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对运行速度的研究很多,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本文基于运行速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以相邻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差、相邻路段大货车加速度和大小车速度差3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得出安全性不良路段,为山区公路设计与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驾乘人员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系统各组成要素,选取影响公路线形与安全协调度的指标,并引入群层次分析法建立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协调度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且通过统计高速公路设计专家的咨询结果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11月14日正式发文,同意以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为依托,组建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建院40年来,积极从事山区高速公路技术的研究、开发,并通过承担众多大型公路工程的设计,在大跨径桥梁、长大隧道、高边坡治理、高墩高架和弯坡斜桥的研究和实践上,形成了成套技术,为全国公路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该中心的组建是我国山区公路建设的一件大事,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官甦  卢晓红 《公路》2006,(2):80-84
以石灰岩山区的生态环境及工程地质特性为基础,从环境、功能、美学、社会经济效益等4个方面对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进行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该类项目的分析评价提供了评价标准及依据,使公路建设决策者、建设者、运营管理者对公路景观在建设运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为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景观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特点和评价方法需求的基础上,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应用于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最后,以渝湘高速公路(界石立交至黄草立交段)隧道为例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步骤清晰,易于理解,计算简便,能够定量地评价出隧道运营安全性结果,为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重庆公路隧道照明品质,促进隧道运营降本增效,在石渝和渝黔高速公路隧道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照明系统提升、侧壁亮化涂装和照明智能控制等技术,针对这2座隧道照明现状开展照明提质升级改造,并采用多维度评价指标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隧道照明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都得到显著提升,改造方案可供重庆乃至全国公路隧道照明提质升级与低碳运营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寒区复杂条件山区路段的行车安全性,依托新疆果子沟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开展了高寒区复杂条件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结合高寒区气候特征和交通组成特点,通过对公路冰雪气候条件下的路线平曲线设计优化、连续纵坡安全分析、视距保证、合成坡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调整设计超高、优化避险车道设置、增设停车服务区、设置限速及警告标志、加强桥梁护栏防护等级等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6)
为了合理地评价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安全性,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判多级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理论建立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将公路线形安全等级划分为优(1级)、中(2级)、差(3级)三个等级,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等级的综合隶属度,合理评价公路线形安全性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山区双车道高速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线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川西高寒高海拔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基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运行速度预测与协调性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成熟结论和新研究成果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并融合多年设计经验与新设计理念,全面、客观、有效的对该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针对行车安全的路线优化方案、安全改善方法和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视觉信息对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至关重要,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基础.从驾驶行为理论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出发.提出了预览视距的概念,用于量化驾驶员的视觉信息,构建了预览视距计算模型.以预览视距为切入点.根据多条既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资料、实际运营数据和事故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了驾驶行为中的预览视距与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预览视距变化率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并通过运行车速修正,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云南新街~河口段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成 《公路》2008,(2):15-18
对国道主干线(GZ40)二连浩特~河口公路云南新街~河口段高速公路施工图总体设计加以总结,期望能够以此为例说明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即总体设计的完美与否,不仅可以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还关系到施工难度以及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舒适性等要求,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地质条件变化多变无常,路堑边坡开挖的稳定性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十分关键,本文研究了永顺至吉首高速高速典型路堑边坡开裂的稳定性,提出了高速公路多种边坡防护型式,从而保证公路的施工和运营安全,为山区不良地质高速公路的设计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梧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网规划组成部分,其设计工作被作为交通部和广东省联合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通车多年来运营条件优良,与环境和谐。该文对项目的绿色公路设计研究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设计理念、科研支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评价标准;可供绿色公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邵艳  余绍淮  徐乔 《中外公路》2019,39(3):312-314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制约因素多、工程难度大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扫描的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方法。在高精度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基础上,通过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识别与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公路纵、横断面设计,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选址研究。贵州省都匀至安顺公路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工程方案,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小,为山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鉴于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该模型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广昆高速公路粤境河口至平台段隧道为例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步骤清晰,易于理解,计算简便,能够定量地评价隧道运营安全性结果,为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路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山区公路的选线往往由于其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而受到多方限制,已成为很多地区阻碍基础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勘察设计的质量对公路的建设及今后的运营意义巨大。文章以国道G316线某段改线勘察设计为例.对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勘察给出了明确的思路,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专题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类比法在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等特点。以重庆忠县至万州高速公路为例,运用类比法进行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研究,该方法还可为山区低等级公路及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的银武线陕西境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提出的评价内容,结合项目实际,采用运行车速对本项目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了安全性检验。特别对影响该项目运营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评价结论提出了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公路安全性评价及保障技术研究课题,并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立项研究,目的是在设计阶段或公路项目实施前,通过研究安全性评价技术,提前发现、指导、修正公路几何线形设计中存在的影响运营安全的问题,为使用者设计安全的公路;并对于已建成的公路,识别事故黑点,预实施必要的安全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运营期边坡长期稳定性具有逐步劣化特征,而传统边坡分级评价方法未形成长期稳定性动态评价体系。根据四川红层丘陵区公路边坡坡体结构和变形失稳特征,建立了基于动态变形的边坡长期稳定性量化评价体系。针对公路边坡沿线点状分布,数量较多的特点,对红层区398个公路边坡开展了详细地质调查和评价,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公路边坡健康信息数据库和在线管理评价平台,提高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经过系统在线动态评价结果,及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处治,有效保障了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