阐述。表明将Autodesk Invertor软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率,对其他类型的闸门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彬 《珠江水运》2022,(7):89-91
文章以某水闸工程为例,探讨了分节闸门的有关施工方式及技术要点,例如其安装与焊接等.此工程含有八扇闸门,每一扇闸门的重量约为30 t,通过专业厂家来生产制作,各扇闸门都以分两节的形式来加工,门槽内开展拼装焊接操作,对于底节闸门,它的长度、高度及宽度依次有9.94m、3.4m及1.1m,对于上节闸门,它的长度和宽度都同底节...  相似文献   

6.
船闸三角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自振特性是分析闸门流激振动的关键因素。采用空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三角闸门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模态。计算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闸门自振特性的影响,总是使闸门的自振频率下降,振型模态也相应发生转变。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船闸三角门的安全运行操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弧形工作闸门的三维静动力有限元分析旨在研究该闸门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响应和动态特性。使用有限元软件,将弧形工作闸门的几何模型建模成三维结构,并设置相应的材料属性、约束条件和加载情况。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响应。采用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并评估闸门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振动等参数。在某些特殊工况下,如极端荷载或地震等情况下,闸门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和振动增加,需要进一步考虑增加结构强度或采取减振措施,针对静动力的有限元分析将进一步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平 《港口装卸》2007,(1):20-21
1 概述 在码头防汛墙的道路通过处,须设置防汛闸门.长江下游各港口传统的防讯闸门一般采用人工合闸的方法:在码头防汛墙的道路口,用吊车或叉车将木板或钢板插入预设的槽内,有时还需要用沙包加固,在大宽度闸门的情况下中间还需设立柱.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利用尾水闸门封堵尾水是检修工作前提,然而尾水闸门是先下闸再排空尾水室利用闸门两侧的压力差进行封水的,所以闸门的初期防漏问题一度成为各小型水电站的难题,本文通过冯家山一级电站尾水闸门从无法封堵到高成本封堵,再到低成本封堵探索过程,利用超薄型液压千斤解决尾水闸门初期防漏问题的方案经实践证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特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0.
灌区控制和量水领域由于渠系点多、线长、面广、供电困难等实际问题一直沿用人工观测,使得灌区流量监测和闸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控水、调水能力较差。针对菏泽市谢寨引黄灌区,设计开发了远程自动控制计量闸门控制系统。运用明渠测流原理和传感测量技术完成闸门计量,借助数据的无线传输实现闸门远程控制,对系统数据采集和电机驱动进行阐释。该系统运行稳定、精度高、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1.
夏宏杰 《船海工程》2012,41(2):119-122
介绍滑道式救助艇收放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所设计的收放装置液压系统具有以船电为动力的正常收放和母船失电后的手动施放两种功能。通过对艉门负载特性以及手动施放液压回路的性能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收放装置液压系统能够满足2009年9月新版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且具有功能齐全、放艇快捷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闸门尺寸大、功能多、结构复杂、布置空间有限等技术难题,门体结构采用大门内套垂直升降小门的新结构、水封结构创新设计、启闭装置和排水系统紧凑的布置方案等新的设计思路和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闸门结构布置、启闭机布置、闸门止水、充水、排水以及闸门内部设备布置等问题。该闸门成功投入运行,为今后的同类设计和运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小艇安全快捷地收放,以执行水面作业、海上人命救生和遇难船舶施救等任务,设计了一种艉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液压系统,并对艉门负载特性以及手动释放液压回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系统具有以船电为动力的正常收放和母船失电后的手动释放两种功能,能够满足2009年9月新版《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具有功能齐全、放艇快捷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角闸门因其具有能承受双向水头,并且能在动水时启闭,启闭力小,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其在感潮河段的低水头中小型船闸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的结构、结构计算以及闸门启闭机运行特点进行了介绍,为大型三角闸门在中高水头船闸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力变换装置应用于区域配电系统必须满足区域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称为电力变换装置的适配性。本文针对大功率船用整流装置,对其适配性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安全性要求、任务与功能要求、供电性能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环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船用整流装置要求高可靠、可维护性和高效率,低的发热温升,良好的工作特性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门缝输水是三角闸门的一种重要特性。基于三角闸门门缝输水,低水头船闸可以不设置阀门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但具体适用工况尚难把握。依托未设置阀门的大柳巷船闸,采用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门缝输水时水力及启闭力。研究表明:口门越大三角闸门能承受门缝输水的水头越小;目前门缝输水有关计算公式尚需结合三角闸门的结构特点确定流量系数;三角闸门启闭力除按规范公式计算外还应考虑门体缝隙流和惯性阻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各种清洁能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在各种清洁能源中,波浪能以其能量密度高、易于被采集而受到高度关注。而作为采集和转化波浪能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对于波浪能的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波浪发电装置在位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形态及运动具有典型的强非线性特征,相当复杂。本文结合某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的具体参数及系泊设计,将该装置的系泊缆索离散为凝集质量模型,运用海洋工程专业软件OrcaFlex建立了该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在某一特定海况下的水动力学分析模型。对该装置的系泊缆索进行了特性分析,得到了该装置的主体浮子结构的空间六自由度时域变化情况。仿真结果可对具体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工程指导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徐超  石晶鑫  李德堂 《船舶》2015,(1):79-85
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着眼于开发丰富的波浪能,设计了一种以自升式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此新型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与其他波浪能发电装置相比,具有抗风、抗浪、连续、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装置实施波浪发电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实际海况下能够正常进行发电作业,验证了该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可行性,波浪发电效率超过项目技术指标的15%,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已经在多方面实现了突破,总体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汤伟毕  李然  陶然  刘应 《水运工程》2020,(2):172-176
针对船闸人字门检修时传统的顶落门施工工艺复杂情况,设计了机械液压连锁同步升降装置,分析了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受力工况。采用解析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装置中主要受力件螺纹活塞杆和安全齿形螺母进行理论强度校核,并基于Ansys软件分析装置在载荷物以重力下坠极限工况下的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的理论强度满足要求,有限元分析的局部区域存在最大等效应力接近材料屈服极限情况。结合分析结果和装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改造建议,进一步优化了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阵列振荡浮子式简易波能转换装置,试验证明了该波能转换装置在没有进行二次转换的情况下,不仅保证了波能采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而且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为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