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涛 《人民公交》2024,(1):11-19+10
<正>Q《人民公交》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总体目标来看,要在2025年实现交通功能、运行能力、安全保障等方面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协同的明显提升。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施建设、交通治理和运行能力、安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要实现2025年的目标,这些短板该如何补上?  相似文献   

2.
正继2019年回天地区自行车专用道建成投入使用后,北京有望迎来第二条自行车专用道。2020年2月17日上午,《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公布,《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北京交通部门将研究在通惠河沿线建设自行车专用路。《行动计划》提出,在公路建设方面,不少市民期盼已久的城市主干路都将在2020年建设完成,包括林萃路、化工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公交优先"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公交专用道是最重要的公交优先路权保障措施。该文对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杭州市公交专用道体系设置为例,在大城市公交专用道的体系构建流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交专用道的相关配套设施实施建议,旨在说明公交专用道体系建设时,须同步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等配套设施,方可发挥公交专用道体系的规模效应,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分析公交专用道规划实施流程,依托实测数据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上海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和公交专用道类型及服务水平,针对城市道路网络改扩建计划和交通需求,提出公交专用道的建设策略和道路条件限制时公交专用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重庆市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但公共汽车交通出行分担率及客运量逐年持续下降。为此,重庆市主城区正式启动首批14条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以期能有效遏制和扭转公交日均客运量和公交机动化分担率逐年下降的态势。而信息系统是公交专用道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子系统的构成、功能等充分体现了山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特色,并在全面提升主城区公共汽车交通服务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无锡市为解决对公交出行市民满意度不高问题,在主城区范围内进行若干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并从公交专用道的设置需求、设置形式、设置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公交专用道系统.通过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合理分配道路资源,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改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保障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并采取"软硬结合"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骨架路网条件,积极改善运能结构,有效利用道路空间资源,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规划城市新建区公交专用道,提高区域公交运行水平,从规划层面,根据区域公交客流的现状走向及未来客流分布,结合区域道路网络特征,规划新城区公交专用道网络,形成"面";根据各条公交专用道沿线用地及交通特征,合理确定公交专用道的站点位置及形式,完成"点"的分布再串联成"线";通过专用道站点的分布形成公交服务"面"的覆盖。从设计层面,以区域路网条件、道路交通状况、公交发展等为重要参考依据,结合公交专用道的专用程度分"封闭式"、"半封闭式"和"非封闭式"进行多等级设置,保证公交专用道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城市开发的变化,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建设更为复杂。基于西宁市五四走廊公交专用道项目,介绍了应对新旧城区的连接通道、新路和老路的专用道设计对接、轨道走廊与公交专用道走廊共线以及智能交通系统与公交走廊的配合等复杂城市开发背景下的公交专用道设计经验,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促使城市交通结构日趋合理化。然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在考虑公交车交通效益的同时,还应兼顾小汽车的权益。现实中公交车道利用率低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利于城市整体交通系统的发展。从交叉口人均延误、路段人均行程时间、无效交通量、车道均衡系数和公交停靠站对其他车流干扰强度五个方面构建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评价体系,确定合理权重,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效益进行评价,以此提出对现有公交专用道进行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淄博市柳泉路改造工程交通组织设计为案例,通过道路断面、沿线交通量、用地规划、周边路网等全面的现状调查分析;采用交通模型对交通量进行科学预测,统筹资源与需求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主线双向八车道(含两条公交专用道),外侧增设慢行一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新建慢行一体等措施,合理分配了路权,保障了公交优先通行权,实现了机非分行,提高了通行能力,改善了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1.
微聚焦     
<正>2015年9月越用越短的桂林公交专用道据了解,桂林市在十多年前就建了公交专用道,在广西各市的公交专用道建设上可谓走在前列。但十几年过去,桂林市的公交专用道却越"走"越短,从最初的4条线路7.8公里缩短到了现在的1条线路3.5公里,而仅存的这一条公交专用道在公交驾驶员看来也如同鸡肋,有时候甚至比在非公交专用道上行驶还慢。@桂林市规划局:在2000年左右,伴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越来越不顺畅,桂林市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保障市民交通。在这种背景下,公交专用道应运而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8):140-140
安徽省将全面放开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和新型城镇化步伐。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试点进度,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建设,使城市建设成为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交通系统优先的交通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交专用道设置的道路交通条件及设置前后各交通参数进行了分析,分类探讨了公交专用道站点的设置。建立了单点交叉口被动公交优先的信号周期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给出了公交专用道的交通设置依据及公交站点的设计方法,证明了公交优先控制模型的有效性及先进性,系统地提供了公交优先的交通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的逐步确立,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辟了公交专用道,为城市公交提速,而公交专用道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是各级城市政府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实际行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对常规地面公共汽车交通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道路交叉口公交优先设计方案,分析了公交车运量大、投资成本相对较小的优点,以公交专用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公交专用道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基础上,对交叉口进出口公交专用道设置进行分析,以及交叉口公交优先配套设施的设计分析,研究了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的空间结构布置和信号配时方法;最后,以一个交叉口进行公交信号优先仿真设计及延误分析:结果显示:公交优先的信号相位和配时设计方法可以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缶沂市近期将实施"四横四纵"公交专用道网络。沂蒙路现状为双向6车道,在不进行大规模道路拓宽改造的前提下,实施公交专用道有一定难度。在沂蒙路现状调查基础上,论证公交专用道实施必要性,进行合理功能定位,提出道路断面改造方案、公交车站改造方案、交叉口进口道设计,以及沿线相交节点出入交通管理、慢行交通配套、公交信号优先等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以北京市2014年底在三环快速路部分路段上施划的公交专用车道为例,通过对公交专用车道施划前后公共交通的通行量、满载率、载客量、私人交通的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调查、统计与分析,从公共交通通行效率、私人交通服务水平、公共交通对社会车辆通行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在城市快速路施划公交专用道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为今后城市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的施化与完善提出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单线公交专用道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交优先的问题。为能更好地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提出了在大城市或特大型城市设置双线公交专用道,以及双线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并对双线公交专用道和单线公交专用道的效益进行对比,运用模型计算后得出了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织部位,在其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城市高架桥施工往往受到现有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错综复杂的交通环境以及狭小空间的制约,在城市高架桥箱梁施工中如何结合现状外界环境选择合理的支架、模板体系对市政高架桥施工安全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以及保障交通、行人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武汉市重点工程——珞狮南路改造及配套工程高架桥建设实际情况针对箱梁施工支架、模板体系选择进行了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163-163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山东省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各城市政府每年的公交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城市建设资金支出的5%;用5年时间,城区站点覆盖率要大于70%,使全省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有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济南、青岛等城市要在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形成快速公交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淄博、烟台等大城市要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中等城市要形成以大容量公交车为主体、基本覆盖全部城区的公交系统;小城市要逐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