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级配碎石基层的级配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对比5种试验路方案来确定级配碎石基层与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间的黏结层,即: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煤油稀释沥青透层+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使用效果,最终推荐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黏结层方案,并得出了一些关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普通乳化沥青用作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时,其透入效果极不理想。根据在某高速公路水稳半刚性基层上,使用普通乳化沥青用作透层的实践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于半刚性基层上的透层油层间黏结效果不理想、固结防水作用差的问题,研发了一种高效、环保的乳化沥青透层油材料。根据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和渗透效果的因素,通过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对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均匀性进行观测,结合室内渗透试验,逐一筛选了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种类和最佳掺量,确定了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材料组成。根据室内渗透试验效果,确定了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洒布量为1.5L/m2,最佳洒布时机为基层试件成型后养护1d左右,洒布时的环境温度必须在10℃以上。采用室内渗透试验、层间剪切与拉拔试验对比研究了4种透层油材料在不同洒布量下的渗透效果和层间结合效果,结果表明:环保型乳化沥青透层油均优于其他种类的透层油,其最佳洒布量仍为1.5L/m2;通过对各种透层油最佳洒布量下的冲刷试验,表明环保型高性能透层油的抗冲刷性能良好,可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起到有效的固结保护作用。通过成本分析,表明环保型高性能乳化沥青透层油成本低于煤油稀释沥青和高黏结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4.
柔性路面透层沥青的选用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柔性路面要求设置透层沥青,但透层沥青的选用与施工尚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根据在同三线宁波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对透层沥青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沥青选用与施工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透层油在水稳基层中的渗透深度及水稳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的粘结性能会影响透层施工质量、后期道路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为提高透层油在水稳基层中的渗透深度,文中对水稳基层室内标准试件在不同龄期洒布透层油及掺入高性能渗透剂的透层油,分析不同洒布时间及高性能渗透剂的掺入对水稳基层渗透深度的影响;通过层间直剪试验,分析水稳基层渗透深度对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层间抗直剪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锋    鞠文杰 《公路与汽运》2011,(4):123-126
透层沥青作为基层与面层之间的过渡层、功能层和结合层,具有增强层间结合质量、避免层间滑动、防止基层透水等作用,其重要程度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该文以某升级拓建道路工程为依托,对MC-70型透层沥青的配制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积累施工经验,提高透层沥青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以煤焦油渣制备的改性低温煤沥青为基础,以煤油为稀释剂,探讨了改性低温煤沥青的溶解利用率,并制备了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进而利用渗透试验、层间拉拔试验等方法,考察了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的渗透和层间结合性能。结果表明:提高氯丁橡胶(CR)的掺量或煤油的比例,可以提高改性低温煤沥青的溶解利用率。在氯丁橡胶(CR)掺量0.5%、煤油与沥青的比例为2∶10、洒布量为1L/m~2时,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可达8mm,与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渗透性能相当。与液体石油沥青相比,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在层间结合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透层油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文斌 《东北公路》2002,25(4):1-2,94
通过沈山,锦阜高速公路路面基层透层油的施工,结合目前我国乳化沥青的性能,现场施工机械的配备,以及石屑的洒布提出了以下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路面结构形式。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结合质量一直是整个路面结构的薄弱点。高渗透性乳化沥青能弥补这种缺陷。通过试验检测了一组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性能,对影响乳化沥青渗透性的各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透层油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透层油的层间结合作用、对基层表面的固结保护作用和对基层封闭养生的作用,以及透层油的层间结合作用对于保证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层间结合性能、固结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作为透层油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