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铰缝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横向连接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铰缝也是装配式板梁桥的薄弱环节,铰缝的易损性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针对空心板铰缝损坏,上部结构单板受力等典型病害,以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例,从构造设计,损坏修补,材料选取,防腐养护,施工运营等方面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具有铰缝病害的桥梁整体性得到了较大提高,整体刚度也得到了较大恢复。为关于装配式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的维修加固设计、施工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修复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梁桥的铰缝病害,采用体外横向预应力对其进行加固,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以及静载试验对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体外横向预应力有效改善了空心板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增强了板间的横向联系,铰缝病害得到修复,可为类似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铰缝破坏是装配式空心板桥的一种常见病害,目前最常用的加固方法是凿除破坏铰缝和桥面铺装再重新浇筑,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铰缝破坏而造成屡修屡坏。通过比较国内外空心板桥的构造特点,发现两者在设计上最大的区别是国外的桥梁在横隔板内施加了强大的横向预应力。实践表明:增加横向预应力可以减小铰缝破坏出现的可能性。为了避免铰缝破坏重复维修,该文提出一种增加横向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加固装置和施工工法。最后对一座典型的装配式空心板桥进行实体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法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板梁桥单板受力加固需要中断交通施工问题,以及为加固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介绍一种不中断交通加固单板受力桥梁施工工艺——铰缝注胶加固法,并提出铰缝注胶加固效果评价指标。采用跨中最大挠度来表征板梁挠度指标,结合挠度规范限值,定义绝对挠度减小率、相对挠度减小率、挠度损伤度等加固效果评价指标,并结合一座6×25m单板受力的空心板梁桥工程实例进行铰缝注胶加固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铰缝注胶加固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桥梁加固后梁板挠度明显减小,桥梁刚度提高,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实现了不中断交通加固单板受力桥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普遍暴露出来的装配式空心板梁桥病害,以武汉市三环线地面层五座空心板梁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进行维修加固设计,提出的主要设计方法包括:梁体横向分块依次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案;新支座垫块双层设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的三种不同的支座垫块与墩台帽梁连接方式;铰缝跨缝植筋处理。施工过程及运营情况表明,这些设计方法在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缩短了工期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恢复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恢复了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桥梁铺装层改造中当主梁或桥面板承载力不足,刚度不够,或铰接梁、板的铰缝不能有效传力时,采用的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桥面补强加固法特点,从其适用条件、材料要求、力学特点、设计计算、构造措施及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可操作性强,对实际桥面补强加固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道上某双曲拱桥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桥存在的拱肋横向裂缝、拱波纵向开裂、腹拱顶部铰缝开裂等病害,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维修加固,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固前后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所采取的加固措施能有效改善桥梁的使用性能,提高主梁的强度和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板梁桥由于其预制、安装、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后期运营时间的增长和通行荷载的日益繁重,板梁桥不可避免地经常出现铰缝方面的病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K137+835中桥为工程实例,结合现场实际检测,对板梁桥病害桥梁(出现铰缝病害)加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得知,采用注胶法加固板梁桥铰缝,可加强梁板间的横向荷载传递能力,增强各梁板共同受力,提高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设计、施工、材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质量控制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空心板梁铰缝性能直接影响板梁的整体工作性能,桥梁巡查养护过程需重点关注此类病害。现通过对铰缝破坏产生的表观病害进行总结,分析铰缝破坏的成因,提出铰缝维修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