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城市土地利用需要更为集约、高效、现代的开发模式。市政用地主要提供城市交通与市政管线的通行空间,与周边公用、商业、居住地块的衔接,决定了市政交通条件的优劣。以北京奥体南区地下环形隧道断面选择为例,应明确城市地下隧道的使用功能,进而确定道路设计标准,同时需考虑道路周边地块需求、现场建设条件、临近工程施工衔接等控制因素,从而得到城市地下隧道断面布置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城市地下道路的开发利用,即城市隧道、地下立交、地铁、地下街、地下车库等设施的建设,结合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泰达CB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及天津市区的其它地下道路的设计实例,对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地下道路的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道路下方建设隧道形式的立体车库,并将隧道式立体车库与综合管廊结合,既能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也能够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出将综合管廊与地下立体车库结合,并综合分析路下隧道式立体车库的建筑方案、结构组成、建造方法、运行流程及未来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利用地下空间增建路下隧道式立体车库,路面上仅保留地上出入口,占用一小块地面空间建设地下立体车库,可以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采用顶管、盾构等机械自动化建设方案,对已有道路结构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较小,且始发井/接收井可用作立体车库的升降通道,进一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在国家兴建地下综合管廊的同时修建地下车库,将二者合二为一,既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也能够节省工期和成本,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项目隧道从城市综合体群穿越,与多个既有项目衔接,通过统筹规划,与多个项目组合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地下空间,并通过地库专用道连接地块与地下车库,能够发挥城市地下道路的综合交通功能。并对多交叉界面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施工重难点进行总结,调整基坑之间的位置,协调基坑开挖和拆撑时序,最终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娜 《公路交通科技》2013,(11):385-387
本文结合某隧道工程施工实例,总结了多年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经验,分析了在整个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提出针对城市地下隧道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要点,对城市地下隧道工程的实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邹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98-198-202
以上海市某过河隧道为例,综合考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道路交通功能、保护周边环境等因素,对隧道过河的明挖、暗挖方案进行深入对比,确定了明挖叠层结构方案,结合围堰分幅施工;同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体系,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了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下方带状地下空间是轨道交通、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及地下物流等市政设施的主要敷设载体。为了提高此类带状地下空间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国内某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将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等设施进行集约化共建方案研究,并通过对共构体的横断面、平面接口、纵断面及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共建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所谓地下区域能源管廊,即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多种能源管线的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具有节约地下空间、方便管线检修、避免道路重复开挖等优点。能源管廊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已有应用实例,技术日渐成熟,规模逐渐增长。但城市中各项工程施工,为管廊的保护带来诸多问题。以某地下区域能源管廊保护性监测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地下管廊监测方案,综合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能源管廊的各项参数的变形规律,总结了地下管廊的监测要点,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构建是解决现今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针对这一课题,探讨了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其对改善城市空间的重要作用。结合重庆市解放碑CBD交通现状评价分析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等因素,提出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方案——地下车行道路网络、地下快速人行系统。该方案对改善解放碑CBD现状交通和城市环境、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它城市发展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系统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的类型及特点,总结了开展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目前建设众多的地下隧道,从道路线形、横断面和安保设施三个方面浅析了地下道路的总体设计要点。特别是路线设计中需要验算平曲线和竖曲线行车视距,对直线段长度和出入洞口设计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